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新闻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新闻技术、装备的水平,以及记者掌握技术、驾驭装备的水平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每遇世人瞩目、记者云集、瞬息万变的重大国际、洲际比赛表现尤为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竞争必将愈趋激烈。为此我们请一些参与过重大体育比赛报道的记者朋友回答以下问题,但愿您能从中有所感悟。 1、您参加过哪些洲际、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报道? 2、从您的亲身经历看,文字、摄影、广播、电视记者的装备在高效、轻便等方面有何改进?最好能比较具体地写出装备更新换代情况,当时在国际国内的先进程度。 3、您认为在洲际、国际大型赛事中自己与海内外同行在装备的拥有与运用上有何差异?优在哪里?差在哪里? 4、您认为新闻技术与装备的进一步现代化将对新闻采集、处理、传播流程和方式有什么影响?对记者报道洲际、国际重大活动有什么影响?对记者的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有什么重大影响? 5、为适应这样的变化,新闻工作者在素质上应做哪些努力和提高? 6、您是否设想过21世纪的新闻装备?它们对记者的要求以及记者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问题:1、体育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什么方面?体育记者应具备哪些不同于其他记者的素质?2‘在体育报道中如何体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体育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印些方面?3、如何让体育报道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增强评论是否是搞好深度报道的有效途径?4、计比较文字体育记者和电视体育记者工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和提高。5‘当前体育观众的兴趣、要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的体育报道与观众想要知道的内容之间差距有多大?什么样的报道才能适应当代观众的四求?6、好讲过您最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7、目前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3.
驻外记者是我们的同行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向国内外的八位驻外记者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1、您是何时开始任驻外记者的?曾在哪些国家或地区工作过? 2、您用哪种语言进行采访?怎样获取信息与采访线索?在日常采访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应付的? 3、您在工作中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同总部联系?平均每月发稿多少?采用的情况如何? 4、您参加过哪些国际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您是怎样从争取时效、提高质量等方面同外国记者竞争的?您认为有哪些优势和欠缺? 5、您驻外时曾采访过哪些国家元首、政坛风云人物或当地新闻界知名人士? 6、您与驻在国的同行、其他外国记者以及国内其他新闻单位派驻的记者是否经常联系与合作?同当地别国驻外记者相比,您认为各自的短长何在(请举例说明一下您所认识的外国记者在敬业精神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进入经济大市场,科技投入本身也出现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就为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对部分科技新闻工作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1、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科技领域的报道的,您认为我国目前科技报道的现状如何? 2、在科技对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科技报道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应当作出怎样的努力以求突破? 3、您从哪些方面获取科技发展的信息,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平均发稿量多少,采用情况如何?您发表过哪些较有影响或自己较满意的科普报道,您认为什么样的科技报道最有读者? 4、您是否经常同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界的科技报道有哪些需求和期望? 5、您认为作为科技记者应具备哪种素质,需要在哪些方面充实自己?您认为哪些问题属于科技报道中的热点问题?您目前正在关注和研究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6、您是否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的利技报道?您认为国外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进入经济大市场,科技投入本身也出现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就为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对部分科技新闻工作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1、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科技领域的报道的,您认为我国目前科技报道的现状如何? 2、在科技对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科技报道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应当作出怎样的努力以求突破? 3、您从哪些方面获取科技发展的信息,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平均发稿量多少,采用情况如何?您发表过哪些较有影响或自己较满意的科普报道,您认为什么样的科技报道最有读者? 4、您是否经常同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界的科技报道有哪些需求和期望? 5、您认为作为科技记者应具备哪种素质,需要在哪些方面充实自己?您认为哪些问题属于科技报道中的热点问题?您目前正在关注和研究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6、您是否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的科技报道?您认为国外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闻媒体也呈现出多元化存在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受众对媒体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那么,面对当前传统媒体受到挑战,新兴媒体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渠道增多,信息量增大,特别是一些虚假信息充斥新兴媒体的实际,作为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呢?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提出:“就我们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来说,最主要、最普遍、最大量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要以极大的努力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迄今为止,我国的新闻改革,在业务技术、作风整顿上花的力气不算小了,但在开发新闻工作者的智力特别是创造力等问题上,花的力气却不多,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如果说,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创新精神的话,那么新闻工作者则是以创新为专职的人,是以创新为生的人。创新素质是构成新闻工作者业务青春的基本素质。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新闻的本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以创新作为自己的职业特点。因为新闻是一种“日新之物”,它自身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党报记者的综合素质,其实质就是记者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闻稿件和报纸质量的高低。提高记者素质,是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地市党报在我国报界是比较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媒体,其无论舆论导向还是新闻的贴近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那么,作为肩负采写新闻重任的党报新闻记者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新闻编辑记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他们需要有着适应新时代的能力,有着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等。对于媒体传播来讲影响更是巨大,其所拥有的迅速传播、范围大、对象广等特性,不仅适应传统媒体的运转形式,更适应今天新媒体的传播与持久发展。对于新闻编辑记者而言其在新闻的收集、梳理、报道等方面属于重要的地位,将直接影响新闻的内容与质量。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记者,在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提升自身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扩张、年轻人的面孔越来越多,这是媒体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加大的需要,但这种变化来的还是快了些.仓促了些。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媒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当前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的记者们需要哪些必备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11.
