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联邦德国课程研究一瞥(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闵斯特学派及其结构格子模式 以H.布兰凯茨(Herwig Blamkertz)教授为首的闵斯特大学的教育学学者们在罗宾逊课程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课程论主张及结构格子模式,通常人们把他们称为闵斯特学派。  相似文献   

2.
~~欧文·巴勃斯特(OWEN BAPTISTE)和罗娜·巴勃斯特(RHONA BAPTISTE)@巴勃斯特!夫妇 @袁洪~~  相似文献   

3.
很有幸能参加纪念罗伯特·维勃斯特爵士——这样一个伟大的澳大利亚人的五周年纪念会,我非常感谢纺织会社新南威尔土分社给我这样的荣誉和邀请.由于罗伯特·维勃斯特爵士对澳大利亚整体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对整个工业领域所做的贡献,所以我们确信罗伯特·维勃斯特爵士一定不会料想到今天我们会在这里专门为解决纺织工业领域的特殊问题而召开会议.  相似文献   

4.
三、“教学论结构格子”概念及其特征以批判理论为基础,在德国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曾以不同的角度、视角和研究侧重点而形成了5大类批判教育学,具体分为:先验论—批判教育学(die tranzendental-kritische Pada gogik)、批判—交往教育学(die kritisch-kommunikativePadagogik);批判—解放教育学(die kritisch-emanzipatorische Padagogik);批判—唯物教育学(die Kritische-materialtische Padagogik);批判—合理教育学(die Kritsch-rationalistischeP(?)dagogik)这5类批判教育学分支,分别从批判理论的交往、解放、合理及知识兴趣等批批思想以及思维方式与结构主义方法论进行探索.闵斯特学派课程理论,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这些批判教育学思想与理论.闵斯特学派从研究教学论或学科教学论中得到启迪,并以批判理论为基础,将“教学论结构格子”(didaktische Strukturgitter)的方法论和决策策略推广到课程开发与课程研制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假期实验室) 新蕾出版社《神奇的实验》 [美]迈克尔·迪斯拜齐奥著凯瑟林·黎瑞插图曹学伟等译这套实验指导丛书是由美国以出版教育类书籍闻名的斯特岭出版公司在90年代出版的,问世  相似文献   

6.
《窗前两妇人》是17世纪两班牙艺术大师巴托洛梅·爱斯特万·牟利罗的代表作,从这幅画中我们能充分领略到他的绘画天才。  相似文献   

7.
纽约周围地区的大量高中,每所学校在校生一度多至5000人,它们有保障地向社会输送毕业生,保证城市的持续发展,有时甚至影响全世界,它们曾是纽约地区中学的坚强堡垒。科林·L·鲍威尔采访了布朗克斯的莫里斯高中,芭芭拉·斯特赖森特和波比·菲斯彻访问了布鲁克林的埃拉斯莫斯·霍尔高中,路易斯·芒弗得访问了曼哈顿的斯达维森特高中。  相似文献   

8.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陷入困境的八大理论误区嵌 ·······、··········,······一徐银山(2·1)思维科学·智力开发·教育 ‘.“’‘’‘’‘’‘”’···.········……李明温(2·4)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一一论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 坚持与发展···”·····,·……蒋伟杰(3·13)教育价值观的历史评判与现实反思 ··········一;..…周志超张之超(3·]7)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何齐宗(4·2)略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二‘··……~····……王嘉毅(4·6)…  相似文献   

9.
[孟子·公孙丑]宋人有闵(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茫茫:兴奋疲劳)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累坏)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相似文献   

10.
平面几何中几个著名定理及其证明平凉一中史浩春新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大纲草案的几何部分补充了几个著名定理。下面介绍这几个定理及其证明方法。斯特瓦尔特(Stewart)定理若D是ΔABC的BC边上的一点,则AB2·DC+AC2·BD-AD2·BC=BC·D...  相似文献   

11.
试论职工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李永涛吴光(l)合理的工人技术等级结构初探..··············..·····················································……,..二王晓非(4)浅谈职工教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一、小学语文教学属于母语基础教育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 ,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一切人才的培养由此开始。母语应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基于口语多在实践中习得 ,且在儿童入学前基本过关 ,小学应以书面语教学为主 ,但要以口语为基础。小学毕业时可达到能言善辩 ,但更重要的还是能读会写··········· 。二、根据汉语特点 ,掌握汉语书面语必须首先重视识字。低年级应以识字为教学重点············ ,相应地进行读写初步训练。中年级可以阅读为重点 ,高年级以作文为重点 ,这是符合儿童书面语发展规律的 ,已为多年…  相似文献   

