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烤食"文明     
“啊!”——一声尖叫。这是我的一位同事把这幅照片拿给他女儿看时得到的反应。要是把照片也像电影一样分级的话,《非洲某部落猎食野生动物》这幅照片,肯定会被判“少儿不宜”。是啊,这样恐怖、血腥的场面,即使我们成年人看了,也会心里发抖。从事新闻摄影多年,我从没见过这样令人心悸的场景,真的不忍卒读。  相似文献   

2.
47岁的储瑞耕常常会被自己感动,就像这回捧着那本厚得跟砖头似的、还在散发着好闻的纸香味儿的《储瑞耕文集》时,竟然又快要落下泪来。倒不是因为笔耕27年终于有了个“说法”而激动得不能自己,而是感叹于他那颗已经“修理”过的心脏屡屡“捣乱”时,他曾有过的那个很“悲壮”的想法:这60万字的结集难道就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句号? 那部《储瑞耕文集》的扉页照片上,储瑞耕一本正经地握着一支笔,照片下面是他自己题给自己的一行  相似文献   

3.
无声的控诉     
好照片总是夺人心魄。这幅照片让人想起“祖国”、“战争”、“正义”、“生存”等。照片中的这个小男孩只活了1岁,他是阿富汗人,为了生存,为了躲避战乱和灾荒,一家人离开阿富汗,来到巴基斯坦境内的阿富汗难民营,但他还是死了,大人们在为他准备“最后的葬礼”。死去的小男孩像睡着了一样,表情平静得让人看了想哭。6只苍老的手臂在轻轻地、小心  相似文献   

4.
敦煌悲天     
王道士留下了一张照片,一脸难以揣摸的神情.青衣道袍裹着五短身材,袖子大长,手指缩在袖筒里,看上去畏畏缩缩.盯着这张照片端详一阵儿,努力去看清他脸上的内容,猛然发现,那张脸像哭,又像笑.——不错,正是一脸哭笑不得的神色. 这是一个绝妙的发现.哭笑不得的神色,碰巧吻合了他的最终定位——他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历史角色.余秋雨先生如此评述:“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大渺小,大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是的,他是一出大悲剧中的一个抢眼的小丑,甚至带着一连串滑稽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原新华社记袁克忠,退休以后利用空闲时间,将几十年拍摄的照片整理成册。在“淮海战役”那一册照片资料中,他特别选出两张照片向我们介绍,一张是“露宿老乡门口”,一张是“冒着炮火冲锋”。摄影门金中在他拍完“冒着炮火冲锋”这张照片后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关于门金中,他只知道他的名字,家是哪里?年龄多大?他都一无  相似文献   

6.
现场·声音     
曾向一位智者讨教他对好新闻照片的见解,他提到了相当有意思的两个词:现场、声音。“现场”这个词,人们都熟悉和理解,但真正地要让照片传达强烈的“现场感”,决非易事;而把“声音”这个词用在照片上,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不妨用“现场”和“声音”这两个词,去“检阅”一张精彩的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7.
在石家庄市档案馆里,有一张“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头像素描的照片,仔细辨认,落款处写有“一九五0年十月五日上午七时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悲鸿”字样。这张素描写实、传神,风格很像徐悲鸿的作品。但由于不清楚这张照片的来历,而且多年以来谁也没见过素描的原件,照片上的字迹已被他人描写过,所以真伪难辨,以至这张珍贵照片尘封多年。  相似文献   

8.
“这是最后的自由的野生大熊猫!”——“只有一位中国摄影师成功地拍下了这些照片,也只有当地人才可能在亚热带丛林的最深处发现这些大熊猫。蒲涛,被这种肥胖的黑白相间的大熊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接受了这个挑战……” “蒲涛是中国优秀的摄影师之一……为了抓拍几张这种神奇动物的照片,他手按着相机快门要等待好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这些照片是前所未有的……,它是一个人几十年生活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引言:由一个摄影家的故事想到的 1960年,民尔森·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一年,一位叫凯文·卡特的英国移民的后代,出生在南非,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家。 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的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一“饥饿的女孩”。这幅照片上那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正哭泣着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女孩身后不远处,一只兀鹰却虎视眈眈地盯着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照片的新闻背景是:1993年,非洲苏丹发生大饥荒,凯文·卡特抢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卡特拍完照片后,迅速赶走了那只大鹰。他看着由于大饥荒造成的此情此景,不由地独自坐在树下放声大哭。 “饥饿的女孩”写就了又一个触目惊心的“非洲故事”。 1994年5月份,这幅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10.
毕洪 《北京档案》2004,(2):39-41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张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十七届西画系的师生与模特儿的合影,时间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照片所传递的信息,仍然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这张照片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是如此丰富,但它同时也就像一个谜团,躲藏在历史的深处,等待人们去破解。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刘大鸿教授开始注意搜集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一切东西。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也对这张照片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和他一起来追寻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要弄清楚这张照片是如何诞生的?揭开这张历史照片背后的秘闻。  相似文献   

