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在由“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完全肯定“语感中心说”而彻底否定了语文基础知识;另一种是固守“知识中心说”,极力排除语感终极的教学目的。如何处理好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感的关系问题,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首先要端正的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了“知识中心说”,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知识中心说”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训练课、政治课、美育课,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位—语惑的培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实现“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轨,才能走出历史的迷雾,走向柳暗花明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语感中心说”和“语感训练说”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极大地推进了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适时地吸纳了语感理论的营养,突出了语感教学的适切性和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语感中心说”和“语感训练说”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极大地推进了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适时地吸纳了语感理论的营养,突出了语感教学的适切性和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次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随之“语感中心说”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阐述了“语感”的概念,从语感教学涵盖着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教学制约着语文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感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从三个层面强调语感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中心,进一步指出语文教学中应采用多种途径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语感中心说”之浅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语文界具有较大影响的“语感中心说”,虽然强调的是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属于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语感能力,其言语认知功能是很有限的。语文课程目的、人的言语素养和言语能力,不是语感所能涵盖的。以语感为“中心”,势必削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情意性、学养性和综合性。“语感中心说”存在三大误区:抽象语感论、语感图式目的论、阅读语感论。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冯艳 《语文天地》2009,(1):57-5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务之急是把语感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这是叶圣陶先生的“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和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观点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许多小学生在阅读了上百篇课文之后,连最基本的听清、说顺、读懂、写通的要求都达不到。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大量时间化在情节内容分析、篇章结构讲解、语义知识灌输上.而忽视了,“语感”这一语文基础素质的训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文字有自己的感知和体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王妍雯 《课外阅读》2011,(11):329-330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就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本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识之士也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已有人呼吁把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也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说来,语感是十分有用的!语感是语文素养中的一种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18.
陈金华 《湖南教育》2007,(11):33-34
语感是对语言直接感受、领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轴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老一辈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知名老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强调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地感知和理解的活动,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由此可见,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处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