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韦伯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斯.韦伯探讨了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除魅的世界与社会的理性化,以及人的灵魂问题。但西方社会学界对韦伯的基本问题及其问题域的理解,却存在两种不同的形象。本文从经典学者关于韦伯基本问题的论述出发,通过韦伯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学术》等著作的研究主题,分析了韦伯的核心问题:理性化与自由,及在这一问题基础上形成的问题域和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2.
适应与超越是教育介入社会生活的两种基本取向。"适应取向"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单向服务;"超越取向"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突出教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引领。适应与超越并非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解决不同问题的一般策略。两者之间也不是上位与下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同问题指向的并列关系。当前教育改革需要两种取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应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儒教不只是人文的,也是关注无限的,是超越的,但其超越精神较少被论及。儒教与西方典型宗教——基督教的超越方式不同,儒教从有限领悟无限,重视在今生成贤作圣;基督教更重视死亡与彼岸。两者相差极大,几无会通之必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应论教育观的主导之下,现世性、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主宰了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理论。着眼于超越的教育注重教育自身以及教育所培养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超越与改造,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的追求。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不仅表现为教育在理想层面上对社会现实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而且具体体现为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对社会现存状态的超越。由片面的适应论教育观到教育超越性问题的突现,教育理念的嬗变预示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轴心”。  相似文献   

5.
东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与潜力的地区,儒教伦理的演变及其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新儒教伦理在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渗透是对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命题的挑战,也是对战后西方主流派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重构,它预示着东方现代文明发展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当中国选择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革故鼎新时,“韦伯命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充分重视精神文化的巨大作用。本文从“韦伯命题”这一问题切入,探寻新教和儒教伦理与其社会的关系,并反思我国社会转型期伦理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7.
"文明冲突论"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范式,但由于它仅仅是一个为美国政府处理后冷战时期对外关系的"策论",缺乏人类情怀和平等对待诸文明的心态,从而导致结论的偏误。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新理论超越"文明冲突论",给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直面全球性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以价值理性超越工具理性,以全人类视野超越西方视野,以和合思维超越对立思维,以世界历史逻辑超越国家民族历史逻辑,以"五位一体"架构超越单一"文明决定论",全面超越文明冲突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在东西方影响很广,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曾一度兴起“韦伯热”.对于这样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学说,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态度.本文将就韦伯的文化观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介绍,并试图说明韦伯的理论对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当下小学品德课教材在品德课程改革中实现的历史性突破,检视其目前存在的伦理隐忧,在进一步深化品德课程改革的思路上,提出小学品德课教材设计的改进理路。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行小学品德课教材中相关内容及以此内容为依据的教学设计思路的深入分析,认为现行教材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事件为主要素材,以"过好自己的生活"为核心目标,取得了品德课程改革的长足进步。但是,当下教材中存在着伦理立场的唯"我"无"他"、生活思路的技术化以及道德逻辑的功利化等伦理隐忧。结合新编教材的相关主题,借鉴解释学与存在主义的理论,论文解释了新教材编写中新的努力与超越:引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与世界相依存的伦理立场,引导儿童深入理解个体与生活的文化意义与历史内涵,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思维,成为与世界和他者共在、有文化历史感的人。  相似文献   

10.
"生命超越"主题的原型发端于巫术仪式中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愿望,形成于神话世界中不死的神和死而复活神的记录.其核心含义在于:超越死亡.这一原型经过置换变形反复出现于世界各民族文学作品中,就形成了两个基本内涵:超越时间意义上的死亡--追求永恒;超越空间意义上的死亡--追求自由.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实践体系,内在包含着促进人的"美感生成"与审美超越的实践目的观,它以审美体验为途径,以个体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自主超越为价值旨归,通过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能力,客观上为个体实现"人的美感生成"与审美超越准备了实践动力和主体条件。当前的美育实践,需要坚持整体性的观点,从实践基础、实践原则和具体实践策略等方面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影响",积极促成美育超越价值的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取材于历史上唐代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从表面看,其师徒四人的翻山越岭,好像是一种现实的游历,但实际上他们遇见的妖魔鬼怪不是实存的,而是虚幻的"心魔",他们的西天取经本质上就是一种在宗教世界里超越现实、达到理想的精神游走。通过一路的"心之修炼"(悟空、悟能、悟净),达到成圣、成仙与成佛"三教合一"的境界,从而完成精神自由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西方和中国的一些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文化缺乏超越性,并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缺陷。但这些学者所持的判定超越性的依据(如是否有一个人格神等)是纯西方的,因此缺乏合法性。超越性的源泉在于无限和神秘,儒家的"天"可以提供不逊色于任何一种宗教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在借助不同的方式营造出乌托邦王国,来对抗现实存在的世界时,出现了审美超越与宗教超越两种方式。16世纪之后人性的审美超越意义逐渐明晰,尼采和巴赫金对此所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本文试图解析这两位大家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在反宗教的沉重感和肯定现世的狂欢意义方面他们的态度一致,但在个人的拯救方式上他们的差异也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哲学当下的基本任务是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性。对此一基本任务的承担,需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在东西对勘的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是种内在超越的文化,几成不刊之论,而中国文化有没有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是内在超越的,都还需要更为坚实的辩护。中国文化内在超越论具有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意蕴,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发展仍有不可或缺的启示价值。中国文化内在超越的现代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打通知识与价值的区隔、重塑真我自由以及追求人生境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艺术感受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文艺活动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性的审美感受,它的形成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为来源,与生活体验密切相关且以感知觉活动为心理基础,具有现实性的根基。但其旨归在于人类生存意义的丰富和诗化,是洋溢着精神蕴藉的审美体验,超越性才是其本质属性。想象是使艺术感受具有审美超越性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7.
火在古希腊有神圣的意义,在神话中,火是人神升华的临界,古希腊哲学家赋予火以永生的意义和万物化一的力量。火对人性的升华就是通过肉体的砥砺以达到精神超越。火的文化内含对美学有极好的启示作用,也成为美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何以值得个人领受?人的教育何以与价值构成关联?类似这样的价值命题恐怕一直被教育学研究所青睐的认识论光环所遮蔽,而对于这一命题的解蔽不仅是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的显现,而且是教育与生命构成实践关联的原点。从价值命题存在的先决条件出发可以使教育世界价值向实践转化,并为中国原创教育学的生成指出了一条实践逻辑之路。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文学家森鸥外在其创作后期,放弃了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独辟蹊径倾心开创了日本历史小说创作的先河。《高濑舟》就是其中一篇有名的反映历史与现实的矛盾冲撞,宣扬超逸脱俗思想的短篇小说。本文尝试从悲剧关学角度,对文学叙事中对人的不幸遭遇、悲剧主人公的抗争行为以及潜在的精神超越这几个基本要素在作品所体现出的悲剧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研究中,"意境"仅仅是作为一个诗学概念或审美理想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实际上它更多地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展现.唐人追求一种诗歌的"意境",实质上是在追求一种具有超越性的人生.这种对超越性人生的追求,尽管贯穿整个文化史,但无论是在此前还是之后,都未有在唐代时所展现的蔚然之势.同时它与在其他朝代所呈现出来的厌世性超脱也有着根本性区别.可以说,"意境"说的产生,正与唐代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中间位置相照应,是人生精神达到盛世状态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