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毒草     
“大毒草”一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盛行于“文革”时期,本应用来形容不符合当时主流政治价值观,丑化劳动人民,丑化革命战士,宣扬封建思想,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电影、歌曲、书籍等文艺作品和读物.事实上,“大毒草”的划分标准受到了左倾思想的影响,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被扣上了“大毒草”的帽子,同时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大...  相似文献   

2.
小典型大效应朽木搞新闻要抓典型,人所共知。但对典型的理解,在一些人那里,却未见得全面、正确。习见的一种情况是,一提抓典型,就马上联想起“大手笔”、“大典型”、“轰动效应”,就想抓出所谓的“深度”与“高度”,随之就想去写大通讯,“大纪实”,配评论。这些...  相似文献   

3.
核心阅读:近年来,“大数据”一词备受世界各行各业关注,媒体行业甚至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与此同时,从新闻传播角度来看,频发的突发事件又让网络和现实社会陷入一片“混沌”之中,大数据时代俨然又成为“多事之秋”.研究运用大数据优势弥补突发事件报道劣势的相关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观念、程序、实务三重维度出发,认为大数据时代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当从报道理念、运作方式和文本呈现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02,(5)
《今旱报》6月份用舆论武器发起一轮“攻势”,目标选定的是“娱乐圈”,大题目叫《娱乐圈丑闻大批判》。“大批判”这个词,虽已久违,但人们仍很敏感。不过,从媒体的责任而言,不足为过。 这场“大批判”是由该报文化部发起的,他们的设想是“对最近和最远的娱乐圈丑闻逐个梳理批判,使娱乐圈干净些、清亮些。” “开场白”里再也没有点明其他的用意,由读者自己去读、去想。一连半个月,由五位娱记执笔,每日一  相似文献   

5.
应变大数据     
“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早在1980年。美国社会思想家、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他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这样说道。而在30年前,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大数据对于人类而言似乎还十分遥远。直到2009年前后,“大数据”一词开始逐步受到信息技术行业的重视,托夫勒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也随之得到印证。世界,终于做好了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早在1980年,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2009年前后,“大数据”一词才开始逐步受到信息技术行业的重视.在经历了几年的批判、质疑、讨论、炒作之后,大数据迎来了属于它的时代.2012年3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成立“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率先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7.
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基本理论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自古以来是文献名邦。纵观其内容,我国文献大致可分为专业文献和地方文献两大系统。自解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界已有不少人试图对“地方文献”的概念作出明确的阐述,大家其说不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分岐点在于对“文献”一词的解释不同。可见,要讨论“地方文献”的概念,首先应统一对“文献”一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献题名自动抽词--分类标引系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文献题名自动抽词-分类标引系统”作了概述,并给出了全部程序。这是一种比较简易实用的自然语言检索法。  相似文献   

9.
天上有九大行星,企业当然可以有九大系统,不同的是天上的行星一定是围着太阳公转,而企业的九大系统却各自为政忙着自转,成了“九颗孤星”。这就是笔者在某企业做IT应用顾问时所遇到的情景。它看似滑稽,实则严肃,因为它是企业信息化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下隐去了公司名称,保留原型信息刊出,目的是能让企业CEO和CIO们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系统工程专家。1983年,他从中年地理工作者浦汉昕的《地球表层的系统与进化》一文中所用“地球表层”一词受到启发,开始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地球表层学进行深入研究。1986年,在“第二届全国天、地、生学术讨论会”上,钱老正式提出“地理科学”这一划时代的概念。他认为“地理科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九大部门并行构成十大科学技术部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少报纸在改版时热衷于“三大”,即大标题、大照片、大广告。有的报纸最大的标题已超过报名字号,标题占去的版面往往比文章还要多,照片超过1/4版甚至半个版,似有“文不够,题图来凑”之嫌。至于“大广告”,南方一张晚报一则广告占了对开大通版即两个整版还加上中缝,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则广告仅仅只有4个字:“黑白分明”——在一块大白版面的角落印上拳头大的一块黑色。“三大”究竟好还是不好,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这么几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是,近几年许多报纸都在扩版、增版,目的无非是…  相似文献   

