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楠  李光赫 《现代语文》2013,(4):136-137,161
本文以表示原因、理由的倒装「カラ」句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经考察发现,倒装「カラⅠ」句(事态、行为的原因、理由)的汉译形式中有标复句"(之所以)q,(是)因为p"居多,「カラⅡ」句(判断的依据)则是无标复句"q,p"居多,同时倒装「カラⅠ」句和「カラⅡ」句分别对应汉语的分析断定原因和补充说明原因的"由果溯因"句。  相似文献   

2.
本对汉藏条件复句进行了全面地比较,特别是对在分句间起主要作用的表示条件关系的汉藏关联词语作了比较;探讨了表示充足条件、唯一条件、无条件中的单一关联词语和合用关联词语以及倒装的条件复句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诗歌的句式研究,从语言学中句子内部成分以及复句中偏句和正句的顺序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剖析,旨在揭示诗歌倒装艺术的独特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诗歌的句式研究,从语言学中句子内部成分以及复句中偏句和正句的顺序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剖析,旨在揭示诗歌倒装艺术的独特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确区别单句与复句,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情达意。单句与复句一般比较容易区别,但有时也比较容易混淆。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区别单句与复句。 1.语音停顿复句的分句间一般有较长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  相似文献   

6.
三、句群辨析 1.句群与复句的区别:如果对句群的概念理解不清,就容易把简短的句群误认为是复句,或把多重复句误认为句群。其实,句群与复句是有明确的界限的。因为句群是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合而成的,中间  相似文献   

7.
复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的一个重点。原先我以为这一部分教材是容易讲明白的,所以讲法很简单,就是各种关系、各种格式的复句依次讲下去,不大注意比较它们的异同。这样讲,往往不能完全收到预期的效果,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区分各种不同的复句。后来我针对讲法上的欠缺,对复句的教学作了改进。其主要的一点,就是找出学生难于理解和容易混淆的地方,着意引导他们从各种复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来理解和区分。在扼要地讲清了各种  相似文献   

8.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黄芬香复句是和单句相对的语言表达形式。复句问题历来就是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多重复句,由于句子比较长,结构关系比较复杂,更是不太容易把握,因此,掌握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多重复句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一、正用用...  相似文献   

9.
汉语单句、复句的划分,不象英语那样容易分清,而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但是,根据一定的原则,还是可以分清单句和复句界限的.划分清楚单句和复句的界限,这在古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来,我在阅读有关古汉语复句的文章时,发现有将单句误划入复句的现象.现举例作一分析.例如:  相似文献   

10.
句群 ,也称句组 ,又叫语段 ,它是由句子和句子按一定的逻辑思维组合而成的表达一层意思的语言单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当句群与复句、自然段互相穿插交叉在一起时 ,往往难于识别和理解。其实 ,句群、复句、自然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不同的概念。科学地理顺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识、研究、掌握其特点 ,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是很有帮助的。下面试从两个方面谈谈句群与复句、自然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句群与复句的区别和联系(一 )句群与复句的区别一般说来 ,单句和句群是很容易分清的 ,最容易混淆的是复句和句群。不过 …  相似文献   

11.
并列复句是初二学生学习复句关系的入门课。一般认为,并列复句是复句关系中最容易的一种,其实不尽然。应该说,掌握简单的并列复句最容易,而要掌握复杂的并列复句却需费一定功夫。关于并列复句的概念,初中第四册语文教材第91页中已有阐述。我们需要把握的特点是: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2.各分句分别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3.几个分句之间不分先后、主次,且互不包含。在组合形式上,并列复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联词组合,另一种是直接组合。前如:“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后如:“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  相似文献   

12.
单句和复句,理论上阐述得比较清楚了,但在实际分析时,有的语言现象却不容易分辨。不单是学生觉得纠缠不清,教师也感到难以说明。单复句有时分辨不清的原因,一是我们对分句的概念理解得不够准确,二是我们对那些句子较长,标点较多,连带成分较复杂的单句掌握得不够。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下列几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认为复句,实则都应看作是单句。  相似文献   

13.
单句和复句的判别问题,是中学阶段语法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复句中分句个数的判定,也就是复句的某个层次各分句是单句还是复句的判别,因此,也属单句和复句判别的范畴。《中学教学语法提要(试用)》根据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的性质,将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又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容易跟复句混淆的只有主谓句,特别是其中的动词谓语句。再则,主谓句的主干成分中除谓语一般不能省略外,主语和宾语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复句,不可忽视意合法。当然,也不能不涉及关联词,为使学生析句“有章可循”,老师总要分门别类地给学生抄一大堆关联词,其结果,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偏见,似乎记住了这些表示各类复句逻辑关系的  相似文献   

15.
多重复句可以细致而严密地表达较复杂的意思。教会学生分析多重复句,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必须花力气完成这一课题的教学任务。但是,这一课题的教学却又是初中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特别在正确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方面,有的学生不容易把握其内在联系,依题时,爱出错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课文语言求疵安徽枞阳中学周治平1.雪已经在融化,哪怕远处山顶还是白茫茫的,毕竟是春天临近了。(《火刑》第一册91页)“哪怕”表假设,远处山顶还是白茫茫的,并非假设,应将“哪怕”换成“尽管”或“虽然”,与前一分句“雪已经在融化”构成倒装的转折复句。...  相似文献   

17.
条件复句中的必要条件句和充分条件句,在逻辑意义上是很容易被混淆的,以致修正这方面的病句时,其结果仍然是逻辑不通。条件复句前后分句间关系的实质是“前提”跟“结果”的关系。必要条件,指的是对  相似文献   

18.
辨证复句大概是高中语法知识复习整理过程中最不容易解开的一个疙瘩.教者也好,学者也罢,往往都被不计其数而又变化无穷的关联词搞得犹如雾里看花,很难有个清晰的印象.近年来复句专项知识虽然已经不作高考要求了,但在"正确使用词语"(考试说明)的概念下,仍然考查关联词的使用能力,而关联词正确使用的前提,则是对复句内部关系的正确判读,因而复句尤其是辨证复句,仍然是"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知识链上的一个必须解开的环节.笔者从事语法教学与研究二十余载,自认为是个"悟道者",撰此拙文也想来侈谈一下辨证复句这个复杂问题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19.
倒装句在英语高 考中是一个比较重要 的语法项目.也是中国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好倒装句对取得较 好的英语成绩非常重 要。 谓语或谓语的一 部分(助动词、情态动词 等)置于主语的前面时, 称之为倒装。语序的倒 装.或是用来强调倒装  相似文献   

20.
〔问疑解难〕 1、复句有哪些类型? 复句的类型有9种: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解说复句。 2、复句的扩展有哪些现象? 多重复句是由一般复句扩展而成的。一般复句扩展为二重复句有三种方式:①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是个单句,后一个分句扩展为一个复句,即是单句|复句;②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扩展成一个复句,后一个分句是一个单句,即复句|单句;③复句中的每一个分句又扩展为复句,即复句|复句。一般复句扩展为三重复句有五种方式:①复句中的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