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的中考突出了用物理图象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初中物理图象类型虽不复杂 ,但学生对图象的认识是分散的、不完整的 ,需要通过专题教学 ,使学生上升到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知水平 ,从而搞好初中物理总复习 .一、物理图象的共性1 .横、纵坐标轴认识图象时 ,首先要从横、纵坐标轴开始 ,弄清两个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 ,以便了解物理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 .如图 1所示 ,纵坐标表示速度 v,横坐标表示时间 t,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若将纵坐标改成路程 s,横坐标不变 ,则图象反映的是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图 1          图 22 .图象中的点物理图象中任意一个点往往对应着一个物理状态 .如冰在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如图 2所示 ) ,点 A表示冰在吸热升温过程中处于温度为 - 4℃的固体状态 .物理图象中的“拐点”又具有特殊的物理意义 ,它是两种不同情况的交界 ,是物理量发生突变的点 .如图 2中的点 B表示冰将要开始发生熔化现象 ,点 C表示冰的熔化现象将结束 .3.图象中的线图象中的一段线往往表示一个物理过程 ,例如...  相似文献   

2.
物理图象可以把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直观、清晰地描述出来.图象题一直是中考中的热门题型.解图象题要“二看”、“二找”.“二看”中,一看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明确图象反映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二看图线是直线还是曲线,可以帮助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3.
1.识图 (1)“二看” 一看横、纵坐标的物理量和单位,明确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  相似文献   

5.
物理图象选择题的解题关键是挖掘图象的内涵,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推理,解题时首先要根据题给图象对其描述的物理过程或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作定性分析,弄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研究的是哪两个物理量的制约关系.其次要根据图象中图线特征,初步掌握图线反映的物理过程以及两个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能力要求中,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一项,有“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的要求.所谓图象法就是利用图象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图象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是高考物理热点之一.能够正确地作图、读图,是准确把握两个物理量间关系的关键.用图象法解题的主要依据是利用物理过程中恒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数学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再利用几何或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熔化和凝固是学习物态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掌握好这节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对后几种物态变化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如何利用图象帮助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呢?下面我们就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国象(见国1和图2)来了解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先对图象曲线逐段进行分析,例如图1中的AB段:这一线段随时间的增加域者理解为不断吸热)物质温度不断升高,表示固态物质在此过程吸热升温;BC段:这是一段与横轴(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是晶体熔化过程,它包含的意思是:①图象中时间逐渐向右移,说明这个过程不断吸热.即晶体熔化时是不断吸热的,吸…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电容器两端电压随极板电荷量变化关系图象法(U-Q图象),这种方法不仅能对电容器完全充电的整个过程能量如何转化做出细致形象的分析,而且也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地处理其他的充放电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物理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速度时间图象又称v—t图象,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对速度公式的直观体现。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相似文献   

11.
1.“斜率”表示某一物理量的变化率 (1)“斜率”表示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位移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动量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合外力;磁通量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等等.  相似文献   

12.
对物理规律的描述有多种形式,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函数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多过程的周期性运动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不一定要用图象法求解,但利用图象法解题,形象、直观,思路清晰,可达到化难为易之目的.现举数例作分析.一、应用速度-时间图象解题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1)反映了v、t的对应关系,图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2)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3)图线与ot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当面积在ot轴上方时,表示位移为正值;当面积在ot轴下方时,表示位移为负值.速度图象不仅反映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加速度、位移的变化情况.速度图象是分析解决复杂运动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例1.(’88高考题)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度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F_1,历时1秒钟;随即把此力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分钟.在此1分钟内.(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未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1分钟未静止于初始位置;(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1分钟来继续向东运动;(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分钟未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物理习题时,先确定两个物理量的函数关系,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其相关量的物理规律。这样变抽象思维为图象感知,从而把握住物理量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达到解题的目的。这种解法体现在力、热、光、电学中,自成一族。一、斜率法例1.如图1(a)所示,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则该气体压强  相似文献   

15.
本教具由于采用了高亮度、大直径、高灵敏度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器件 ,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为实验元件 ,使电容器在充、放电实验过程中 ,充电、放电时间超过 40秒以上。且充电、放电时电流的变化情况可由发光二极管亮度的强弱直接反映出来 ,放电时还有音乐片发出随电流强度变化的声音 ,从而可光声并茂 ,形象直观的反映电容器在电路中充电、放电过程。1 仪器装置图装置图2 主要用途和演示内容  示教板主要作为教师课堂演示用 ,也可作为学生实验使用。主要演示内容 :( 1 )电容器充电现象( 2 )电容器放电现象( 3)电容器隔直流3 制作材料( …  相似文献   

16.
正图象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图形考题出现,且占有较大的分值比例,有关图象试题的设计意图,明显由"注重对状态的分析"转化为"注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处理该类问题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于物理图象的斜率,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快慢,即用两物理量增量的比值来表示,斜率往往代表另外一个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如s-t图象中的斜率为速度,v-  相似文献   

17.
一、看图象的坐标首先要看图象的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图象是反映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并弄清图象的物理意义.有些图象,虽然形态相同,由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它们反映的物理规律就截然不同,如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例1.如图1所示,若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位移s,它表示物体开始沿负方向匀速接近原点,到达原点继续沿负向运动。若横轴表示时间t,纵坐标为速度v,则它表示物体先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又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二、看图象的特征注意观察图象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若为直线可能表示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解一些涉及物理图象的习题时,能否看懂题给图象所反映的物理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图象,一般应从六个方面对它进行研读.下面从一道例题入手,具体谈谈研读图象的方法.例 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的甲车关闭发图1动机时,与甲车完全相同的乙车恰好起动,以后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AB段是曲线,BC段是直线且平行t轴.已知两车所受的恒定阻力均为f,试详细分析乙车的运动情况.一、看坐标轴不同图象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也不同,因此,只有看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才能明确究竟研究的是哪两个物…  相似文献   

19.
本教具由于采用了高亮度、大直径、高灵敏度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器件,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为实验元件,使电容器在充、放电实验过程中,充电、放电时间超过40秒以上。且充电、放电时电流的变化情况可由发光二极管亮度的强弱直接反映出来,放电时还有音乐片发出随电流强度变化的声音,从而可光声并茂,形象直观的反映电容器在电路中充电、放电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要想熟练掌握有关电磁振荡问题,首先要对电磁振荡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首先,电磁振荡的振荡过程可分为两大过程,其一为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其二为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放电过程是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的过程,由此可知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的场强均变小,而线圈的磁场能、通过线圈的电流均变大.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的场强以及两板间的电压均变大,而线圈的磁场能、通过线圈的电流均变小.因此,在判断LC振荡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应首先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判断出电容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