12.
“朝鲜”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传》、《史记》、《山海经》、《战国策》等典籍之中。汉唐人认为“朝鲜”一词来源于水名,这是不正确的。后有人指出“朝鲜”之名乃指日出之地,这个说法已接近本义。其实,“朝鲜”一词与时谷《汤谷》、明夷一样,均属汉语言文化系统,来源于东方海上日出之象。朝阳从东方海水(甘渊、汤谷)中升起,海水为之沸腾,明丽新鲜,光华灿烂,  相似文献   

13.
接触“大数据”一词,是在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中,在书中将“大数据”定义为“知识工具”、“资讯工具”,并认为如今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于大众的时代”。当时读来尚存疑惑。既然“大数据”业已存在,那其意义究竟何在呢?随着学习的深入,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真正的“大数据时代”当为“大数据挖掘时代”。现今的“大数据”之所以被提及最多,不是在于其自身有什么,而在于其能为我们提供海量有价值的数据.数据被提供和挖掘是现今媒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东振  刘新建 《河北广播》2004,(6):81-81,85
做为地方新闻单位,如何向省以上电台发稿,我们的体会是:让“小”新闻变成“大”新闻。所谓“小”新闻,即在地方发生小的、单个的、不成系统的事。“大”新闻,即在省以上电台发表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甘泉  蔡斌 《新闻前哨》2006,(6):59-60
一、广播原创作品减少,警惕改编抄袭之风蔓延 “原创”一词,是音乐术语。是指作曲家独立思考创作出的最初始的音乐作品。与这个词相近,音乐中还有“原唱”、文学作品中有“原著”。与这个词相对或相反,还有这样几个词:“改编”、“加工”、“抄袭”、“剽窃”等等。它们与“原创”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创”是首创性的劳动,而“改编”、“加工”虽然付出了一定辛劳,但本质上只是对原物的调整,内核没有改变。至于“抄袭”、“剽窃”。则根本谈不上任何付出,与“偷盗”无异。  相似文献   

16.
当多核、虚拟等许多原本在企业级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被3C融合的趋势一步步推向公众,网格这个一开始就被认为会充分体现“人多力量大”优势的技术也正在从企业的围墙中走出来.朝着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前进。  相似文献   

17.
官璐  何康  斗维红 《新闻界》2023,(11):44-51+76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近期加速迭代,推出了基于GPT-4的“自定义GPT”,用户可以更加简便地创建出自己的专属微调大模型。国内外大模型团队也陆续涌入微调大模型技术下的个性化智能应用赛道,标志着个性化智能信息交互时代即将开启。本文认为,个性化微调大模型下的人机信息交互模式,将是人与机器双向互动优化信息觅食策略的过程。在对话与交谈中,个体不断精确化自己的信息需求表达,同时大模型通过学习用户输入的提示词,不断深化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理解,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回应。未来微调大模型还有可能作为“人脑的延伸”,辅助人们应对信息过载情景下的信息处理与信息存储任务。  相似文献   

18.
起初,对于媒体上“一流”这个词,我是怀着崇高和敬意去领略的,且那种高度我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但到现在,“一流”一词早已频窜于媒体及新闻报道的各个角落,而且是那么“平易近人”,什么“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机器设备”、“一流的效果”等等,并且常常有“一流的人才”蜕变为“下流”的大贪特贪,“一流的产品”诱发“一流”的官司。这样我就越发糊涂了:一流难道还分几类?一流到底是什么标准?“一流”一词的泛滥及贬值,我们终究不能去怪罪汉语语言的广义性。但“一流”终归有个度,不至于每天出露于报端的“一流”却如星…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档名词中,“文书”一词依旧占主导地位,“簿书”、“案牍”的地位明显上升,“文案”、“簿籍”“文籍”等词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牍”、“文册”、“黄册”、“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词首次出现。本文对“文”、“簿”、“牍”、“案”、“册”等5大族类文档名词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20.
基于NLP的知识抽取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自然语言处理平台及知识抽取系统的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NLP的知识抽取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自然语言处理过程包括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等8大模块;知识抽取过程包括论文类型分析、篇章结构分析、知识抽取、知识表示4大模块。通过对基于NLP的知识抽取系统架构的研究,明确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抽取的关系,分析出知识抽取的系统流程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