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考点分解1.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2.品味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3.通过品赏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4.通过对咏物散文的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2.
考点分解1.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2.品味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3.通过品赏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考点指津1.文学作品的形象“形象”就是生活图画,一般可以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小说、戏剧主要是把握人物形象,诗歌重要是把握情感,散文主要是把握文中人、事、物、情这些因素。散文可以写入、写事,也可以写景、写物、写情,这些都是散文中的形象。2.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体味语言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体味语言的水平高低,从某种角度来说,决定一篇文学作品阅读的成功与否。高考文学作品语  相似文献   

4.
一、古诗和现代散文的形象相似(一)古诗和散文人物形象的内在依据是作者的主观之"意"。文学作品习惯借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的三要素之中的人物和环境都与形象有关。古诗和散文中也有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但是与小说形象存在着明显的审美差异。其差异的根本来自于叙事文学和审美文学的差异。小说人物形象的内在依据是人物性格"这个内在依据,对于小说人物来说,就是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考测点导航鉴赏评价能力属于创造思维。即读者在读完作品之后产生的评价和鉴别。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指小说、戏剧、散文、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形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是人的,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物的,如《致橡树》中的橡树。当然,这些“物”往往就是某些人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学习小说就要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学习的重头戏,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习惯于用阶级的观点来评判一个人物,使人物形象标签化,使人物形象单调和缺乏生活感,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单一化,缺乏应有的深度和独特的感受。因此,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对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从生活的角度去看文学作品中的人,才能体现作品的育人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呢?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需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的内涵。具体来说,应从人物的社会身份、性格品质来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从人物形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来把握人物形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不是以抽象的概念而是以鲜明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这种形象主要是由人物所构成,主题也靠人物形象来展示,故事情节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开展,并按人物的性格的需要来安排;环境也必须由人物性格来体现。可见,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占有中心地位。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加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又是通过鲜明生动的个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的。因此,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谈巴金《灯》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以形象感染人。作为文学四形式之一的散文要不要塑造形象的感染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散文的形象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塑造的呢?散文不可能有像小说和戏剧那样的鲜明的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中,作家可以用丰富的生活画面,用多种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加以全方位的刻划,从而使形象显得具体、实在、鲜活和丰满,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性格。而散文形象,是作者通过对物和景的感受,并赋予物与景以某种主观的情感认识而塑造出来的可以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义象合一的形象。有些散文也写人,但往往是选取人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生活景象,作…  相似文献   

9.
训练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维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一般来说,文学形象大都指小说、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散文也涉及形象的问题。它既包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通过作者创造的形象来实现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特别是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品现实生活画面的中心。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对人物和人物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只有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才有助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任务。而分析人物形象,则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任务。我们通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感知,可以准确领悟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完成对人物的审美品读,从而有效把握文学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姜永慧 《考试周刊》2013,(42):24-25
在叙事性散文和小说等类的文学作品中,人是灵魂性因素,其间所塑造的各种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在有力地支撑着作品。因此,在学校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并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和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解剖分析,通过感悟文本人物的丰富内涵,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13.
【考点阐释】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章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散文中的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鉴赏散文的形象,通常指把握作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者是这一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过程,概而言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领悟,进而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呢?一、体会形象,理解“美”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思考、选择,并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因此体会形象,即通过朗读或品味课文,使学生从人物形象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中去寻求和感受人物的形象美,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心灵美,是进行美育的重要环节。《七根…  相似文献   

15.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等。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成为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  相似文献   

16.
阅读可以启人心智,感受别样人生。高考对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时,要注重审美体验,通过感受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在全面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以分析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造成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深层原因.课堂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力求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通过对生活的了解和感悟,走入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发现人性的善恶变化,进而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学作品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文学中的形象分析一方面能够使读者充分认识文学要表达的主旨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读者深入到作品内部,体会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情感。本文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概述,并重点阐述了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与吝啬鬼形象,旨在说明通过探讨英语文学的人物形象,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英语文学。  相似文献   

19.
第六册教科书供初中第三个阶段使用 ,课文主要是文学作品 ,教学目的是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本文介绍四个文学单元的一些情况。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学习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习诗歌和散文 ,都要注重朗读 ,要抓住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还要分析作品技法。第三单元学习古今中外小说名篇 ,要求着重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 ,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主题。第四单元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 ,学习戏剧要求着重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赏析剧中人物语言 ,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赏析人物形象 ;学习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 ,在脑海里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文学单元修订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六册教科书供初中第三个阶段使用,课文主要是文学作品,教学目的是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本文介绍四个文学单元的一些情况。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第二单元学习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习诗歌和散文,都要注重朗读,要抓住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还要分析作品技法。第三单元学习古今中外小说名篇,要求着重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第四单元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学习戏剧要求着重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赏析剧中人物语言,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赏析人物形象;学习电影文学剧本要注意运用联想和想像,在脑海里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