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活》栏目特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7月1日晚7点对分,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首次与观众见面,播出仅半年多,但在第二套节目中的收视率稳步上升,现已居经济类节目前茅,并稳定在第二套节目收视率前四位内.社会各界反映越来越热烈.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如北京、天津、四川、云南、江苏、山东、内蒙古、济南、南京等省市电视台相继推出“生活频道”或生活服务类栏目,与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相呼应,悄然形成一股新的不可忽视的电视制作潮流。本文仅就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主体特征进行分析.一、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形态特征《生活》栏目自筹划起,策划人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各级电视媒体普遍呈现纪录片不景气的情势下,2003年11月中央电视台定位以农业为主的第七套新推出的一档纪录片栏目——《搜寻天下》,看起来是一个冒险之举。然而,在当今不无收视率压力的各类栏目同台竞争的背景下,新开设一个栏目,绝不可能是一种简单的理想化的选择。1.理性的冒险现在先来看看《搜寻天下》这一档节目开播以来经营所取得的成绩。《搜寻天下》周二至周六播出,节目长度30分钟,13:45至14:15首播,次日23:15至23:45重播。到它开播半年时,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年轻的一个纪录片栏目,《搜寻天下》播出半年的平均收视率是0.065%,其…  相似文献   

3.
今年国庆长假过后,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第三套节目)正式改版播出,开创了中国综艺节目先河的央视名牌栏目《综艺大观》成为首批被淘汰的栏目之一,彻底告别央视舞台。1990年3月14日开播的《综艺大观》其收视率一直居全国各类综艺节目之首,先后有王刚、成方圆、倪萍、周涛等著名主持人,艺员主持过该栏目。  相似文献   

4.
杨媚 《记者摇篮》2005,(9):41-43
一、中国“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1.与9亿数量的农村人口相比.各类“三农”节目的数量太少。据笔者查阅的1994—2001年《新闻年鉴》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数据显示,在全国众多电视频道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以及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部分时间播出与“三农”有关的节目外,还有大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的省级电视台没有开办“三农”栏目。  相似文献   

5.
毛汉翔  成长 《新闻前哨》2003,(12):51-52
今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改版,《人民子弟兵》、《军事天地》合二为一。虽然留在了一套,但播出时间从黄金时段晚上9时20分改在了周六下午4时50分播出。这一现象让我们认识到,中央电视台已开始着手调整黄金频道的节目设置,优胜劣汰,以满足受众的需要,提高收视率。军事节目如何应对这一趋势,迎接挑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我们开始了一次艰辛与乐趣相互交织的远足。脚下的路一直延伸到公元2000年 ,并且到达了又一个里程碑———播出10周年。《正大综艺》是全国“综艺”节目的老大哥和排头兵。10年来 ,《正大综艺》的每一种节目形态都会在推出后的一二个月内被兄弟台借用 ,有时我们会批评自己缺乏“专利”保护意识 ,但使我们感到释然的是 ,我们至今还一直拥有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和信心。《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收视率的领跑者 ,长期雄踞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收视率榜首位置。在中国电视飞速发展、娱乐节目竞争激烈的…  相似文献   

7.
《搜寻天下》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农业、科技、军事、频道)中的一个纪录片栏目,开播两年来以其高频度(日播)的播出,农村人文地理资源的内容,日常与特别节目的有机整合,以及纪录片市场化的努力等多方面的探索,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搜寻天下》的经验,不仅对于该栏目的成长,对于该频道的发展,而且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公益性节目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普遍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为此,本刊于2005年9月28日与《搜寻天下》栏目在京召开了该栏目开播两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本刊专门邀请部分专家从不同视角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和意见,并集结成本期个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朱耀东 《视听界》2000,(4):28-29
中国有10亿人看电视,其中农村观众占8亿,绝大多数农民首选的节目及收看形式仍为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而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也只有一个农村专栏,叫做《田野》,且播出时段一般在中午。虽然中央台其它频道也有农村栏目,如二套《金土地》,七套的《农村天地》等,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覆盖面还不大,受  相似文献   

