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奥运赛场上枪声响起的时候,在竟技场上的不仅仅是运动员,还有运动员后面非常强大的科技体系。这个科技体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以科技来赢得每一场胜利,在每一场胜利之后,这一大套庞大的科技体系会迅速的  相似文献   

2.
徐明 《中国广播》2008,(10):9-11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不仅激励着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不断刷新成绩,同时也不妨视作是对转播媒体的赛事报道所提出的要求。这其中,转播媒体对所面临的法律问题的注意和解决就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本次奥运转播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关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当奥运赛场上枪声响起的时候,在竞技场上的不仅仅是运动员,还有运动员后面非常强大的科技体系。这个科技体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以科技来赢得每一场胜利,在每一场胜利之后,这一大套庞大的科技体系会迅速的在未来的生活体系中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2001年8月22日,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后的一次“小奥运”,格外引人注目。当晚做“大运会开幕专版”,面对新华社发来的百来张图片,有点眼花缭乱。哪一张作为版面的主打照片呢?是令人惊叹的飞碟点燃圣火?是动人心弦的巨龙飞天而去?还是千姿百态的运动员入场?我挑选着、思考着,好像都可以,又都缺点什么。突然,一张“葡萄牙运动员与北京观众相互致意”的“花絮”类图片,让我怦然心动:那些健康美丽的外国男女大学生运动员前倾的身子、兴奋的眼神、高举的手臂,同挥舞着红国旗、绿会旗的如潮如海的北京…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圆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兑现了中国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庄严承诺。世界选择北京,北京拥抱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和实践,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在奥运史上抒写了划时代的一页。大批运动员创造的优秀成绩和刷新的奥运记录及世界纪录,进一步弘扬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6.
地方电视媒体奥运报道中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同时,也由其报道的高强度、高密度、高关注度对媒体产生了巨大挑战,特别是电视媒体,在奥运期间必将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媒体。因此,毫无疑问,奥运赛场内外出现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较量,还要上演一场电视媒体的争夺战。其中来自世界传媒业的NBC、BBC等顶级电视机构以及国内一家独大、坐拥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转播权的央视都在琢磨着如何享用这场媒体的盛宴,而地方电视媒体面对“奥运收视风暴”考虑的却是怎样减少影响并同时分一杯奥运的羹。笔者认为地方电视媒体在奥运报道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第29届奥运会完美落下帷幕时,中国新闻人实现了自己百年奥运梦想。本刊9期推出了“奥运新闻报道全记录”特刊.对这场奥运历史上的空前媒体盛会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9月6日晚,随着祥云圣火在“鸟巢”再次被点燃,北京这个奥运之城又迎来了另一场盛会——北京2008年残奥会。在短短十几天的北京残奥会上.我们被赛场上运动员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互爱互助的精神所感动;赛场外我们被和谐、友好、一家亲的氛围所感染。如果说,参加奥运会报道的媒体人是带着激情捕捉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梦想时刻,那么参加残奥会报道的媒体人,则是带着人文关爱记录下了“温情、关爱、自强”的人性光辉。 记录温情,传递关爱!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相似文献   

8.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全球电视直播.刭2000年悉尼奥运会移动通信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在世界人民追求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的时候,不仅有各国运动健儿为了这个目标在奥运会的大舞台上一展风采.竞技场的背后.更有无数科技人员为了这一“更好看”的体育盛宴默默奉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奥运.比体育更比科技.科技奥运.就是以科技助力奥运.以奥运促科技。当我们无法亲临奥运赛场,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时.我们将通过什么方式与奥运亲密接触?答案是显而易见,是科技!我们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可以通过各种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为我们带耒火热赛场的“亲临”之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2008年的日益临近,我国全力备战北京奥运会也逐渐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此前,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将2007年定位为“决战之年”,预示着今年内关于奥运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将基本完成。奥运会不仅仅是世界顶尖运动员体育竞技的平台,也是全球最新科技展示比拼的舞台。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2008年奥运报道之战必将是激烈非凡。世界的目光凝聚北京,全球各类  相似文献   

