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这样的教育何谈创新?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张建超 《考试周刊》2009,(45):214-214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育理念。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教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其中急需转变的观念之一 ,是知识观的转变 :一方面 ,必须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 ;另一方面 ,必须从“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的重心移动。一、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长期以来 ,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 ,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 ,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顺从学科专家的权威 ,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过程,不是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我曾将课本中,部分学生分组的验证性实验变为具有“探索性质”的实验,也就是把学生的分组实验放在教师讲解有关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来“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让学生作为“探索者”在“发现”知识,把学习过程变成“模拟的科研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和课本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哪些类型的实验可变为“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还要争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善下“大功夫”,不断提升能力水平;突出“新动能”,彰显课程精彩;统筹“多引擎”,协调各方力量,做塑造学生高尚品格、良好品行和高雅品位的“大先生”。  相似文献   

7.
王秋菊 《广西教育》2004,(9A):25-25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乃人民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如果只强调传授文化知识,忽视道德教育,就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如何把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呢?一、着眼于语言内容,挖掘德育素材。我们强调课堂教学加强德育,并不是说要把英语课上成政治课,也不是说要生搬硬套地加入其他一些德育内容。高中英语课本中,有些课文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涉及德育的内容,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推敲、挖掘,从“对话”或“短文”着手,结合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1.探索精神的培养要改变以往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知识灌输式教学观念,树立在教师帮助下学生主动对知识再次发现的探索式学习观念,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习不是盲目接受、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运用好启发、引导,让学生大胆地冲到第一线。要大力支持学生求异思维、批判精神和怀疑品质,鼓励一题多解,宽容他们的错误和失败,帮助他们总结教训再次探索,直到成功。2.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改变学生综合能力较低的问题,让他们动脑,…  相似文献   

10.
王瑛 《文教资料》2012,(24):55-57
应用文本是充盈生命精神和生活智慧的文种,但应用写作教学却存在教师、学生、教材与应用文相隔的现象,把活的智慧的课堂变成了知识的简单传授。那么,如何让应用写作的课堂复其生命精神充盈之本原,还其气韵生动之气象呢?作者认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应用文之生命精神本原,以生活本身为教材,改革教学模式,以教师引导、学生授课为主,用生活的方式演绎文种,并辅之以大量贴近生活内容的练习,把应用写作课不仅变成传授知识的课堂,更变成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胚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因此在课堂上,一味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在教育活动中,则是老师说了算,学生跟着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唯唯诺诺、平庸驯服的“书呆子”。建立在科学人生观基础上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照抄照办的模式.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跳出课本找资料,学生为了熟练应用知识,日日夜夜忙做题,对手中的课本看得少、钻得浅.这样会导致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且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1.课前拟定预习提纲.在每单元学习前教师拟定…  相似文献   

13.
庞妙娟 《广西教育》2013,(30):52-53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课本)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会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是教师的最高目标”的倾向,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为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问题“预设”,对学生的现状要心中有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遵循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是”“不是”“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设计课堂提问要以生为本,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丽;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学要求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课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本文想就语文教学谈谈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和课外阅读指导等几种不同课的一般教法。 一、新授课:新授课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训练新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教师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解启发,旨在引导,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练练”,把“熟读”与“精思”结合起来。教师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课文的意义;才能…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前沿阵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学生个性发展的坚实基础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了解学生需求,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一、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  相似文献   

18.
刘广茫 《山东教育》2002,(16):29-29
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下的小学教师要做到“四要”。一要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的观念。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传授轻启发”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相似文献   

20.
从“三个面向”的要求出发,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改革。要把以教师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仅要学生学知识,还要学生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重视技巧性教育,更重视思考性教育。这是“授人以渔”,使学生终生受用的教法。下面就此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一、解放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学要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情况,教师就要解放思想,敢于放手。例如:“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小数四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