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提出一个新奇构想:用月球土制造望远镜的反光镜。这将有助于实现从月球遥望太空的梦想。造超大望远镜在月球上架设一个巨大的望远镜一直是天文学家的梦想。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的干扰,所以在月球上建造一个直径10.4米(地球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的镜片直径就是10.4米,哈伯太空望远镜的镜片直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类进入太空、征服太空,利用太空(包括月球和其他星球)微重力、超净、高真空等特点,进行空间生产、科学实验、空间观测等活动,更好地为人类创造财富。载人航天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意义,它是任何一个航天大国在航天技术发展道路上必然要走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正《月球旅店》是一本具有较强科普意义的硬科幻作品。此书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父亲肖家远,一位是女儿肖凌宇。肖家远是一位将毕生奉献给国家任务的航天型号总师,退休后他一直思考着"新航天"的理念和出路,最终以团体之力构思、设计并融资建造出月球旅店,帮助人类实现了登月的梦想。肖家远的女儿肖凌宇因为一封10年前的家信,踏上了前往月球的旅程,无论是从起飞到返回地球的所有技术细节,还是她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其真实程度都会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  相似文献   

4.
杨波 《世界发明》2003,26(12):4-5
中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安全返回地面,中华民族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华夏儿女无不欢欣鼓舞,然而,在航天科学领域,这也许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人类若想超越月球,超越太阳系,到浩瀚宇宙的更深处旅行,面临的难题你能想得到吗?  相似文献   

5.
文荟 《科学中国》2006,(9):44-45
要离开地球前往月亮或其他行星。最经济的途径是什么?美国航天航空局的工程师们会告诉你:答案很简单,乘太空地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时至今日,人类航天活动如此频繁,动物上太空,已经很难引起轰动效应。然而,细数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人类能走出地球,与动物航天员们的铺垫和牺牲是分不开的。动物们对科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勇敢的狗、猴子、猩猩和其他动物在美俄前往月球的太空竞技中,为人类开创了一条道路。科学史上有许多动物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角色,如果它们能够在太空的艰难环境中存活,那么我们人类也可以。拿动物做实验,似乎成了人类在进行危险活动前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9-23
《太空对接故事》是一本自传体的科学史料,原著作者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谢拉苗尼科夫是世界著名的航天专家、杰出的航天设计师、太空对接技术的奠基人。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视角,描述了20世纪苏联宇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运载火箭到第一颗卫星,从载人航天到月球探测,  相似文献   

9.
太空农场     
<正>人类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一个梦想,在长期飞行的空间站和太空城中建立“太空农场”,在月球和火星居住地建立室内的“宇宙农业基地”。现在,“太空农场”的梦想要实现了。一个名为“Veggie”的装置被送入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利用这个装置将进行一系列“太空农场”的雏形实验,生产出可食用的蔬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及回收,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在祝贺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同时,也各自发力,在航天领域不甘落后,世界已经掀起新一轮的太空探测热潮。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我们还不能考虑到太远的太空去。除了一直为人类所关注的月球,现在,火星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08,(1):39
美国航天局(NASA)目前最雄心勃勃的人类登上天体的航天飞行计划也不过是登上月球。宇航员、航天爱好者和麻木的公众渴望更戏剧化、更冒险、更新奇的太空探索行程。例如将宇航员以每秒15英里(约24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速穿越太空,送往一块遥远的岩石上。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阿波罗11号飞船”开启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之后,人类进行探月和在月球居住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停歇。据报道,中国希望在月球背面打造一个“微型生态圈”,这有望使人类加快实现有朝一日在月球上居住的梦想。China hopes to create a'mini biosphere'on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with flowers and silkworms sustaining each other as they grow on the lifeless lunar surface.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4,(1):6-9
2013年12月14日晚,远赴太空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虹湾着陆区着陆,“中国访客”让沉寂的“广寒宫”不再清虚寂寥。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登月梦想,终于由“嫦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4.
动态     
正中俄将联合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9日,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30日,美国三位著名的前宇航员杜克、博尔登和杰米森在南京与本刊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并以亲身经历向本刊记者描述了他们神奇美妙的太空生活。最后签名鼓励本刊的青少年读者朋友将来能够踏着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足迹进入到太空。杜克:月球“超人”查尔斯·杜克作为美  相似文献   

16.
航天是人类长期的愿望,自从前苏联、美国在50年代末开始发展运载火箭,并成功将人造地球卫星送入空间以来,相继有法国、日本、中国、以色列和印度等国用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了本国的卫星,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总共研制了数十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可将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飞月轨道、行星际轨道……,完成各种各样的空间应用和探测任务,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登上了月球,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们进入21世纪已经快8年了,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所能实现的最激动人心的载人任务也不过是前往国际太空站——仅仅距离地球340千米而且,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当前的计划中,最野心勃勃的载人航天项目也只是前往一个几十年前就曾经造访过的天体——月球而航天员和那些对航天充满激情的公众要的不是这样平淡无奇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10,(1):76-83
在成功登上月球之后,中国航天员前往小行星或者火星进行深空旅行需要解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难耐的孤独、还是循环尿液获取饮用水的尴尬?实际上,各个航天大国都在努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们看看作为头号航天大国的美国在对航天员进行哪些训练。  相似文献   

19.
当人类提出要重返月球和到火星探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注意通过呼吸在新的星球上将要吸入的东西。在迈向新世纪的步伐中,太空探险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重返月球、登上火星成为21世纪开发太空的最强音,这次行动将不再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对抗行动,而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心声。到月球和火星建立人类的殖民地已成为载人航天今后的奋斗目标。美国已经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移民月球的计划,它们设想在月球就地取材,用月球土壤中丰富的铅和铁作为建材,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设立制氧工厂,最终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月球基地。俄罗斯也制定了开…  相似文献   

20.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27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打算在月球的背面建一个有人基地,这个前哨被称之为“通道太空(gatewayspacecraft)”,将作为前往火星的载人探险任务的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