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呼唤数学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探究,倡导合作,基于此笔者提出激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发现的习惯、开启智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研讨的习惯、躬亲示范培养学生仔细检查总结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学活动和《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时,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正确交流的习惯、分工合作的习惯以及动手操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和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普遍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而新课标中指出:体育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创设合作学习的舞台,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习惯培养是一项美丽的工程,从小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习惯"的种子,必将收获幸福的人生.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质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知识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小组合作,精彩纷呈良好的合作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中,要尽量给每个小组、每名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练习十八的一道题:"一袋葵  相似文献   

6.
曾赟艳 《教师》2014,(3):67-67
正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英语学习习惯。那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7.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不只是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更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识字等九个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明确意义,强调作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坚持不懈,严格训练;为人师表,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要重视学生数学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引导,在合理分组、正确分工以及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合作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邱梅仙 《学子》2015,(6):27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技巧,促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性的技艺,需要小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如何掌握这样的技巧呢?我认为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从习惯抓起,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效率。对于合作学习来说也一样,只有有了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使合作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益。基于此,本文笔者主要结合工作实践,从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平台的搭建、合作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与自主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就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学习习惯培养,二是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是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巧妙引导,创设机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但调查发现,当前小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到形式——让学生分组围坐在一起,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下面,从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4.
张德龙 《贵州教育》2008,(14):37-38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使学法指导有效进行,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育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足以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杨昆 《考试周刊》2013,(45):67-68
在小学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张俊凤 《学苑教育》2012,(14):81-81
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交流、参与和合作的教学情境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优化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造福学生终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习惯,在活动中吸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养成倾听的习惯、善于表达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等;养成大量阅读、及时复习、按时完成并自觉检查作业、勤于动笔等良好课外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勇于操作的习惯、自学的习惯、合作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