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之一,工会主办、主管的工会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但近年来,工会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报道越来越少。作者分析了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并对如何做好维权报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法律是这样来规范新闻活动的——通过权利界定,保障媒体履行舆论监督的特定权利;通过义务界定,限制媒体滥用舆论监督的权利。媒体应在法律给定的空间内从事新闻活动。  相似文献   

3.
"媒体审判"是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以往学者评判是否形成"媒体审判"主要从效果来分析,而本文从舆论监督权利的防卫性本质出发,以权利的启动是否具有合法性,运用是否有正当性作为判断"媒体审判"的标准.舆论监督权利一旦异化为进攻性权力则可能形成"媒体审判",这一全新的视角可望为评判"媒体审判"提供较为清晰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羿克 《报刊之友》2012,(7):26-28
在这个信息积聚的时代,互联网的力量势不可挡,已经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连当今政府也已经通过互联网发布重要信息。但是互联网在我们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在互联网被大量应用的影响下,平面媒体相应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愈显迫切。同时,媒体在大力开展舆论监督的时候,虽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身权利受损的现象也屡现不止,新闻舆论监督维权的研究成为我们当前迫切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业界声音     
秋风 《青年记者》2010,(17):15-15
舆论监督是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 在今天这个时代,舆论监督不仅是社会要求媒体的责任,更是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我们需追问的是:为什么一次次“事前声称依法”、“事后被迫道歉”的闹剧,仍唤不醒对公民权利的敬畏,阻止不了一些人对批评监督的压制?  相似文献   

6.
开展舆论监督,既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新闻媒体的职责。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媒体为了小团体一时的利益,竟滥用这种监督的权利,结果让媒体  相似文献   

7.
王林 《新闻前哨》2013,(5):81-82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各级新闻媒体增强权威性和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方法。基于目前不少地方新闻舆论监督环境不够宽松的情况,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优化舆论监督环境呢?一、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与监督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舆论监督要保护,一些具体的枝节问题,没有必要去深究。应该主要考虑媒体发表的文章, 有没有信息支撑。作为牵扯公共利益的单位和公众人物,在肯定舆论监督的同时,有义务容忍个别细节的出入。我们要保护权利,当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得取舍出一个对社会更好的东西。在两种权利里,应该倾向于保护舆论监督的权利。这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更需要舆论监督。一个社会对舆论监督的容忍度有多大,表明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文明、民主、进步的社会,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不同于立法、司法、行政监督的地方即在于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权利和权力。尽管一些地方国家机关出台了舆论监督保护办法,对于媒体所揭露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解决.但是媒体和公民并没有依据法律要求被监督者陈述及提供有关资料等调查性权力,而且只能提出处理建议.不能做出有法律效力的处理决定。这些特点表明,舆论监督并非新闻媒体和公民的法定义务.它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民主性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核心功能之一,中国主流媒体在长期实践中对舆论监督形成较完整的理念与规范,然而互联网技术变革推动传统认知及实践发生重构.本研究对全国具有影响力的18家媒体调研发现,网络舆论监督作为舆论监督的新形态,其地位和价值均有所上升.舆论监督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越发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运用于监测舆情及媒体议程设置中.同时,不少主流媒体大胆进行机制创新,搭建网民互动渠道、尝试建设性舆论监督、形成"闭环"机制等.本研究建议为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合理松绑并鼓励进行国际舆论监督,引导全民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推动网络舆论监督形成主流媒体和网民多层级、去中心的泛众传播生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所谓媒体言论权是指大众传播媒体完成舆论监督所需权利体系的总称。舆论监督是媒体特别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在我国政治、经济、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与媒体行使监督权相伴,新闻侵权官司也大量出现,涉及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冲突的案例不断增多,有些公权力对舆论监督的干预和压制更使舆论监督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为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媒体应以讲政治为原则,以守规矩为底线,以围绕中心为重点,树立建设性报道新理念,回避人情关系,严禁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13.
郭亮 《新闻知识》2013,(9):30-32
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监督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观点,形成舆论,实现监督。其目的是传递社会"正能量",对现实中的国家和社会事务产生影响,为改革和发展纠偏护航。网络舆论监督信息如不加以有效引导,极易好事变坏,放大不良信息的恶劣影响,恶化社会舆论环境。可以从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开展网络媒体素质教育,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发言人制度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运用与疏导。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与监督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力 《新闻前哨》2006,(2):93-95
对舆论监督要保护,一些具体的枝节问题,没有必要去深究。应该主要考虑媒体发表的文章,有没有信息支撑。作为牵扯公共利益的单位和公众人物,在肯定舆论监督的同时,有义务容忍个别细节的出入。我们要保护权利,当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得取舍出一个对社会更好的东西。在两种权利里,应该倾向于保护舆论监督的权利。这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更需要舆论监督。一个社会对舆论监督的容忍度有多大,表明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文明、民主、进步的社会,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欣璟 《新闻世界》2014,(8):348-349
舆论监督是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权利和义务,作为社会的瞭望哨,新闻媒体本应积极正确地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然而去年4月份,《京华时报》却卷入了与农夫山泉的纷争,终因舆论监督失范而导致公信力及媒体形象严重受损,该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本文就《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的舆论监督失范之处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新闻媒体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6.
维权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一部分,是媒体彰显新闻力量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少数媒体在维权报道中逐渐偏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主旨,陷入炒作卖点、赚取眼球以期"暴得大名"的私利追逐之中,出现了娱乐化、八卦化、煽情化、低俗化等现象,大量似是而非、道听途说、断章取义甚至蓄  相似文献   

17.
维权报道作为舆论监督报道的一种,是工人报区别其他媒体的最大特点。作为专业报,许多工人报已不满足于零打碎敲的维权报道,而是办起了维权专刊。山东工人报《权益》专版已坚持15年之久,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然而,毋庸讳言,现在,有少数新闻工作者借用手中的权利,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为自己、为小团体谋私利,或者借助舆论监督达到其他方面的目的,给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羿克 《今传媒》2013,(7):24
主持人语: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舆论监督功能逐渐形成并完善,这使得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利逐步得以实现。新媒体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相关法律的研究。在这个"人人拥有话筒"的微博时代,微博成了人民大众表达意见的有力工具,也成为人民维权的一种新方式。微博既是民意与舆情的"观测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微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  相似文献   

20.
周宝云 《青年记者》2006,(16):80-80
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一项重要的职责和功能。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而神圣的权利,也是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各级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正逐步得到强化,对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新闻记者实施舆论监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