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与使用这种方言人口的基础方言分不开,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历史资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疆汉语方言南疆片形成的情况进行研究。南疆片(包括伊犁地区)有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原伊犁地区)等六个地州。  相似文献   

2.
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与使用这种方言人口的基础方言分不开。文章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历史资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疆汉语方言北疆片形成情况进行研究。北疆片(包括东疆)有: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八个地州市。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汉语方言在贵州方言中有特殊的地位,其内部包括湖广、桂北、川黔三种西南官话类型,另外还有属于湘方言的“酸汤话”。讨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深化贵州方言研究。文章认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明清时期汉族移民的直接结果。黔东南汉语方言在明朝时期渐具雏形,清代“开辟苗疆”时期在州内各县基本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移民来源、历史区划、民族语言、自然地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表选择关系的“Ma”,在新疆地区使用的范围比较广,而“X-Ma-Y”句型的使用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更为广泛。对新疆汉语方言中“X-Ma-Y”句型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其用法和性质,重点对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同表现,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新疆汉语方言表选择的“Ma”在“A-Ma-bu-A”中的句法表现。  相似文献   

5.
新疆汉语方言中存在着很多古汉语词语,考求这些词语来源的不同历史层次,对汉语方言史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某些句式的使用频率也高出了普通话中的使用频率,其原因之一是受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把”字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方言及其承载的口传文化是一种民间的、地方性的、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巩留县位于伊犁河谷地区,古往今来都是多民族多移民聚居地,因而这里的汉语方言承载了更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尤为突出的是,这里的汉语方言词汇中存在大量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词,伊犁河谷地区的山水地名多从少数民族语言词汇系统中音译而来,这些音译地名词语呈现了多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方言研究是语言学领域里的一项重要研究。方言研究历史的研究既是语言领域、又是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疆汉语方言研究历史虽然不长,但意义非凡,同样值得研究。本文是笔者对新疆汉语方言研究史的纲要性构想,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同行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9.
海南各种汉语方言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每种方言都有各自的演变史。(一)海南话的演变现在使用海南话的居民,除小部分系由黎族汉化而成的外,其祖先大都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莆田及广东的潮州。漳、泉、莆、潮一带通行的是闽方言闽南次方言。海南话已不全同于这几个地方的方言,这除了因为各地移民混杂居住造成语音混合外,还由于海南话本身的形成受到当地民族语言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内部构造。当然,其演变过程是缓慢而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现在流行于新疆的汉语,从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审视,指出新疆汉语具有方言层次参差错综、北京官话分布广阔、回汉群众语言有别、多种民族语言杂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贵州自古以来便以土著民族居多,汉族人民是从内地迁徙而来,诸多的移民史材料证日月明清时期确大量的江南及江西等地的汉族移民进入黔中,从而也为黔中汉语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黔中汉语方言的独特显现.“屯堡话”与明代移民的江南籍贯成分密不可分,而清代移民来源地的庞杂,又对明代移民官话有较大影响。作为维系明清时期移民交际的纽带,需要采用通行地域最广的语言才行,而这种语言很有可能便是在明代共同语及口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2.
谐音习俗是因语音相谐而形成的民俗事象,其产生是建立在语音的基础上.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特点,因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谐音习俗.汉语方言的声母、韵母、韵尾、声调等方面都能直接影响到谐音习俗的形成.同时,谐音习俗的研究,有助于对汉语史的研究,特别是对语音的发展演变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相对于全国来说是比较晚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大量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进一步加强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对于新疆的普通话推广和汉语规范化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代诗词界,新疆异军突起,形成“天山诗派”。此派领军人物,众口皆推星汉。星汉诗词自觉接续西域汉诗传统,拓展题材,结构宏阔,创造新境,自成高格,在全国诗词界影响出众。文章就其新近出版的《天山韵语》略作论述,以期对新疆乃至全国诗词创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方言研究不但可以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可资比较的语言材料和为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语料依据,而且因为方言是语言与文化互动的结果,是文化的接触与扩散,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关系史、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有着重要的论证价值.因此,方言研究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现在流行于新疆的汉语,从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审视,指出新疆汉语具有方言层次参差错综、北京官话分布广阔、回汉群众语言有别、多种民族语言杂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颜氏家训·音辞》是中国音韵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从《音辞篇》中可以看出颜之推对语言的一些独到见解,如方言的形成及方言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共同语的确立、韵书的出现及存在的问题、对《切韵》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将从《颜氏家训·音辞》中分析颜之推的语言观及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两次插手新疆政局。第一次出兵支持盛世才建立亲苏政权,以失败告终。苏联策动"伊宁事变",制造"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分裂政府。在国际国内诸因素影响下,苏联被迫改变对新疆的侵略方针。经过和平谈判,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伊、塔、阿三区和民族军回到中国人手中。"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三区人民的斗争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大潮。从这个时候起,方可称作"三区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