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分多音节单纯词和合成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一、从确定语素方面看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语素有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包括双音节的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词是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还是一个合成词呢 ?我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替代法”。也就是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语素的语言单位。“学者”中的“学”和“者”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如 :学者、学风、学费、学籍、学术 ,学者、作者、读者、记者、长者等。因此“学”和“者”各是一个语素。“学者”是合成词非单…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就是构成词语的要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再往下分析,就成为非构词要素的音素。汉语的语素始终是单音节的占优势,在书面上就是一个方块字,在口头上就是一个带调的音节,如“牛、肉、简、化、伟、大”等。双声音节和多音节的,内部情况比较复杂,有汉语固有的,如“整齐、参差”,有外来的,外来中有全音译的,如“巧克力、布尔什维克”,有半音译半意译的,如“吉普车、尼龙布”,还有全意译的,如“激光、小提琴”等等。  相似文献   

3.
“音译”语素是语素分类中的一个部分。语素按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包括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字”和音译的外来词。多音节语素都是音译的外来词。中学课本中对“音译的外来词”的理解是仅限于“从其它国家的语言中音译进来的词”。从课本中的例子看其含义也是如此。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汉语言是在吸  相似文献   

4.
按词的意义和结构来分,侗语上坎话的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单纯词大多数都是单音节词,也有多音节的。合成词有加附音音节构成的派生词和实词语素复合而成的复合词两类。  相似文献   

5.
要准确地区别单纯词和合成词,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语素的多少。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的词是合成词。由于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因此单纯调大多敷是单音词。然而有少数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的词。由于只含一个语素,因而也是单纯调。这就有一个难题,如何准确地鉴别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呢?不错,这种词中的每一个音节不以单绌表示意义,只表示读音,只有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表示词的意义。可是,对于自学者来说,明确了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含义,从而确认它是否是单纯词并不是那样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借助常用字词典帮帮  相似文献   

6.
刘苹 《现代语文》2007,(7):17-18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及表现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 "音节语素化"也有学者称为"语素化音节",关于它的定义,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教材上.教材第三章(P151)指出: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这种提法从总体上指出了音节语素化的实质,即音节升格为语素.但善于再思索的人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疑问:音节是怎么变成语素的?"不表义的音节"具体又指哪些音节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能从此定义中得到解答,显而易见,这个定义是不完备的.笔者在这里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音节语素化,即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一种语言现象.这里指明了音节语素化的动因,音节的所属范围,音节化为语素后的作用,从而给人的一种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双音化小议     
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量古代的单音词变成了现代汉语的语素用来构成双音词,如“谢”就可构成“谢忱、谢绝、谢礼、谢幕、谢谢、谢罪、谢恩、谢意、称谢、酬谢、辞谢、容谢、代谢、道谢、凋谢、多谢、感谢、叩谢、萎谢、致谢、拜谢”等二十多个双音词。第二,多音节的词组,往往凝缩为双音词,特别是表示事物意义的名称,可以抽取其中的两个主要成分构成简称,如“科研”(科学研究)、“知青”(知识青年)、“纪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全总”(全国总工会)。第三,多音节的音译词  相似文献   

8.
目前.音节语素化"现象已受到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来源于联绵词和外来词中.本文采用"无义汉字语素化"这一术语,分析了"无义汉字语素化"的表现形式及原因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连绵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可拆解性,但近年来我们却发现有许多连绵词却发生了"音节语素化"的现象——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的一种语言现象。而发生音节语素化的这些连绵词大多是表示动物的连绵词。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语素抓住“最小”和“有意义”两点,仅此而已,学生就会昏昏然,因为这个定义在讲单音节语素时倘适应,但讲到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诸如“联绵词”、音译外来词)时就显得很滞涩了,如“沙发”,学生会认为是两个语素,因为“沙”和“发”既有音又有义,合乎定义。初一学生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不懂得哪个词是音译外来词,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这一类词都列出来给他们背;也不懂得古代汉语中的  相似文献   

