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很难想象,如果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没有足球,它们的人民将如何活得下去?巴西、阿根廷更不必说。我们可以不无夸饰地说,欧洲人与南美人每天就生活在足球之中,足球是他们的生命。非洲人因为有了足球而忘记了饥饿,而亚洲的情况则参差不齐,大致可分为左、中、右,爱球如命有之,麻木不仁有之,拒足球于千里之外亦不乏其人。不过,自现代足球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足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关。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足球的滚动和足球化的扩散。即便在中国,人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就像宋人对词的挚爱一样,如果说“凡有井水之处,即能歌柳词”∞,那么,凡有人群处,谁能不谈论贝利、马拉多纳和罗纳尔多呢?因此,对足球活动进行化阐释,已成为一种当代性与世界性课题,而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  相似文献   

2.
索契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享誉遐迩,更因为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此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而在国人心中平添了一份特殊情感。这里泉清、山秀、瀑布奇特,景色清幽,气候宜人,是最佳的疗养地和游览地之一。索契是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城市。它坐落在索契河谷,为黑海东岸港口,建有俄罗斯最大的海滨浴场、海滨温泉疗养地和气候疗养地。海岸全长* ,公里,包括四个地区:拉扎列沃、岑特拉利内、霍斯塔、阿德列尔,北部紧靠高加索山脉西段。这里是古希腊和罗马商人进行商贸的地区,公元- . *,世纪宗教盛行,至今仍依稀可见当时的寺院…  相似文献   

3.
慈善家也是理性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慈善理论简单地将慈善行为的动机归结为“慈心善念”,显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缺乏牢靠的理论分析,也与现代的慈善实践不相符(如不能用它来解释企业慈善行为),很难据以对慈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故乡是什么     
《寻根》1997,(4)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什么?故乡是能够使你心疼心酸,同样也能够让你心花怒放的那一块独一无二的土地。故乡就是当你听到别人谈起她时,你的心跳会加剧,她发展了,她进步了,她美丽魅人,她为世人所知,所称赞,你就兴奋不已;故乡就是当你听到别人批评她时,你的脸会发红,...  相似文献   

5.
是姓探源     
苏慎 《寻根》2005,(5):96-97
是姓,是已有1800年历史的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将其列为“罕见姓”。据统计,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8000余人,许多县、市没有此姓,而在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是姓人口约有4000多人,可见常州的是姓为全国是姓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数千年来,无数知名与不知名的书法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以及发展现代书法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泉即是包括方块汉字造型在内的一切美的客观物象。大约在觎皿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及类似图案的线条划纹,这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从生活、劳动的需要出发创造出来的、用以记事的象形文字。中国…  相似文献   

7.
玻璃是透明的,废话!可这部影片就叫《玻璃是透明的》。小四川高中毕业后来到上海滩找饭碗,被王小姐带到“风满楼”,提起了长嘴儿大铜壶。陕西来的服务员小丫子跟他最好,带他逛街,工作上也给他不少指点。餐厅里的玻璃门让他吃了不少苦头,稍不注意不是撞歪了壶嘴儿,就是碰个酸鼻儿,气得王小姐直揪他耳朵,还扇了逗他的小丫子一嘴巴。王小姐是东北来的,没几就年当上了老板。可真正主事儿的是宁波来的苏老板。苏老板跟王小姐不错,后来又跟小丫子偷偷好起来了。夹在他们中间的小四川既为王小姐难过,又替苏老板和小丫子遮掩。王小姐终…  相似文献   

8.
我是谁     
汤云明 《大理文化》2012,(10):26-29
有人说,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与功利、现实交融的时代,人们都在拼命地追求快捷、高效,都在急于求成。在速成班里,两三天就可以学完一门大学课程,在情场上,两三天就可能走完以前要几个月才能走完的程序。还有人说,在这个年代,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不是傻子就是圣贤。  相似文献   