9.
徐蔚 《视听界》2004,(6):73-73
2004年,反映普通人生活和亲情、伦理、道德题材的电视剧收视率大幅提高,其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姐》创下了今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的最高,达到8.54个百分点,电视连续剧《婆婆》以微弱差距居其后,收视率达8.37个百分点。受此鼓舞,央视随即又引进了去年曾赢得高收视率的百姓剧《亲情树》的姊妹篇《香樟树》,并于11月上旬安排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百姓剧在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收视情况与央视非常类似,像江苏电视台播出的《空房子》、《母亲》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一些百姓剧如《大哥》、《儿女情长》、《空镜子》、《亲情树》、《结婚十年》等依然能吸引住观众的收视热情,在各地重播不已。  相似文献   

10.
<军事科技>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一档富有军事特色的科普栏目.栏目创办于2002年4月,起初以影像资料的串编整合为创作模式,后来逐渐加大节目自采量和选题策划的力度,以系列专题片为主要模式探索规范的栏目化运作.  相似文献   

11.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首播时间为19:38,即紧接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次日分别在第一套节目的06:10和新闻频道的一些时段进行重播。根据焦点访谈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的第一、二名,《焦点访谈》并获得新闻名专栏大奖,可以说它是一档有较大影响力的栏目。  相似文献   

12.
《航空档案》2009,(8):92-9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CCTB7)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航空档案——中国航空工业大揭秘》5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军事科技》栏目正式播出,该片播出时间长达一年。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3月20日上午10:35左右,美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10:41,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国际频道)的屏幕上飞出“伊拉克战争打响,巴格达发出爆炸声”的字幕,同时切出美国轰炸伊拉克的战争画面和同期声。 10:43,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断正在播出的文艺节目,播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特别节目。  相似文献   

14.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新闻述评性栏目《焦点访谈》,以其深度的报道视点和独特新颖的节目风格深受观众的青睐和电视新闻同行的关注。从中央电视台近期每月的节目收视率统计看,《焦点访谈》一直名列新闻类节目的榜首。这不仅表明该节目自身创造出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栏目正从粗放型向技术加工型、从应付型向创优成熟型发展。本文试图就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产生、兴起、发展作一概括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雍正皇帝》改编的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后,《雍正皇帝》一书立即成为销售热点。自播出以来,长江文艺出版社已销售该书累计达10万  相似文献   

16.
1.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的《读书时间》 主持人:李潘 制片人:吴玉包 播出时间:星期六8:40 星期日16:00 久负盛名的《读书时间》于1996年5月12日在一套开播,据央视调查公司调查,其收视率创下了同一时段历史最高记录,并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其影响所及,不仅限于全国各大城市,且已达国内边远地区及海外华语圈。尤其在文化界,该节目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张力 《记者摇篮》2009,(5):78-78
2005年10月,12集电视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播出的第一周,就在北京地区创下了6.2%的收视率,超过了同在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京华烟云》。以后的调查显示,《故宫》的平均收视率达到3.09%同时段收视份额占到9.36%,在央视一套所有节目中(包括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排名第七。这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播出方面是创纪录的。观众收看《故宫》的热情,使那些认为纪录片曲高和寡的人们看到,被视为小众文化产品的纪录片也能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也使那些认为视觉文化通俗粗劣的人们看到,纪录片是有文化底蕴的。  相似文献   

18.
央视的《第十放映室》蜕变于中央电视台一套的《银幕采风》和十套播出的《视觉》,不仅继承了《银幕采风》《视觉》等栏目的优点,还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电影栏目的研究范围。自2004年2月首播以来,在改版的科教频道中发展势头迅猛,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南平电视台     
<正>福建省南平电视台成立于1992年7月,全台员工170人。拥有现代化的摄编设备和传播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网络播出34套节目。自办两个频道节目: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每天播出20个小时的节目。其中新闻栏目有《南平新闻》、《今晚九点半》、《延城十五分》,每周七档;社教专题栏目《武夷方圆》, 每周五档;经济栏目《闽北经济》,每周一档。  相似文献   

20.
第五次轰动效应———《北京人在纽约》根据美籍华人曹桂林同名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前 ,原著小说已先在广播电台、报纸上连播、连载 ,引起了广大读者、听众的强烈反响。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周播出的 5集 ,收视率达到 2 2 9% ,一步跨入 1 993年度电视排行榜第 2名 ;第二周播出的 6集 ,收视率已达 2 6 % ,呈上升趋势 ;最后 1 0集 ,收视率又达 2 8 3% ,稳居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榜首了。而在北京地区 ,收视率高达5 5 9%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④ 。1 992年 9月 ,北京的电视界爆出个头号“新闻” :一帮北京人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