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璐 《传媒观察》2006,(12):10-12
自11月7日至11月13日,《新华日报》重头推出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党代会的报道,对省党代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七天内,《新华日报》头版共刊发30篇报道,2篇评论,12幅图片,更加可圈可点的则是《新华日报》党代会特刊报道——从酝酿到诞生,历经了两个多月,方案几易其稿。特刊于11月8日正式启动,每天利用一叠四个版面集中火力对党代会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11月9日又追加特刊5-8版推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动用如此高规格的版面资源,可谓《新华日报》近年来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最倾尽全力的一击。  相似文献   

2.
党报新农村报道内容构成分析 为探析党报的新农村报道,笔者选取了《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通日报》三份党报2008—2009年两年的新农村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党报新农村报道的内容构成。《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分别是中央级党报与省级党报的代表;南通地处苏中,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省居中,《南通日报》是地市级党报发展现状的代表。以下是三份党报头版的新农村报道篇数及内容统计。  相似文献   

3.
正每五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党代会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会议召开时的直接报道固然是媒体必争的焦点,会议前期的"预热"同样是各类媒体之间展开新闻竞争的对象。根据最新发布的消息,党的十八大将在11月8日召开。《新华日报》作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省级党报之一,为了给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6月份开始  相似文献   

4.
梁波 《中国记者》2012,(8):59-60
江苏省第12次党代会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的一次关键会议,也是江苏规格最高、要求最高的一次会议。做好党代会报道,既是媒体的政治任务,也是媒体策划水平和报道水平的一次体现。《现代快报》围绕"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是党报主题宣传的重要机遇,不失时机地做好党代会报道,不仅是党报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同时也是凸显主流媒体地位、彰显党报影响力的大好时机。当前,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和市场碎片化给党报报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6.
贾薇 《新闻与写作》2012,(12):29-31
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是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报道好这次会议既是党报的光荣使命,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日报高度重视十八大报道工作,编辑部上下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党报使命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提前策划,精心组织,创新形式,狠抓落实,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圆满完成十八大报道任务。规模空前突出强势自今年5月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之后,  相似文献   

7.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核心新闻种类,而会议新闻又是其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如何创新重大会议报道,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点。今年春季,在间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温州市先后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和市“两会”。温州日报在报道这三个重要会议中,大胆创新传播模式,亮点频频,赢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赞赏和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8.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其“规定动作”比其他报纸都多,在“规定动作”中,党务政务的工作性信息报道、政策性新闻报道等时政新闻占大头。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硬新闻“硬度”高,要做得吸引读者眼球、满足读者需求,受到读者欢迎不容易,如政治性会议新闻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可读性上不及晚报、都市报的软新闻,但硬新闻有硬新闻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创新报道。从新华日报连续三次的改版经验来看,党报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淡化工作味,突出新闻因素等手段,做强、做宽、做深报道。  相似文献   

9.
观点摘编     
重大题材报道必须创新视角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周跃敏日前在2008年第4期《传媒观察》刊文认为,搞好党报重大题材报道,关键是要在报道视角上进行创新。根据党报媒体的定位选取不同题材、突出不同重点、采用  相似文献   

10.
林建斌 《传媒观察》2007,(12):18-19
今年3月起,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高端对话》等一批专版栏目相继亮相。新华日报此轮改版的全新理念是“高度、贴近、开放”。时任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刘向东对改版的评价和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深度报道,体现党报的高度、高端和深入。《高端对话》推出半年多来,围绕改版的核心理念,做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党报与会议报道关系密切。地市党报如何做好会议报道,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地市党报记者,尤其是时政记者要在思想上重视,正确认识会议新闻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会议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目前部分地市党报记者对会议报道存在的误区,进而就正确对待会议和会议报道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8日至12日,中共江苏省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而胜利地召开,这是进入新世纪江苏省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商富民强省的大计,绘制了新世纪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再创辉煌的蓝图。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因此,搞好本次党代会报道,是2001年《新华日报》新闻宣传工作的又一个重中之重。从筹备会议、大会召开、分组讨论到议案通过和胜利闭幕,《新华日报》都精心策划,组织重点报道和重点文章,开辟专版、专栏、专题;因此,这次报道也比较完美地凸现了政治上的鼓动性,思想上  相似文献   

13.
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党报的宣传水平,增强党报在干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近年来新华日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继1995、1999年两次改版之后,2002年12月,新华日报又实施了新一轮的改版,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前提下,改版后的新华日报内容结构上将形成“龙头凤尾”的格局,“龙头”是党报的工作新闻,“凤尾”是干部群众爱看的,反映变革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的内容,最终形成“龙飞凤舞”的局面。新华日报这次改版甫一推出,在读者中激起强烈反响,并引起了国内传媒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里选刊北京三位学者的文章,相信会对致力于党报改革的同志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在对待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报道(下同)的态度上,出现了一种偏向。有的人认为。党报缺乏可读性,是会议报道造成的。党报上没了会议报道,就受读者欢迎了。因此,对会议报道,必欲除之而后快。还有的人,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对待会议报道:唉,把一版豁出去,给会议和领导人,集中精力经营其他版……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一些版面编辑厌烦会议,一些会议记者以消极的态度报道会议。这提醒我们,对会议报  相似文献   

15.
于全义 《青年记者》2010,(14):65-66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而党政中心工作大多是通过一系列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但是,目前很多会议报道并不令人满意,内容冗长空洞、报道形式千篇一律,读者不爱看。这就需要传播者要注重会议报道的新闻性,创新会议报道的多样化形式,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之初我省召开第十次党代会,这是我省自第九次党代会七年之后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是关系到我省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全省上下共商富民强省、绘制江苏发展蓝图的一次盛会。这样的“盛大新闻”自然是传媒关注的焦点。作为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扬党报之长,集各方之思,创时代之新,对大会作了空前的报  相似文献   

17.
配合党代会、人代会、国庆等重大政治活动的宣传,是党报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是体现党报特色、发挥党报主功能的重要方面。宣传得好,可以有效地凝聚人心,鼓舞人心,为政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方面的宣传目前普遍存在着方法简单、配合生硬的弊病,有一个提高宣传水平的问题。有的报道重复使用过去的材料,缺乏新意;有的选题是编辑记者坐在办公室拍  相似文献   

18.
重大主题报道是每一家党报都难以避免的挑战。只有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党报才能用足自身的政治资源及专业优势,充分体现权威性和公信力,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延伸至最大。如何报道好党代会,是对媒体力量和智慧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会议报道对于报纸十分重要,尤其是党报。如果没有会议报道,有的报纸要闻版甚至就会“开天窗”,对此,党报编辑深有同感。本着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很多报纸前些年积极地进行了会议报道改革。但是最近翻阅一些报纸,笔者发现部分会议报道公式化的苗头再度出现。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读者不买账,所以一定要严防会议报道公式化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20.
党和政府的会议报道是党报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党报记者采访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掘会议信息资源,搞好会议报道,是摆在每一位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笔者就改进会议报道谈几点看法。深入挖掘新闻资源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会议活动,党报责无旁贷,但是会议报道很容易流于公式化、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