9.
礼貌是对“文明”、“文化”的尊重,表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有知识而欠缺应有的礼貌,说明这个人的文化修养不足。听说某次在某书院的文化讲坛上,一位讲者表示自己对世界礼节的蔑视,居然坐到讲桌上,翘起大腿,下面的听众有的退避三舍,有的立即将此场景摄入像机,作为笑话资料。不讲礼貌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应该加以批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资格     
程汉 《东方文化》2001,(2):119-120
胡适在《学革命的结胎时期》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钟先生主张汉字字母化,胡适对此主张颇不能接受,于是多次表示(强调)这位钟先生没有资格谈汉字改革,却以为赵元任可以考察这一问题。汉字是否应字母化,这里暂且不论,且说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汉初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才取得统治地位。本文则认为,汉初儒学已发挥了统治和主导作用。首先,儒学提出的“文武并用”、无为政治、礼制建设等统治策略,比黄老之学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和回答了时代课题;其次,汉初的文化、政治、法律政策以及有关制度建设特别是文景之治,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政治原则;第三,汉初社会已经出现了传习、尊崇儒学的风尚,儒学的基本规范和价值标准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12.
月是故乡明     
李元洛 《寻根》2001,(1):61-64
中华民族是一个恋月爱月的民族。一轮明月,诞生在远古幽奇浪漫的神话传说里,升起在遥远的《诗经》的《陈风·月出》篇之中,照耀在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心上。走遍五洲四海,遍历海角天涯,世界上大约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子民,像中华民族这样对明月一往情深的了。 高高在上的明月,在恋人的心中是团圆与美好的象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人早就弹奏过这一美妙的小夜曲了。而在离人和游子的眼中,明月却成了离情与乡愁的寄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中国人永恒的怀乡奏鸣曲,每一个音符都不会生锈…  相似文献   

13.
王彬 《世界文化》2007,(1):25-26,27
很多年以前,还在为变成大学新生而兴奋不已的时候,一帮女生聚在一起看了岩井俊二的《情书》。很喜欢少男藤井树和少女藤井树的那段,感觉那种中学时代纯纯的暗恋心结的确是插在青春画册中非常美丽的卡片。梦想着自己的身边也有这样美丽单纯的爱情,可惜在《情书》中这样的段落还不够长,让人看了很不过瘾。之后就是美丽的误会、残酷的死亡、共同的怀念。最后渡边博子(中山美穗饰)跪在茫茫的白雪里对着远处的大山喊着:“你好吗?我很好!”她是在问已经在登山时消失的男藤井树,虽然她当时知道自己只是女藤井树的影子,也许这就是她与藤井树的最后的告别,她从此可以寻找新的自我。总之,《情书》还是很纯美的,至少画面和音乐是如此,于是记住了岩井俊二。  相似文献   

14.
10月,正当北京结束酷热的夏季,迈人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澳大利亚却刚刚过完并不寒冷的冬季,踏人勃勃生机、百花争艳的春天。一年一度的花节如期又在其首都堪培拉——美丽的格里芬湖畔举行了。今年的主题是“乐与怒”。看,美丽的花节不仅吸引了当地的赏花人,更有专程而来的远道赏花人。所以。这里昂首怒放的不只是姹紫嫣红的花朵,那赏花的笑容,不是一曲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超凡乐章吗。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各门知识、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知识的综合性越来越强。知识面过于狭窄,将会越来越难以应对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比如,我注意到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各种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有这样一则事例:美国的一位小学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次作业,写一篇题为“人类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文章。有一位美籍华人家长认为即使让硕士研究生来做这个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她就问孩子,“会做这个题目吗?”孩子说很难做,但是喜欢做这样的作业。孩子和母亲到社区图书馆借回来一堆书籍,又打开计算机,上网查找了大量有关资料。小学生利用两天半的周末时间,十分吃力但又非常愉快地完成了作业。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AC尼尔森公司对世界42个国家消费进行的美容意识调查结果显示,世界各国消费的美容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6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中年期”从60岁开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盘道漫漫七千级,从下而上装设了华灯,泰山变成不夜山,万名学子组织起夜间登山活动,以示庆贺.....──引言  相似文献   

18.
薛宝钗不满黑暗政治,蔑视贪官污吏,厚待下人,其言其行都体现出渴望“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的远“利”取义的仁政思想。她“导劝”贾宝玉,显然是希望贾宝玉能干出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为官清正廉明、为民谋利的好官吏。因此,从历史的、辩证的、具体分析的眼光来看,似都不能说薛宝钗是“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仍是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化是继承的梁白泉对于我们学术界来讲,认识人类文化的民主性和继承性是不困难的。我们对此,可以略加辩析。不到一万年的阶级社会的人类进步,超过了在它之前一、两百万年的进步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阶级社会是人类第一次进入有组织的社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相似文献   

20.
余世诚 《寻根》2000,(4):82-85
1980年第7期的《历史教学》杂志发表了韩养民先生撰写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张良”条释文,提出汉初大臣张良“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不久陕西晋金庚先生在《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980年第11、12期合刊上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