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尉氏县实验小学始创于1908年,她的前身是我国著名的辛亥女杰刘青霞创办的“华英女校”。近年来,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中,通过“赏识教育”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从小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一、提供机遇,人人享有平等表现的机会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让每个学生在实验小学都当半年小干部”的设想,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当“中队长”或“小队长”,学会服务,学会合作,锻炼自己,展示自我,从而相信“我能行”。二、承认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对孩子肯定的一种好形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念。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是一种艺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责备现在的学生怎样怎样不行,其实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不正是我们自己不适当的教育所导致的吗?  相似文献   

4.
刘玉琴 《中国教师》2009,(Z1):325-326
<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倡以人文本,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今天,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方式已广泛被教师所运用。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我们担负着整个班级的教育任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想想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学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进步最快。孩子学走路,哪怕再笨拙,父母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往往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班妈,这说明了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和爱戴,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赏识学生;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让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偶然一个机会,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全职父亲利用赏识教育使自己的儿子戒掉了网隐,上高中的儿子每天沉迷于上网打游戏,很少按时回家,就更谈不上学习了,开始父亲使用暴力,每次就是狠狠地打儿子一顿,后来儿子居  相似文献   

7.
久闻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在全国反应热烈 ,不可不读。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后 ,我为这位父亲对孩子沉甸甸的爱 ,以及对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所震撼。你听 :我们好久好久没有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了———小时候 ,正是这种目光把孩子包围 ,使他们心里充满温暖……我们好久好久没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话都最想对父母说 ,面对居高临下的父母却往往相对无言 ,默默无语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我们好久好久没有拥抱自己的孩子了———在发达国家常常看到这样的标语 :“你今天有没有忘记拥抱你的孩子 ?…  相似文献   

8.
老师在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奖励方法来鼓励学生想学、乐学,增强自信。父母如果在家也借机多表扬、加劲儿,像孩子一样重视老师的这份心意,二力合一,孩子不就进步更快,自信心更强了吗?这一切只因为我们对他的赏识。“不就是一张纸吗?”一位父亲在见到老师给孩子的表扬信时这样不屑一顾地对孩子说。我们的目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不知他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对孩子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在父母心中,它或许只是一张廉价的纸,可你是否知道它在孩子心中占有多大的份量?它是靠孩子的“辛勤劳动”得来的,你可知它来之不易?不只是一张纸…  相似文献   

9.
<正>《赏识你的学生》這本书曾经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我感觉到赏识教育的伟大,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赏识"——多么温暖的字眼,它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只有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父母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教师的爱却给了别人的孩子。那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班主任,究竟应该怎样关爱班里的每一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一位高三学生的父亲,坚持每天写上三言五语,悄悄地放在孩子的书桌上,于是就有了一本名为《让我们一路同行》的教育日记。这本日记最终使那位曾一度沉溺网吧、使父亲几乎绝望的高三学生以653分的成绩步入了一所全国知名大学的门槛。一年后,又有5000多位家长和教师开始拿起笔,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诠释师生之情和父母之爱。这正是河南焦作市教科所进行的“培优扶弱”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型期的今天,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们的注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念。对于教师说要怀着赏识的态度,真诚的用爱心去对待学生,赏识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12.
在吉化中小学总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启动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把创办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作为总目标,把会英语作为吉化学生的特色。吉化三中正是针对总校办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依据校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选准英语为突破口,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创办吉化三中的英语特色。   英语“四段式”教法的产生,是教改实验的积累和升华,完全是结合我们自身的学情和教情总结出来的。它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论到实践,从试点到普及、由单纯模仿到逐渐形成自己模式的实践认识过程。   “四段式”教学所具有的大容量、快节奏、高…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1,(13):50-51
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诚如黄菊同志在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说的“教育发展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旺盛需求是前所未有的。教育发展所具有的客观基础是前所未有的”,正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好机遇。学校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建设素质教育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规划,多年来,我们一直朝着“德育示范校、教改实验校、电教窗口校、艺体特色校、环境花园校”的示范校建设目标而  相似文献   

14.
赏识你的学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读了《赏识你的孩子》一文(载于《中国青年报》),心中波澜起伏,不能自已,因为我们确实很少用赏识的目光凝视我们的学生。当前在我们的身边,赏识教育少之又少,几乎已经难见其身影了。教师对每个学生特别是对待差生,总喜欢用挑剔的目光去审视。对他们的“孩子气”行为轻则批评,重则罚,罚抄、罚站、罚跪……《中国青年报》的另一篇文章《报复与报答》所报道的事也足以让我们认识到体罚学生的严重后果———逃学、对抗!毫无疑问,教育失当所导致的灾难,将伴随学生的一生。而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赏识、善待学生,就是要发…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赏识教育,其关键在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赏识能催人奋进。儿子刚上幼儿园时,我因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孩子,不知道儿子在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表扬和激励学生,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从教学的实际经验中我们已感受到了“赏识”的巨大作用,然而我们在提倡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展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新春伊始,我们西中华小学在学者、专家指导下,在朝阳区教育局教科所的同志们热忱帮助下,开展了教育科研--赏识教育研究。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按照课题组的计划,扎扎实实地进行实验,认认真真地进行调查、总结,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一、赏识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他们会做人,会求知,会健身,会做事,会合作,就"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只有尊敬他们,尊敬他们的人格,尊敬他们的创新精神,才能全面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要尊重他们,必须从心底欣赏他们,如果把他们看作是"豆…  相似文献   

18.
斯宾赛曾经说过,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正是家庭教育。素质教育出自素质父母之手。孩子在学习上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家庭教育,并由于家庭教育而得以继续。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启发得当,就可以很好地开发出来,而赏识你的孩子正是打开他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李斐章 《教育》2008,(11):16-16
“你真是一个乖孩子!”“你做得真好!”这是时下风行的“赏识教育”提倡的标准用语,持这种新教育观点的专家认为,“赏识教育”可以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取得好成绩,于是一些家长表扬孩子不离口。可是,邻居小王却心中生疑,无论他怎样“赏识”,他上小学的儿子学习仍不努力,而且并不买父亲这一套:“你们大人真虚伪,一点小事就这么表扬,这不是做秀吗?”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赏识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提倡的一门教育艺术,赏识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法宝。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对赏识教育的片面性理解,使得赏识教育越走越远,为了赏识而赏识,赏识成了目的。一味颂扬会使自我认知扭曲和变形,教育中赏识的泛滥同样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教育到底要不要惩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