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当下的中国电视媒体,可谓群雄逐鹿.为了应付竞争,各省电视台都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效益和创立品牌上,很少主动去承担应有的国家责任.一些西方国家早已有目的地插手中国周边临国的事务,唯有东南亚国家联盟这一地域,西方国家的触角还没有深度介入.那么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声音仅靠"国字号"媒体发出吗?省级媒体可以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就广西电视台在履行国家责任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窃听门”背后的媒介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多克旗下的《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是解读英美国家媒介政治的典型案例。随着西方民主政治对媒体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民主被异化为媒主。默多克新闻集团与政治利益集团交往几十年,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彼此渗透,盘根错节。不良政客与贪婪小报为了各自利益,从对立走向合谋,联手出卖公众利益。这次窃听门事件爆发,对公众、政界以及媒体应是一次深刻的警省。  相似文献   

3.
西方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成为世界新闻中心之一,近年来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偏见报道有所减少,客观、中性的报道增加,这一方面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受众的需要.但是,他们都会在报道中体现本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不可避免地对中国进行曲解和误解,不会放弃用信息入侵和文化暴力对中国加以遏制.只有中国增强传播力量,在国际传播中取得与西方媒体平等的地位时,才能以中国的逻辑框架有效传播中国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4.
<正>强化"问题意识",重建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意识:媒体的行为关乎社会目标和公众福祉,必须在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远期利益和追求,而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得失。国家意识:"舆论先行,煽动民情"是西方国家解体前苏联的一大利器,而今他们对中国民众也在进行远距离的催眠和煽动。民本意识:媒体为受众而生。在"公众焦虑"时代,人们更加需要媒体答疑解惑、引导方  相似文献   

5.
新闻和新闻摄影从他们诞生之日起就是紧紧依附于当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下的一种视觉和影象表现形式。世界各国的媒体都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集团的利益,一些西方媒体所标榜的绝对公正是为了蒙蔽受众特意树起的一面大旗。这是我们21世纪的中国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西方媒体对我国西藏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报道,证明了他们一贯主张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新闻专业主义不是真空中的绝对存在,新闻媒体是一定阶级的产物,都会受制于国家和集团利益,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伦理也将影响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报道有所减少,客观、平衡的报道比例加大.但由于中国在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上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加之中国崛起对当今西方构成的心理冲击导致西方种种质疑与非难,西方媒体的对华报道仍然存在偏见,尤其是在政治议题上.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炒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由如今已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西方媒体的玩偶,他们常常对己一套,对人一套。对有利于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不吝赞美之词,对不符合自己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则大加讨伐,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在他们眼里,新闻自由只不过是掩饰自己过错和讨伐别人的“挡箭牌”、“杀手锏”。  相似文献   

9.
客观、公正、中立,这是西方媒体一再标榜的报道新闻的态度,然而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不了解、政治上的偏见,以及这些媒体所属国家的利益渗入了对中国报道的字里行间,使得中国在近代以来最美好的发展时期,承受了来自西方媒体最刻薄的批评和嘲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媒体处于  相似文献   

10.
"3·14"西藏拉萨暴乱事件发生之后,一些西方媒体曾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虚假不实的歪曲报道:后来对"藏独"分子对奥运圣火传递的破坏、扰乱事件,不少西方媒体又一次进行了大量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强烈愤慨.  相似文献   

11.
在拉萨"3·14"事件的报道中,一些西方媒体公然违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肆意歪曲事实真相,愚弄、欺骗公众,又一次暴露了隐藏在"客观"、"公正"幌子下的真实面目.本文通过一些西方媒体对"3·14"事件的歪曲报道,分析其歪曲报道的原因、手段及本质.  相似文献   

12.
在新加坡,媒体的自由必须受到社会和政治的约束,被称为有责任的新闻自由。李光耀认为媒体的作用是促进共识而非挑起对抗,是促进国家利益而非损害社会组织。这种新闻思想与实践对于西方与非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易欣 《今传媒》2008,(6):21-22
今年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就我国有关问题大肆炒作,特别是对"3·14"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严重违背了其一向标榜的"客观、公正、真实"原则,在报道新闻时先人为主,戴着有色眼镜,在国际新闻旧秩序下推行新闻话语霸权,散布政治偏见,混淆国际视听,其新闻观的虚伪性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基础之上的,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而其所谓的独立媒体是由大资本集团控制的,所维护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少数财阀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的统一,是为百姓利益服务的,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西方的媒体常以客观、公正标榜,为自己在全世界树立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形象。然而实际上,在客观、公正、自由的外衣下,西方媒体正在对全世界进行舆论垄断,并利用各种传播艺术把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灌输”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头脑中。而这种舆论垄断的最终目的,是为其自身的国家利益和集团利益服务。 那么,西方媒体究竟是通过哪些手段控制国际舆论,从而在“客观、公正、自由”的光环下面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观点“推销”出去的呢?本文试图以西方媒体在这次科索沃战争前后的表现为例,结合传播学的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扬 《中国广播》2013,(3):27-29
媒体,无疑应该为维护国家利益发挥积极作用,但国内部分媒体由于缺少必要的政治经验和国家战略眼光,报道的尺度和口径把握不准,甚至干扰了国家政治大局。强化媒体的"国家战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一比喻集中代表了他们对评论在媒体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邓拓曾从政治上强调评论对于报纸的重要性.他以社论作比说:社论是表明报纸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8.
西方媒体和日本媒体的关注点不一样。西方国家更注重民主、人权问题,日本也会关注这些,但没有他们那么注重。日本媒体从历史来看一直是批评政府的,特别是二战以后,媒体对政府的批评很多,一直站在在野党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中西媒体集团化动力机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怡 《新闻爱好者》2003,(10):19-20
媒体集团是企业集团的一种具体形式,具有单个企业难以企及的经济功能和雄厚实力。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集团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过程,其规模、类型、体制特征均由市场来决定,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传播媒体的垄断和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在我国,媒体集团目前已初具规模,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媒体集团。本文拟从动力机制着手对中西方媒体集团化进行分析、比较。在西方社会,媒体与其说是一种宣传工具,倒不如说是一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产业。正因为如此,媒体在西方的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带有商业企业…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质的意义上的社会整体嬗变,转型期的“分化”特征使得新闻评论在发挥政治传播功能时历史地肩负着“整合”的使命.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主要通过表达利益诉求、设置政治议题、引导社会舆论、推动政治社会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等途径实现.新闻媒介对政治系统的反控制、西方媒体对典论环境的负影响以及新闻评论方法论上的不成熟制约着新闻评论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