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审记     
宁伟 《小学生》2015,(4):28-29
舞台上,正上演着这样一幕,一位老人手里捧着一颗圆滚滚的地球,递给身边的孩子,孩子笑眯眯地伸手接过,抱得紧紧的,说:“地球是我的了。”欢呼雀跃。观众席上,一个大人撇了撇嘴,“切,那个破地球有什么好的,就算给我个真的我也不要,又脏又臭,丑死了。真是个傻子,就算把地球交给了你们,我们也是地球的主人。”说完,他就晕了。那个人醒来后,发现自己置身法庭,还坐上了被告席。环顾四周,审判长:太阳;陪审员:水星、火星;原告:地球;公诉人:月亮、海王星。再瞧瞧旁边,妈呀,辩护席上坐着一团雾霾,一根大  相似文献   

2.
美国经济学家葛尔布莱雇用了一位称心如意的女管家。她不仅做事精明干练,为人也相当忠实可靠。那年秋季,葛尔布莱在一些国家讲学,回到家里之后,他想睡一个好觉,好好调整一下。于是,他特意吩咐这位女管家,无论是谁来电话,都不要打搅他。就在葛尔布莱刚刚入睡的时候,电话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了总统的声音:“我是约翰逊,请帮我找一下葛尔布莱先生。”女管家委婉地说:“总统先生,葛尔布莱先生刚刚从国外讲学回来,我暂时还不能叫醒他。”约翰逊加重了语气强调说:“我有要紧的经济政策问题要同他商量,请您把他叫醒吧。”可女管家进一步耐心地解释…  相似文献   

3.
父母心     
这是一艘大型的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到了志摩海面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年近40岁,衣着华丽的高贵夫人非常引人注目。一位老女佣和一位侍人陪伴在她身边。离贵夫人不远,有位40岁左右的穷人,他也很引人注目:他带了3个孩子,最大的也不过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不知为什么,贵夫人总看着这群父子。后来,她在女佣的耳边嘀咕了一阵,女佣就走到那个穷人身旁搭讪起来“:孩子多,真快乐啊!”“哪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日子更苦。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俩已没法子养育这4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6口才会去北海道找工作啊。”“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的大富翁,年过40,可是没有孩子。夫人让我跟你商量,是否能从你的孩子当中领养一个做她家的养子?如果行,会给你们一大笔钱作酬谢。”“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我还是和孩子们的母亲商量商量再决定吧。”傍晚,那个男人和妻子带着大儿子来到贵夫人的舱房。“请夫人收下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吧!”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舱房。第二天清晨,当船刚驶过房总半岛,父亲便拉着5...  相似文献   

4.
勋章     
“我有事找你商量。”军事初级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说,“要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借给我。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他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再者他又有两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作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普斯佳科夫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  相似文献   

5.
骆秀芳 《文教资料》2006,(31):159-160
镜头一:星期天,我和朋友带着孩子去逛街,在商场玩具柜前,朋友的孩子指了指货架上的电动遥控车,朋友便毫不犹豫地为她买下了。刚付完玩具款,孩子又对新上市的芭比娃娃产生了兴趣,这时朋友假装摸了摸口袋,解释并承诺:“今天钱不够了,下次一定买。”谁知这孩子很倔强,赖着不肯走,朋友说:“我们将电动遥控车换成芭比娃娃”,孩子说:“不行,我两个都要。”我出来打圆场说:“阿姨送个给你,好吗?”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心地笑了,朋友直摇头,连声说:“没办法。”镜头二:幼儿园门口,一个小男孩躺在地上打滚,号啕大哭,妈妈想抱他起来,他就连踢带打,嘴里还…  相似文献   

6.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  相似文献   

7.
周末,到一位朋友家,恰逢两口子在逗他们那个两、三岁的宝贝男孩玩。朋友见我来了,寒暄了一番后,照例教孩子喊了声“伯伯好!”然后继续和孩子玩起来。他拉着孩子的手,指着孩子妈说:“喊妈妈坏!”孩子照着喊了。又教:“妈妈坏东西!”孩子照着学了。孩子的妈妈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她也把孩子拉到自己跟前教:“爸爸坏!”“爸爸大坏蛋!”孩子一边学骂,两口子一边乐。  相似文献   

8.
一家之言     
一个刚满七岁的美国男孩。在华盛顿举办了个人画展。记者到他家采访,问及孩子老师是谁时,家长答:“我们并没有为他请专门的老师。”记者又问:“孩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家长直接  相似文献   

9.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训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孩童时,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  相似文献   

10.
宋新华 《教育》2013,(5):11-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壶了?  相似文献   