11.
“他姓牛,也真象一头牛”.凡是和正阳县委原通讯组长牛林同志接触过的人,大都这样说.不过,有的说他象“老黄牛”,也有的说他是头“老犟牛”。(一) 在牛林的工作成绩档案上,有这么一段记载:连续六年被评为驻马店地区新闻工作模范,五次荣获县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1984年被河南日报授予模范通讯员称号。几年来,每年平均发表稿件145篇,其中有近20篇稿件荣获省、地级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2.
宜昌日报的“再就业360行”专栏刚刚推出几个月,就在社会各界引起反响,不仅得到了宜昌市领导的赞扬,而且受到了北京、武汉、宜昌等地专家的鼓励。 事实上,最早关注这个摄影专栏的不是领导,也不是专家,而是许许多多的市民,特别是那些下岗职工。这个旨在报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专栏像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了不少下岗职工的目光。 八一钢厂一位下岗职工在来信中表露了自己的感受。他说他原来在厂里搞了多年经营管理,下岗以后也想上街摆个摊点,就是怕人笑话,怕丢“面子”,一直窝在家里,坐卧不安,六神无主。后来他在宜昌日报上看到一幅照片,说的是鄂西织布厂下岗职工阎永志转变观念办卤菜摊的事,特别是这张图片还配了一个《丢掉“面子”再创业》的题目。看了这张照片,他下决心租借门面摆了一个小货摊……  相似文献   

13.
杨涛 《视听纵横》2002,(1):78-79
“对牛弹琴”这句成语说的意思是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而事实上,对琴声无动于衷的“牛”更应该感到内疚:自己功底太差,悟性、敏感性太弱。许多记在很多时候也像这头“牛”,明明碰到的是好题材、好素材、好线索,却无动于衷,对这种绝妙的“琴声”一点感觉都没有,其结果往往是与好新闻失之交臂。原因何在?就因为这些记平时不注意积累,内功没有练好。  相似文献   

14.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我以李白这句诗送李锦参加大别山采访小分队登程。今年5月,新华社组织摄影采访小分队到比较贫困的大别山区采访,探索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的新路子。山东分社摄影记者李锦是这个小分队成员之一。我和李锦在山东分社共事多年,对他出征大别山我是很关心的,关心他的生活,更关心他的实践。李锦不负众望。他从大别山传真的第一组照片就不同凡响。6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谁到外地卖蚕就罚款”为题,利用了这组照片。以后他陆续从大别山发出的照片,报纸采用也比较好。8月,人民日报采用了12张,其中有3个专栏;8月22日人民日报第三版还刊登了他和杜华举合写的《咱们是大别山农民剧团呀》通讯,并配上他拍的图片。编辑部还为这组图文并茂的报道写了《编余短评》。在这期间,全国许多报纸和刊物也竞相刊载李锦拍摄的照片。一个记者在一个地区拍摄的照片这样被大量采用,引起许多同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我在拍照,同时我也在捕捉这个城市的灵魂”,这是摄影记者维加(Weegee)谈及自己摄影作品时发出的感慨,这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摄影师,他为都市小报拍摄照片,却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自豪,甚至显得十分骄傲,“我所拍摄的是这个动乱时代最经典的影像,那些报社穷尽一切手段无法得到这些照片,他们只能来找我。”  相似文献   

16.
在摄影报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些人物特写照片(这里是广义地指在劳动和生活中的人像照片),人物突出,性格鲜明,感情真切,能感动人,又能鼓舞人;有些人物特写照片的形象却比较呆板,缺乏生气;有些画面,人物表情、姿态常常雷同,看起来不动人,看完以后印象也不深。怎样克服这些缺点?怎样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水平?如何着手?这是个复杂问题,这里只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大家商讨,并希望得到指正。要做到“形”“神”兼备,以“神”为主。也就是说,要注意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及其神情动态,精心  相似文献   

17.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18.
“激情”,是人们概括牛玉儒精神最常用的字眼。激情,也是对我们采写牛玉儒事迹最贴切的描述。2004年10月27日到11月6日,我们随牛玉儒事迹新闻采访团到内蒙古采访。10天时间,采访近百人;半个月内,写出了4篇通讯、4篇本报评论员文章。第一篇通讯,字数近万。采访中,讲到牛玉儒的魅力,与他共事过的干部说:“跟他干很苦很累,但还是愿意跟着他干。觉得有一股冲劲,能成就一番事业。”实际上,这同样是我们采写牛玉儒事迹的体会:采写他的事迹很苦很累,但还是非常愿意这样干。原因是我们充分理解了这一典型人物,感觉能把这个难得的先进人物写“活”,再…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 《新闻界》2005,(4):53-54
一、从萨达姆“监狱半裸照”事件谈起2005年5月20日出版的英国《太阳报》曝光了几张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关押期间的照片。在《太阳报》的头版照片上,萨达姆只穿着内裤。另有照片显示萨达姆用手搓洗衣服或者睡觉的样子,监狱房间十分狭小,大约为两平方米。萨达姆半裸照曝光后,萨达姆的海内外律师团迅速作出反应,状告照片的拍摄者和刊出方“侵犯人权”。萨达姆的法国律师卢多特表示,他要替萨达姆向《太阳报》要求赔偿100万英镑:“我认为,这是美国人导演的诋毁萨达姆的战略行动,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人,他不是神,他是人’。我…  相似文献   

20.
发现了情人世界可爱,发现了天才世界可喜,发现真诚才有了世界。摄影记者可以不是天才,但必须是真诚的人。 1987年8月,已经小有名气的郭建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名为“一个摄影记者的起点”的影展。展览方式很独特,100张照片,全是抓拍,全是黑白,全未剪裁,照片下还贴着好几张小样片。他在告诉观众他创作过程的同时,也真诚地将成功与失败连同他自己展示出来,仅此一点就感动了读者。曾有文章写到,“他忙于同时间争吵,真诚与时代交谈,追求与历史同存。”影展是28岁的郭建设的结束,这之后,他把自己深深地沉了下去,开始了新的思考与追求。五年并不是一瞬。这是一堆沉重的日子。他说:“我累就累在非这样干不可。”他把这几年的获奖作品和证书整理成册,投送到中国摄影艺术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