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作为一档全国首家省级杂志型的纯环保性栏目,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绿色家园》从开播以来就把媒体的舆论监督放在节目首位,每年播出曝光节目近百篇,占到了节目总量的60%到70%。同时,他们还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群众声音,做好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促进污染问题解决当作节目监督中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陈晨 《新闻前哨》2005,(12):53-54
《提案追踪》节目是湖北经济电视台的一档新闻专题节目。这档节目将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跟踪报道政协委员的提案提出和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的过程,较好地监督了政府职能机构的工作,促进了多种问题的解决,深受群众的关注和欢迎。 一、舆论监督与民主监督都需要创新和拓展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公开报道事实发表意见等新闻传播活动形成或  相似文献   

3.
张晓伟 《青年记者》2020,(11):55-56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视问政节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电视问政节目架起了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并监督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其中,作为群众和政府之间关系纽带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持技巧和策略直接影响着问政节目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早在2003年5月10日,黑龙江新闻广播与黑龙江省纠风办就在早晨黄金时间——每周六的早7点到8点,开办了以“直接听取群众呼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诚解决群众疑难”为宗旨的〈行风热线〉节目。随后,哈尔滨、济齐哈尔、牡丹江等全省13个主要地市的电台也都相继开办了这类节目。这些节目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受到各地党政机关和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收听率一直名列各省台节目之首,有人形象地说,〈行风热线〉类节目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  相似文献   

5.
广播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党的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舆论监督重在实效。“行风热线“类节目通过架设空中桥梁,让政府官员与群众直接对话,为政府行业树立新风创造了有利条件。2002年6月3日,河北省民主评议行风办公室和河北人民电台联合创办的热线直播节目《阳光热线》正式开播。经过不懈的努力,该节目逐步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政府形象的展示台”,受到听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6.
《阳光热线》节目是一档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纠风办和台州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台州广电总台广播新闻综合频道承办的新闻监督类热线互动节目,其前身是《行风热线》,2004年11月开播以来,始终坚持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节目宗旨和与群众良性互动的模式,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推进全市政风行风评价工作的开展,促进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台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范围。  相似文献   

7.
史静 《大观周刊》2012,(49):39-39,74
从2001年开始,我国各省级、市级广播电台纷纷开办了新闻监督类节目——《行风热线》,通过广播媒体独特的热线互动平台,为党和政府与群众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各部门、各单位改进工作作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不断创新,让新闻监督类节目永葆长青就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下面结合阳泉新闻综合广播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日十年的体会,从推新节目形式、完善节目机制和建立新型监督机制三个方面谈谈同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看到安阳人民广播电台办了这么好的一个节目,心里感到很振奋。我认为这个节目与别的台的同类节目相比有六大特点:第一个特点,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效能监督热线》节目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大家知道,所有行风热线节目,通常都被冠以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监督岗“,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领导了解民情的“平台”,“窗口”等等称谓。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06,(9):F0003-F0003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初创办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2005年9月7日改版播出以来,在省政府纠风办,省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接受社会监督,帮助百姓解难”,打造政府与群众沟通新平台为己任,为群众解决大量疑难问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0.
《监督热线》是由山西运城广播电视台与当地纪检委2001年联合创办的一档舆论监督热线直播节目.该节目采用现场投诉反映问题和外采督办落实的方式,让基层的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体这个平台对党政机关窗口部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公开监督.通过这种监督,起到了批评教育、揭露问题、纠正错误、改进工作、防治腐败、化解矛盾、维护团结和谐稳定大局等重要作用.作为地市级台的一档舆论监督节目,《监督热线》开办17年来始终坚守公平正义的原则,先后接听各类投诉及咨询热线近10万条,督办处理各类陈年积案和疑难问题11235件(次),督办处结率达93%以上.期间采访制作了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舆论监督节目,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在当地老百姓中形成"有事找《监督热线》"的口头禅.该节目做好舆论监督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广 播热线节目是最近几年广播节目改革涌现出的一种新形式 ,通过热线电话 ,节目主持人与听众直接对话 ,它以反映快捷、方便群众、现场直播等优势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成为广播节目的一个突出亮点。我们长治人民广播电台 ,近几年来先后推出了《公仆与市民》、《监督快车道》、《行风热线》等多档热线对话节目。节目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反腐倡廉、行业作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官民之间的对话。节目形式是市委、市政府所属主要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轮流值日式走进直播室 ,通过广播热线与群众直接对话。目前 ,全市30多个职能部门的领导参与…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宣传部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职责,具有广泛的正确的舆论引导的作用。从本质上讲舆论监督类节目是新闻节目的延伸,也是媒体贴近群众的实践,充分发挥了媒体的监督作用。舆论监督类节目是政府、群众和媒体都需要的节目,主持人作为这类节目的灵魂,如何做好舆论监督类节目责任更是重大,也是对主持人从语言把握能力、政策理解水平、应变能力提出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秦风热线》节目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7月18日推出的一档舆论监督类新闻热线直播节目,每天早上7:30到8:00播出。《秦风热线》节目主要监督全省各行政执法、经济管理、公共服务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主要职能部门、行业领域和窗口单位的政风、行风,以及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  相似文献   

14.
架起桥梁相沟通化解矛盾促稳定──广东电台《新闻专线》节目回顾曾广星当前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变革中,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在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互相沟通的桥梁,做...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12日是安阳人民广播电台《效能监督热线》节目开播5周年纪念日,在此,我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效能监督热线》节目播出5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热烈祝贺。《效能监督热线》节目的开播,不仅是安阳市借力媒体作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体现,更是创新监督机制的一次重要尝试。总结和研讨《效能监督热线》节目的经验、做法,有利于开拓监督制度建设思路,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功能,密切党群关系、政群关系,为促进依法行政、为民行政、高效行政、廉洁行政水平,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服务咨询类节目是广播主流媒体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树立媒体品牌形象的主要平台。近年来,一些广播电台陆续推出将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服务咨询类节目相互融合的节目形态,即民生监督类节目。本文就选题定位、选题来源、采访技巧、传播手段等方面,探究广播民生监督类节目的精准定位问题,以期让此类节目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百姓。  相似文献   

17.
开展节目审听和评议工作,是电台对广播节目进行监督、调控的有效手段。科学、规范地组织节目审听和评议活动,不仅是日常节目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节目质量,引导节目走向的重要措施,但开展此项工作的难度较大,其难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河北电台《阳光热线》,是全国省级电台开办的第一家"政风行风热线"。《阳光热线》开播以来,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形成了辐射全国的"《阳光热线》现象",引发全国广播界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热潮。本文以此节目为例,探索地方电台政风行风监督节目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节目魅力之源杨锡华一、主持人节目的成功,其根本点在于它接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广播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再度寻找它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重建和发展。主持人节目的蓬勃兴起,无疑是广播振兴的重要因子。那么主持人方式的魅力何...  相似文献   

20.
石其智 《新闻窗》2013,(6):12-12
广播热线监督节目以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基本形式。目前,全国有31个省(区、市)和93.7%的市(地)开通了热线节目,在解决百姓难题,纠正不正之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热线舆论监督节目的主持人责任重大。那么,应如何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呢?笔者有以下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