11.
语素的一般形态,是—形—音—义,这不难辨识。特殊语素,有的不具一个完整的音节,有的似乎由两个意义合成,有的又由多音节多字形组成。正确辨识它们要凭借两条原则:一是“形音义”兼备,凭此排除小于语素的单位;二是“不可分”,凭此排除大于语素的单位。  相似文献   

12.
语素化是指由只表音的音节演变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的过程。音节固定为语素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语素义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变化。本文首先明确了语素化概念及其判定标准,然后基于词义变化理论,分析了单音节、多音节以及字母语素化后语素义变化的类型,探讨了词汇语素义及语法语素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的生成机制来谈,字相当于印欧语的词,而不是语素。汉语是单音节语言,音节是自足的语音单位,但一个音节常常表示多重概念,因而汉语的字形具有区别性功能。印欧语是多音节语言,音节不是自足的语音单位,意义的区别通过音位的异同来区别。将西方语法研究中的“语素”理论来套用研究汉语的语音形式,即用印欧语言“音位学”替代汉语本土的语音解释学说“音韵学”是十分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失去了意义,只作为陪衬。这样的复合词叫做偏义复合词,简称“偏义复词”。例如,“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草船借箭》)这里的“虚实”一词,偏义于“实”(指实际情况),“虚”义已消失,只作为陪衬用。有些复合词,孤立地看,不能确定其是否偏义,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好确定。比如“轻重”一词,在“无足轻重”中偏义于“重”(整个成语指不值得重视);但在“轻重倒置”中则不偏义。又如“教学”一词,“改进教学”一语中偏义于“教”;但在“教学相长”一语中则不偏义。有时候,同一个双音节组合,可出现三种情况:或偏义于语素甲,或偏义于语素乙,或不偏义。比如“好歹”,在“这个  相似文献   

15.
初中“新语法”教材中关于“语素”有这样一个判断:“多音节语素都是音译的外来词。”这是一个不正确的判断。第一,它的“主词”和“宾词”配搭不当。主词是“……语素”,宾词是“……词”。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就象“空心砖都是手砌的墙”说不通一样,“……语素都是……词”也是说不通的。说这个判断不正确的第二个原因是:“量词”使用不当。从语源方面看,现代汉语中的多音节语素主要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音译过来的,这是事实。然而“汉语固有的多音节语  相似文献   

16.
"语素化"是指语言成分由非语素到语素的所有变化过程.本文主要讨论语素以下的语言单位中的音节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被赋予一定意义以后的语素化.语素化的类型主要有包括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音译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字母词中的字母语素化和数字、字母重新赋义而语素化.  相似文献   

17.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处于语言的最底层,是最稳定的语言成分.因为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是不能拆开的.如果拆开,要么不能表示意义,要么表示与语素的整体意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有所谓“偏义复词”的名称,指两个并列成分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成分的意义已经消失。如“兄弟”指“弟”,“兄”义消失;“窗户”指“窗”,“户”义消失。又如“好歹”、“利害”、“是非”、“吉凶”、“缓急”、“祸福”、“兴亡”等使用时往往意义偏于消极的一端,积极的一端意义消失。我个人认为这类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称作偏义对举词比较恰当、贴切。复词或复合词的范围过广,它包括除单音词、单纯词、派生词(由词根与词缀合成)以外全由词根合成的一切多音节词。而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往往由相对仗的两个语素组合成。用  相似文献   

19.
〔问疑解难〕 1、语素是否字的别称? 语素不是字的别称,因为字和语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语素的书写形式;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以构成词,也可以组合成比词大的语言单位,语素从语音形式划分,有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和字是一致的。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和字是不一致的,它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一个语素。 2、单纯词和合成词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们各有哪些类型?  相似文献   

20.
复合词内语素意义是指语素在构成词时所显示的意义。对于复合词来说,成词时的语素义和词义关系密切。但在词汇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导致复合词内部语素意义发生变化,尤其是传承复合词。传承复合词语素意义的变化包括语素意义改变和语素意义脱落两种方式。影响语素意义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词义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语素的语义地位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语素的类推造词能力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潜在动力,则是复合词的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