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文化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对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认为影响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文化根源主要有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社会文化,并就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促进中西网球文化的交融,积极推进网球文化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滞后的人文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网球运动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网球文化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匮乏以及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不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尊 《灌篮》2021,(3):153-153
网球运动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于传统运动项目的时间较晚,但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我国运动员已经在网球竞技项目中取得了许多好的成绩,为世界展示了我国网球的发展水平,网球文化已经在我国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条件,网球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高校校园中的网球运动进行文化方面的论述,探讨网球文化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价值,并提出发展网球文化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以高校竞技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梳理高校竞技网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文化属性.利用SWOT分析法整合高校竞技网球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取向,基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层面对我国部分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竞技网球运动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球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析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数据调查、逻辑分析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高校网球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高校网球文化的必要性及构建高校网球文化的途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提出: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应从完善网球运动基础设施、举办各种网球比赛、挖掘网球校园文化内涵及提高网球师资力量等方面来推进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丁梦园 《灌篮》2021,(2):43-43
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提升和情操陶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之一的网球运动,同样具备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通过建设网球文化,能使网球运动各类活动及比赛更频繁的开展,可带给网球发展的契机,吸引更多学生关注网球。本文剖析了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并探讨了网球文化建设对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冬青 《网球天地》2008,(4):129-132
辽南地区网球运动中心是在大连国际网球中心场馆基础上改造兴建的大型多功能运动场馆,其使命是以传播网球文化为中心,提升区域体育文化、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为区域内广大休闲体育爱好者提供优质服务。但在改建前,需进行全方位考察与分析,本文从外部环境和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女子竞技网球不断取得的优异成绩,网球运动在中国已掀起了一场"风暴",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横跨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在青少年和青年当中尤为突出。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特别是网球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是在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阻碍和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尝试探索出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路径。  相似文献   

9.
薛锋 《精武》2012,(31):62-63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相伴而生,对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校园文化质量,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的落实以及培养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网球文化的内涵,高校网球文化具有促进网球事业发展、导向学生道德品行和美化校园网球的作用,并提出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途径:成立网球协会、提高个人修养、创新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球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全民网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的先导。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所在城市及区域网球运动的开展。校园作为学生生存的环境,其文化氛围在学生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园风气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网球运动的推广不仅在健身方面对学生有着积极作用,在提升学生精神风貌、陶冶情操方面也是意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的历史审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卢文云 《体育学刊》2006,13(1):122-125
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体育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要强化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方式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要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基层体育骨干;要充分挖掘、整理和推广地方性、民族性的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农村体育活动内容;要因时、因地、因人、因项目制宜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为农村的传统节日庆典注入新内容;重视农村社会弱势群体和异地民工的体育发展问题;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相似文献   

12.
铸万  雪痕 《收藏》2011,(11):82-92
民国时期青铜器的出土 民国时期发现的青铜器,虽然多数未经科学发掘,但与1911年之前的发现还是有着差别的。从北宋到清代末年,青铜器多是被偶然发现或盗掘所出,资料并不算少,而且很重要。例如毛公鼎等,由于资料比较零散,看不出器物与器物之间的关联,只能是孤立地研究。民国时期则不同,  相似文献   

13.
徐桃生 《收藏》2011,(11):72-8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干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4.
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是成立于建国初期的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建制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一直担当组织规划、引导督促全民健身体育和全面指导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国家主体政策的支配,国家体委的功能产生了裂变.奥运增光战略思想的出现以及竞技体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性文化现象以后,国家体委的社会功能逐渐超越了体育实体、经济聚集和政治播扬的界限,转而导向了大众娱乐和复活古典精神的领域,成了国家意志和国民精神寄托之所在.否定国家体委存在合理性的力量以仇富心理、权利转移、文人权威失落等诸多势力为存在基础,但是,国家体委不仅在体制上模拟了苏联,在补充儒学先天不足以及唤醒国民大国意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体委及其后续确实是国家处于弱势状态下的临时性权力机构,中国的大国实体恢复以后,国家体委必将完成其象征性、符号性和假定性历史使命,隐遁于历史的风烟之中.  相似文献   

15.
辨析中国体育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3,24(2):1-4,48
有一种关一吉国体育性质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体育应当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其中产业性是体育的经济属性,社会主义是政治属性,公益性是文化属性。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6.
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19,自引:4,他引:115  
谭白英  邹蓉 《体育学刊》2002,9(3):22-25
阐述了体育旅游的概念和类别,研究了世界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和原因以及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社会足球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社会足球发展已经成为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需求,迫切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中国社会足球存在普及程度不高,缺乏规范化引导,缺乏系统化组织,更缺乏各地之间的连动,无法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更难以形成相关产业、带动相关消费等诸多问题.原因在于:足球失去“草根性”;竞技足球与社会足球的脱节;传统观念对社会足球的影响.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足球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处理好足球事业和足球产业的关系;把握好政府参与的尺度;大力发展和规范草根足球,实现社会组织合法性;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和协调;建立丰富的社会足球竞赛体系等.只有这样,这场“中国式的足球革命”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孔网小编 《收藏》2012,(19):100-103
木版古籍的收藏和研究在近年逐渐升温,而用于印刷的母版也越来越引人注目。雕版印刷的发展一方面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一个时代经济和精神上的实力,而中国的文化也正蕴涵其中。被誉为中国书版收藏第一人的姜寻先生多年来正是从对中国文化的这种理解出发,用自己的力量收集版片,并将它们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下面我们撷取对姜先生网络访谈的精华,听听他对雕版博物馆、古代的雕版印刷以及古籍善本的一些独到见解。2009年,姜寻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在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院内创办公益性博物馆——文津雕版博物馆,展出个人收藏的雕版。博物馆内特设内府琳琅、释迦语言、铁线丹青、聚珍萃锦、雕椠精华等展区,以分类与历史编年的形式,梳理中国古代书籍雕版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回顾中国田径运动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揭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状况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体实力不强,与世界田径强国差距较大;自身发展不平衡,阴盛阳衰的现象仍在延续;紧张与发挥失常.提出选准突破口,挖掘潜优势项目潜力等.  相似文献   

20.
不断深化对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牢记增强人民体质的根本任务   中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顽强拚搏夺取 28块金牌的历史性突破,使我从两个思想层面而不是简单的价值等同上联想到 1964年我国成功爆破第一颗原子弹。其一,我们党和政府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原子弹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不能直接地改善人民生活,还要占有原本可以用来改善人民生活的资源。但是,搞原子弹壮军力,扬国威,长志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人民热烈欢呼衷心拥护。搞了原子弹,还要搞氢弹,搞核潜艇,搞其它的“撒手锏”。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