11.
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沮丧地回到家里,猛地扑到母亲的怀里“哇”地大哭起来。他哽咽着说:“妈妈,老师说我是个笨蛋,他不要我去上学了。”那位母亲不禁一愣,片刻后,她坚毅地捧起孩子那流泪的脸蛋说:“孩子,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我亲自教育你。”经过一番安慰,那个孩子很快破涕为笑,安静下来。这个孩子就是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极大地造福于人类世界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被老师赶出校门之后,在家里跟母亲学完了小学课程。母亲“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的话鼓舞了他,赋予了他自尊,成为他童年甚至一生的心灵支柱。爱迪生母亲的话是一句暗示。…  相似文献   

12.
作家亚当斯先生用极为滑稽而又故扮严肃的语句,向读者展示了来自欧洲的另类搞笑风格——这和美国所谓的“硬幽默”是截然不同的。这部小说也向我们论证了,幽默究竟能在科幻小说中发挥到何种程度。 故事要从地球上那个倒霉蛋阿瑟诸事不顺的一天说起——他住的房子不明所以要被推土机推倒;他最好的研究员朋友福特突然在转眼间变成了外星人。而阿瑟还从这位朋友口中得知:地球在几秒钟之后将被毁灭,因为沃贡舰队发现地球是他们修缮的星际高速公路的障碍物,为了“建设公益设施”,他们不远亿万光年专程赶来毁灭地球——这真是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仁爱的行动     
美国内战期间,亚伯拉罕·林肯经常去医院慰问受伤的士兵。一次,医生介绍了一位即将死去的年轻士兵,林肯走到他的床边。“我能为你做什么事吗?”总统问道。士兵显然没有认出林肯,他费力地低声说道:“您能给我母亲写封信吗?”笔和纸准备好了,总统认真地写下那个年轻士兵能说出的话:“我最亲爱的妈妈,在我履行我的义务时,我负了重伤,恐怕我不可能再回到您身边,请不要为我悲伤,代我吻一下玛丽和约翰。上帝保佑您和父亲。”士兵虚弱得不能再继续说下去,所以林肯代他签了名,又加上一句:“亚伯拉罕·林肯为您儿子代笔”。年轻人要求看一下信,当他知…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末,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怎么孩子会面有菜色? “我在幼儿园里做‘乞丐’,”孩子神气地说.“因为我足够幸运。”“是啊,他正在做‘乞丐’,”杰克笑着说。“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做乞丐?”我怀疑自己听错了,“孩子上  相似文献   

15.
“园长,今天我有很重要的事,想请一天的假。”“好吧,办完事早点回来”按照平常的惯例,家里有事,我只和园长请假,然后和班里老师打声招呼就走了。在走之前高高小朋友看着我,他的眼神,我有点读不懂,可是我急于要走,只是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说了声“再见”。第二天,我回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像很久没有见到我一样过来把我围住。有的孩子说“老师,想死我们了”;有的孩子说“纪老师,你想我们了没有”;有的孩子问“纪老师你去哪里了”……这一刻的我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幸福极了,没想到孩子这么关心我。这时,我又发现高高站在一边,我突然想起了他那个让…  相似文献   

16.
王希艳 《家庭教育》2010,(10):12-13
衢州读者周田田来电问:“前不久,我们搬家了,但是孩子不愿意去新学校,好几次委屈地对我讲,他没有好朋友,他还想回到原来那个学校去。再回到原来学校是不可能了。刚开始我一直安慰孩子,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现在看来,这样没效果。请问,怎样让孩子尽快结交新朋友,使孩子在学校里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昵?”  相似文献   

17.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八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这时,有年轻人在下面嘀咕了一句:“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那个年轻人回到岗位上还在不解地思考着经理的吩咐。同事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有错。可年轻人偏偏有股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去看看。他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又轻轻的一推,虚掩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人,他买了十几盒好吃的年糕,保存在一个地方,准备慢慢吃,并且嘱咐儿子一天只能吃一盒。一天,他给了儿子一张写有“令尊”两个字的纸条,叫他儿子交给过几天会来的朋友。过了几天,那个父亲说的朋友还没来,儿子就把纸条烧了。儿子吃了一盒年糕,觉得肚子还没饱,又吃了一盒。后来有一天,父亲说的那个朋友来了,问他:“令尊呢?”儿子说:“没了。”朋友又问:“几时没了?”儿子说:  相似文献   

20.
成人在着意培养孩子宽厚大方这种品质时,教育的方法应该慎重。既不能生硬地强迫孩子拿出心爱的东西与别的孩子分享;又不能脱离其认知水平空洞地说教;更不能因为孩子不愿与别人分享玩具而打骂孩子或没收玩具,那只能激起孩子对别人的憎恨。要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和引导。一、用商量的口吻解决孩子间因抢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发生的争执。妮莎因吉森没有借给她玩具就打吉森。母亲问妮莎:“你认为打了吉森他就会把玩具借给你吗?”妮莎回答:“不。”母亲又说:“吉森玩好后你再向他借,他肯定会借给你的。吉森,你愿意得到一声谢谢吗?”吉森爽快地点点头:“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