13.
雨果·闵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nberg,1863—1916)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德国心理学家。作为20世纪初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曾经担任过哈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主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哲学协会主席等职务。闵斯特伯格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心理学的多个领域。他在实验心理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司法心理学与工业心理学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位巨匠、应用心理学的先行者、工业心理学的奠基者和心理学科普工作的实践者,对现代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2·1——1939·4·1)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斯大林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的实践家、理论家与教育艺术家。1936年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写作活动。在1937年所写的《论共产主义教育》专著里,主要论述了构成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定理在凸四边形A:AZA:A‘中,△A:A 3A‘,△A,A‘Al,△A‘A IA:,△A:A:A:的外接圆半径分别为R:,R:,R:,R‘.贝【1 (R,R:+R。R‘)A:A:.AsA‘+(R:R- +R:R。)A:A一‘A:A- ==(Ri双.+左:R一)A,A一,A;滩,-证明设对允线交于O,由斯特槐定理有 A,02·A 2A4=A,A李·A 20+A IA矛,O月4一A 20,O月‘·A:刀4.移项,两边乘以些通鱼生旦丝多,得 OA子.A,A:月IA二·A ZA‘·OA3 OA 2 .A IAs,A 10艺·A。A呈·OA: OA孑‘A IA:同理, 月:月夏·O月4·O月3+_______ OA 2 .A,月3 A;A于·OA4·A ZA‘·OA: A 20’·才;.A: 月。…  相似文献   

16.
闵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nberg)(1863-1916)是一位几乎被心理学界忘却的人物,他是美国(德籍)心理学家,机能学派中应用心理学的先驱,也是美国心理学界因政治事件引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是司法心理学、工商业心理学和美学心理学的开创者,同时他的研究还涉及哲学、心理治疗、实验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17.
1874年4月25日,马可尼出生于意大利波罗尼亚的一个牧场主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尤其喜爱阅读物理方面的书籍.进入大学,马可尼深得物理学教授奥方斯特·里奇的赏识.当时里奇正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0月11日,星期二.原定于上午11时30分开始的诺贝尔经济学委员会的记者招待会,一向非常准时,可现在已经拖到下午1时了.突然,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一批官员从左边的大门走出.科学院秘书长奥洛夫·雅格布森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约翰·C·豪尔绍尼(John C.Harsanyi)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小约翰·纳什  相似文献   

19.
新凯恩斯主义和非均衡经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派与理论的历史渊源新凯恩斯主义的学说有时又称作为“非均衡理论”,虽然此说颇有争议,但“非均衡理论”的代表人物让·P·贝纳西就是以非均衡分析构筑了新凯恩斯主义的学说。除此以外,罗伯特·J·巴罗、罗伯特·W·克洛沃、何塞尔·I·格罗斯曼、阿塞尔·莱荣霍夫德、约翰·R·希克斯和唐·帕廷金的一些论述,都不同程度地发展和完善了非均衡经济学,从而形成了在当今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独  相似文献   

20.
西方远距离教育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主题是西方远距离教育理论。远距离教育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这可能是因为远距离教育的实施要依靠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和规划、管理工作者。我鼓励并期望中国的远距离教育研究工作者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远距离教育理论体系。德国学者奥托·彼得斯(Otto Peters)在1973年曾提出:远距离教育理论的中心课题是,论证远距离教育形态的合理性,在这种新的教育形态中,人际间面对面交流的核心地位被放弃了。而在以往,无论是西方文明或东方文明,从2000多年前的柏拉图和孔子直到如今,上述面对面交流一直被公认为所有教育形态的必备要素和核心。恰恰是远距离教育,依据工业化和现代技术提供的可能性,用非人际的即机械的或电子的通信手段替代了原先的面对面交流。彼得斯认为,上述论题或上述观点使远距离教育理论研究有别于所有其他各类教育理论研究。西方有5名权威学者对远距离教育理论以及彼得斯的上述中心课题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美国学者查尔斯·A·魏德曼尔(Charles·A·Wedemeyer)和迈克尔·G·穆尔(Michael·G·Moors),德国学者奥托·彼得斯,瑞典学者鲍尔耶·霍姆伯格(Boroe Holmoerg)和我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