10.
观察新闻媒体的“奥运大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睿 《传媒观察》2004,(10):19-21
8月14日凌晨,奥运圣火在雅典点燃。与此同时,一场新闻大战亦构成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战场”。据报道,本届奥运会共有来自202个成员组织的代表团共16000名运动员,是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届奥运会,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参加奥运会的记者人数竟然超过运动员人数,多达2万多名。媒体竞争,开辟了男一“奥运战场”。  相似文献   

11.
8月24日,燃烧了16天的奥运圣火熄灭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下,各国运动员一起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和欢乐;五环旗下,大家尽情演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共同奏响“团结、友谊、和平”的伟大乐章。中国奥运代表团以51金21银28铜、总奖牌数达100枚的历史佳绩完美谢幕。  相似文献   

12.
一、显示集团形象的舞台 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在16个日日夜夜里,不仅有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各国记者比拼的“媒体大战”。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刚刚成立之际,集团特派出四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赴悉尼,每天在各赛场用第一时间发回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新闻,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从9月14日起,《河南日报》每天以两个整版开辟“奥运专刊”,并在专刊上设立“今日热点”、“金牌榜”、“今日赛事”、“悉尼日记”等十几个栏目。《大河报》在奥运会期间,每天推出八个整版的“奥运特刊”,以城市类报纸独有的…  相似文献   

13.
科博会展馆根据奥运五环色彩划分成五大展区,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奥运科技之城”。徜徉其中,参观者可以提前领略奥运“科技盛宴”:大到“鸟巢”、火炬传递、新能源汽车,小到运动员的跑道、跑鞋甚至开幕式的焰火,无处不彰显着科技奥运的神奇魅力。1.训练跑道“暗藏玄机”在奥运训  相似文献   

14.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是运动员教练员们的盛会,也是体育记者们的聚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奥运会在人们心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新闻的发展。每一届奥运会的举行也就意味着体育新闻走向一个新的起点。我国的体育新闻当然也不例外,中国的奥运报道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体育新闻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1976年8月18日上午,在朝韩边境的“三八线”上曾经发生了一次令世界震惊的边防冲突,冲突是由一棵碍眼的树引发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8月8日的临近.企业借势奥运的各种商业宣传也愈演愈烈。“奥运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商机.更重要的是.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的舞台。我们应借机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更加认可中国品牌。”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表示。  相似文献   

17.
张志鹏 《现代传播》2005,(3):130-132
奥运会是“体育盛会”或“体育盛事”,更是“世界最大的媒体盛事”;而央视在我国的奥运报道中一贯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似乎基层台特别是县级台显得无所作为,其实不然。由于国家队经常在基层训练,有的甚至把训练基地设在基层,而处在基层广电媒体,由于熟悉这里训练的运动项目、运动员、教练员,凭着贴近性的天然优势,就为基层台奥运新闻报道创新带来可能。本文着重就基层台的奥运报道新角色新作为进行探讨。一、贴近性带来全面性、准确性贴近性带来全面性、准确性,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基层的报道员,因空间距离、感情上的拉近,能够随时发现身边有宣…  相似文献   

18.
奥运明星连着闪光的奖牌,是每届奥运会各新闻媒介关注和追踪的焦点,因此,奥星报道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新闻媒介整个体育报道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回顾上两届奥运报道以及长期以来国际上重大体育赛事报道,在报道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我”为中心,以竞技场上赛事为中心,似乎只关心中国队能拿多少奖牌,而奖牌又似乎只意味着“为国争光”,对外国运动员的成绩,对一些在国外很普及而我们不太熟悉的项目也不太热心报道。这种封闭、狭隘的报道观念,既不能很好地传播体育运动的精神,也无助于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2012年8月13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顺利闭幕.4年一度的奥运会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体育盛事,也是全球各家媒体奥运报道水平的一次集体展示.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奖牌的同时,媒体也在奥运赛场外倾尽所能,匹配最佳报道资源,力求在这场奥运报道大战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08,(9):22-23
奥运赛场,记者的战场。借助媒体的“眼睛”,赛场上的细微变化都逃脱不了人们的视线,而奥运记者的艰辛却鲜为人知。本届奥运会。参加的运动员达10000多人。而记者方面,除21600名注册记者外,非注册记者人数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4100人猛增到20000名,几乎是4个记者追1个运动员!奥运媒体大战之激烈,从这些数字中就可见分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