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七(上)第105—107页.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2.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3.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4.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类比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其化简代数式.  相似文献   

2.
《海南教育》2013,(6):66-67
<正>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七(上)第105—107页.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2.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3.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4.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类比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其化简代数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在小学掌握正整数、0、正分数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引进负数、扩展数集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是这章的三个重点,而在有理数运算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与难点.初中数学起始阶段有两个主要教学任务:一是扩展数域,引进负数,建立有理数集;二是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代数式,为数的运算过渡到代数式的运算奠定基础.然而,代数式的  相似文献   

4.
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了解整式及其相关概念,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同学们必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知识考点进行归纳剖析.考点1考查代数式概念.在具体情境中,能列出代数式并解释它的实际意  相似文献   

5.
进入专题开始 ,希望你能根据“知能目标”所列项目举例说明 ,了解目前自己对本专题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此督促自己做好补偿性学习 .“知能目标”可引导你回顾所学内容 ,并提高你对数学的认识 ,一定不要忽略了 !【知能目标】1 列代数式了解代数式的意义 ,能规范地书写代数式 ;能列代数式表示较简单的数量关系的语句 ;能进行一些简单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体会由特殊到一般 ,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2 整式解决有关整式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有关概念 ,如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幂及同底数幂等 .再者要掌握有关公式、法则 ,…  相似文献   

6.
逆向利用分式的加减法则,能把形如ad±bc/bd的代数式化为形如a/b±d/c的代数式.这种一个分式变成两个分式的和差,或一个分式变成另一个分式与一个整式的和差的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迅捷地解答分式问题.一、化简问题例1化简  相似文献   

7.
揭秘代数式     
代数式引领我们由数走向式.由特殊走向一般.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代数式. 一、用字母表示数 1.意义:用字母表示数,能把数量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使其具有普遍意义,从而为研究和叙述问题带来方便.例如,我们学习的运算律、公式、法则等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出来,从而为我们研究和运用它们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8.
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了解整式及其相关概念,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同学们必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更多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41):107-108
《合并同类项》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中的重要内容。该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介绍了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分类的基础上,对代数式的运算的探索和研究,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同类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概念,俗话说"物以类聚",这句话实际上和我们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是同一个意思。本节课安排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初步运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学习整式的加减,不但要熟练地掌握运算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而且还要掌握和了解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对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予以应用,以飨读者. 一、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本章中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反过来,用指定的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代数式的值的过程,则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巧用特殊与一般的辩证思想,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竞赛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规定运算有关的求值问题和方程问题.下面举例予以剖析,供同学们参考.一、规定运算的求值问题解答规定运算的求值问题的实质就是解答代数式的求值问题.我们应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代入有关的数据,然后按照我们熟悉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方法进行运算.  相似文献   

12.
0代数式是代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初中代数的始终,也是学习整式、分式、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学好代数式,需要熳⒁庖韵录父龇矫娴奈侍?一、了解代数式的特征1·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如:3a,a+b等.2·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7,x等.3·代数式中是不含等号的.运算律、公式都是以等号形式出现的,应该说,这些等式的左、右两边,各是一个代数式.如:S=ab,它是用等号把代数式S与ab连结起来而成为公式,所以S=ab不是代数n式,而是公式.当然,代数式中也是不含大于、小于号等.二、注意代数式的书…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尝试从代数出发讲授函数.数是对事物的抽象,是具体的,代数用文字或符号表示普遍的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代数产生的原因、代数式的分类、代数与运算法则、代数与方程、代数与公式等.为描述运动变化的数学,人们在代数基础上发明了函数.教师可从代数式的不定结果、代数与方程、代数与数轴、代数变量间关系等角度全面讲述函数概念.  相似文献   

14.
雷丽青 《数学教学通讯》2011,(34):36-41,58,61
基础练习1.了解与实数,代数式相关的一些概念,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会做简单的实数运算;掌握整式、分式、根式和有理数指数幂的一些性质和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分式运算,以及根式(主要是二次根式)的运算.2.理解有关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一些概念,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5.
代数式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地位举足轻重,是学习中学数学中方程、函数、不等式的知识基础.不仅如此,利用代数式的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找规律的问题.如,当n分别取1,2,3,4,5,6,…时,下列3个代数式的值观分察别可为知:,当n取不同的值时,代数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对于5n+6来说,n每增加1,代数式的值相应增加5;而对于2n+1,n每增加1,2n+1的值相应增加2;同样,代数式4n-3中的n每增加1,代数式的值增加4.因此,对于此类代数式来说,字母指数为1,字母前的数是几,那么当字母代表的数增加1,整个代数式的值相应就增加几.如:3n-2:n每增加1,代数式值增加3.而…  相似文献   

16.
幂的运算法则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讨论的,它既有对数的通性的概括,又有从数到式的抽象,法则中的字母既可以代表具体的数,也可以是代数式,这对同学们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法则往往会记错、混淆而产牛错误.下面举例分析常见的几种错误.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整式的加减计算中,去括号是学生必须认真学好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以后学习代数式变形及混合计算的重要基础.但是怎样才能熟练而又灵活地"去括号"呢?除了要牢固地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外,我们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训练,使学生对去括号这  相似文献   

18.
初学代数的关键是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述与代数式的互化,换句话说,就是要能正确地读和写代数式. 一、正确地读出代数式,有利于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代数式的读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按运算关系来读;二是按运算的结果来读.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二学期),第69页,5.1代数式。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2.能知道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一个代数式;3.能知道代数式与等式的区别;4.能把用语言表述的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步骤:(新课导入部分)一、以旧引新。上课伊始,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公式等。(出示投影)  相似文献   

20.
例谈求代数式的值陶永文一、注意定义、公式、法则和定理的逆向运用,能使运算简便。在学生能够熟练地正确运用定义、公式、法则和定理之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逆向运用定义、公式、法则和定理的能力。在“活”字上下功夫,使计算简便:例1.已知x2+x+1=0,求x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