骆建宏 《今传媒》2011,(4):126-127
在我国,新闻工作是宣传教育组成部分,是一项精神劳动。新闻工作者成天与人打交道,新闻在采访、传播工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与社会发生作用,即新闻工作者通过自己采写的报道,向人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灌输共产主义思想,传授各方面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作风、知识、技能、职业道德、情感等方面的修养,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四月的中国,北方笼罩在扬沙、浮尘中;南方则饱受泥雨困扰。新闻媒体以高度敏感作了充分报道。为此,本刊组织了一组特别报道,请几位参与这次沙尘暴报道的记者编辑从我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说开去: 1、近日连续出现的沙尘天气使你首先想到什么?你认为一个敏感的记者首先应想到什么,敏感记者的眼光视角、思维习惯、报道面会与别人有哪些不同?怎样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展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外? 2、今年你报道过哪些与风沙天气、植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环保等有关的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的?你觉得你的报道有哪些地方与别人不同?3、你觉得夸年关于天气变化的新闻报道与往年有何不同?有变化体现在哪里?没变化原因是什么? 4、与电视气象报道相比,报纸应怎样深化和改进气象服务报道?当前新闻报道的热点问题中,有哪些应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报纸怎样开创气象服务、气象报道的新思路? 我们期望从风沙天气报道看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视野、新闻敏感和综合把握能力,探讨新闻工作者面对这类事件应有的综合反应能力和报道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记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似乎是一个无可争议的话题:记者是做文化工作的,谁不知道要有文化?但是,一般的有无文化,与有无深厚的文化素养,决不是一个质级上的概念。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问题就很有议一议的必要。 为什么记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简单一句话,这是记者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决定的。 新闻传播学,文化是它的根基。我们通常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审视新闻,强调新闻的阶级性,得出的是“工具”、“喉舌”。但从文化视角来审视,看到的是新闻传播的文化属性。当然,强调新闻是一种社会文化,并不排斥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上层建筑功能。这只是新闻功能的一种。而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这种文化视角的新闻观,应该说是新闻观的本质回归。既然新闻是一种社会文化,担负着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全国各条战线都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新闻工作者应当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呢?这是新闻改革中需要认真研究的。我们的新闻队伍经过党的长期的培养和教育,经过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实践的检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发生了结构性变革,具体表现为新闻来源多样、报道主体多元、传播渠道多种.传媒的变革对新闻工作者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培养未来职业新闻人的新闻传播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修养是将新闻工作做好的主要前提,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新闻事业的成败。有效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修养对于消除社会不正之风以及整肃新闻工作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有关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修养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如今社会科技快速发展,人们接收新闻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导致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已经不能支撑人们的需要,人们对新闻中的信息内容质量也有越来越多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世界“地球村”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就需要抛弃以往传统的思维,努力培养自身的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自身的全面素养,培养编辑记者的创新精神,还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不能被当今社会所抛弃,要紧跟时代社会发展完善自身。本文主要通过我国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目前的工作情况为调查基础,结合相关的成长经验,探究怎样提升传统媒体中编辑记者的技能与素质的方式方法,讨论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优化培养路线,最终能在培养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中编辑记者的技能和素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提到新闻工作者,人们就会想到记者这个职业,但是新闻记者真正的职责是什么,真正做些什么却不是非常的了解。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是指一些新闻工作人员,他们主要工作在新闻的采编制播一线。而具体上可以将新闻工作者理解为从事采集、传播新闻信息,制作新闻信息等活动的主要工作人员。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专职人员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对于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都会有严谨的筛选,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基层新闻记者更需要提升各方面的专业素质与修养。  相似文献   

19.
素质的较量———体育记者工作情况调查(下)问题:1、体育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什么方面?体育记者应具备哪些不同于其他记者的素质?2、在体育报道中如何体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体育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让体育报道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增强评论...  相似文献   

2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新的报道领域,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捕捉改革大潮中的精彩瞬间,使新闻摄影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我们请一批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1、您认为自己近几年在以摄影报道改革大潮中做了哪些比较成功的努力?有哪些比较好的作品? 2、您认为近几年新闻摄影报道改革大潮方面主要成绩何在?有什么新突破?还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3、您在从事这类报道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最苦恼的是什么?您认为新闻摄影在这方面的优势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办法在哪里?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4、您认为近几年来反映改革大潮的成功照片有哪些(请举出四五幅作品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