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土地问题,主要是关于土地的占有问题。全面彻底的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占有制,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注意到农民的土地问题。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积极发动农民开展了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同时,基本上形成了我党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提出了进行土地革命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1927平“四一二”政变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于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召开前后,,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罗易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它对中国革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鲍罗廷和罗易在1927年4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的会议上,围绕先进行北伐还是先搞土地革命的问题,发表了针锋相对的意见。鲍罗廷主张和国民党左派一起立即开始第二次北伐,与冯玉祥  相似文献   

3.
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这个时期党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考察,认为这个时期党的土地革命的主张虽然变化多次,但基本上是主张减租减息,在实践中一直是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并取得重大成果,推动了革命的胜利发展.而这个时期始终没有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革命,究其原因在于实行土地革命同建立与国民党合作统一战线战略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要在维护与国民党合作统一战线的前提下领导农民开展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革命是不可能的事.此外,在当时开展土地革命的基本条件——党的强有力的领导、党领导的政权和党领导的武装——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4.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驻中国的苏联顾问。一八八四年他出生于俄国威特比斯克省,受过高等教育。一九0三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属于布尔什维克派。一九一八年曾在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一九一九年共产国际成立后,他长期在国外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工作。一九二三年九月被派到中国来,十月抵达广州,担任过国民党的组织教练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高等顾问、国民政府总顾问等职务。鲍罗廷作为具体执行共产国际决定的主要代表,严格的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办事,给予了中国革命以很大的帮…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在武汉时期对蒋介石的策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时期,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不仅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策略上和政策上的指导,而且也制定并实施了对蒋介石的策略。而这一切不能不对大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比较深入地全面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土地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教学中应有地位的问题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对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讲得很少。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干扰下,中共党史被肆意篡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的史实,被弄得面目全非。打倒“四人帮”后拨乱反正,近两年来,在一些讲义、教材和专题文章中已开始重视对土地革命的叙述和研究,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对土地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教学中应有地位的问题,还有进一步强调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1927年5月,共产国际先后对中国共产党发出两个紧急指示,通称《五月指示》。国际代表罗易将它送给汪精卫看。中国史学界对《五月指示》和罗易泄密一事认识不一。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就教于史学界。 正值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后的革命紧要关头,罗易率共产国际代表团来华。罗易一到武汉即与鲍罗廷发生了“政见冲突”。鲍罗廷主张推迟土地革命,罗易则要深入两湖的土地革命。他们两人的争论影响到中共五大决议案无法实行。罗易只好把这个争论不决的问题反映到莫斯科,等待共产国际的裁决。  相似文献   

8.
一最近有很多读者来信询问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分期、分段究竟怎样才算正确的问题。有的读者来信谈:关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关於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写的是“……特别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这是说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但胡华同志所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一书五十八页标题为“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意思似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近百年史话”(黄祖英等编)则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划自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开始至一九二七年广州起义失败为止。我们在  相似文献   

9.
关于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形成的问题,过去有一个传统的说法: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正确规定了和坚决地实行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保护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而仅仅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路线.现在有些同志对这个提法作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我认为,党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党在这个时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追溯这条道路的思想渊源,是党在三大前后开始把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用来指导中国进行土地革命,这也是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思想形成的时期。我们党就是通过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中从幼年逐步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11.
鲍罗廷,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曾作为苏联政府派驻国民政府代表、共产国际派驻中国代表,参加了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对中国大革命的援助和政策,主要是通过他来实现的。他以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首席政治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大革命时期的一切重要活动,在华的四年期间,对中国革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一1923年9月,应孙中山的邀请,共产国际任命鲍罗廷为驻中国代表,苏联政府派遣鲍罗廷为国民  相似文献   

12.
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召开的中共五大,旨在挽救中国革命。但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使得五大的决议根本不具备执行的可能性,加上鲍罗廷消极对待土地革命,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面对艰难复杂的斗争环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使中共五大的决议根本无法执行,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地革命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毛泽东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结合革命斗争策略需要对富农问题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富农问题的方针政策,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冯玉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群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一生“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他一生中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拟分四个问题,谈些粗浅的意见。一、北京政变——冯玉祥倾向革命的明显标志北京政变,发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它是在一九二四年一月第一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5.
秋收起义纪念日肖燕清在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中.1927年9月9日这个日子,谁也不会忘记,这就是秋收起义纪念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将中国革命继续下去,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五年爆发的省港罢工是我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罢工。它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与整个大革命的进程密切相连。深入研究这次大罢工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革命的发展规律,以及党在这个时期的路线、政策和策略。这里着重谈谈省港大罢工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于北方的南口大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较为重要的战役。了解此次战役,有助于研究国民军的历史和探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变化的原因。南口战役,实际上是自一九二六年一月开始的被旧史书称之为“国奉战争”的后一部分战事。所谓“国奉战争”,指的是国民军与奉军、直军、晋军之间所进行的战争。众所周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率部倒戈,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吴直系中央政权,创立了国民军。曾经烜赫一时的吴佩孚狼狈南下,“养晦”岳州。彼时,北方势力最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都是想依靠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来执行土地革命政策。由于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在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因此共产国际的想法始终没有实现。对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土地问题这一过程进行疏理.指出其失误并分析其原因.对于认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庆龄是孙中山在革命事业中的得力助手,她以赤诚炽烈之心协助孙中山在各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23—1924年,是中国革命的多事之秋,也是孙中山的思想转向联俄联共的重要时期。1923年10月,应孙中山之邀,鲍罗廷以国民党顾问的身份来到广州,受到了孙中山夫妇的热烈欢迎。很快,孙中山夫妇就与鲍罗廷夫妇成了好朋友。鲍罗廷的妻子法妮娅在回忆中谈到过两家的关系:“到广州以后不久,我就认识了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容貌秀美的宋庆龄。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对我们家人和各苏联顾问也很真诚、友好,她积极参与丈夫的…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问题,在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教学和著作中,反映不多,有提及者,亦仅在后期,不足以了解全貌。现就个人接触到的材料,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