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  相似文献   

2.
起死回生     
《历史学习》2006,(7):69-69
鲁人有公孙绰,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编按]  相似文献   

3.
楚人伐宋以救郑①。宋公将战②。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③。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④。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⑤。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⑥。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鉴赏》2003,(11):21-23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有说乎?”斶曰:“有。昔有秦攻齐,令曰:‘敢有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乾,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封万户侯,赐金千镒固。’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相似文献   

5.
美人掩鼻     
《现代语文》2004,(3):17-17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郑袖知王以己屡不妒也,固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固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相似文献   

6.
长孙皇后的见识后兄无忌①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②,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日:“妾既托身紫宫③,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④可为切骨之戒,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⑤。”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⑥。太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药备尽,尊体不瘳⑦,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⑧,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  相似文献   

7.
何谓大赦?《辞海》谓“通常指国家对所有犯罪者赦免或减轻其刑罚的措施”;《辞源》谓“对已判罪犯免刑或减刑”。二者行文稍别,大旨则一。今按《辞海》之说,犹可说也,而作为古汉语词典的《辞源》则有当别论。窃以为《辞源》之“或减刑”三字实属蛇足。今缕叙数家之说以记之。《唐律疏议》后附元王元亮《释文》:“今之赦也,罪恶之重已下,笞十之轻,率皆原宥,即名为赦。”又云:“赦则罪无轻重,降则减重就轻”。《玉海》卷六七:“大赦者,不以罪大小皆原。”《通鉴》卷二二○唐肃宗乾元元年十月,《考异》曰:“实  相似文献   

8.
因材与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论语》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典籍,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著作,饱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经验。这些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论语》中摘取上述片断,作一些个人的理解与阐发,故曰片思。本片断中,面对不…  相似文献   

9.
月下老人     
韦固少时未娶,旅次~①宋城,遇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因问之,答曰:“此幽明~②之书。”固曰:“然则~③君何主?”曰:“主天下之婚姻耳。”固问囊中赤绳子何用,曰:“以此系男女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之,终不可易。”(改写自唐·李复言《续幽怪录》)【注释】①坎:停留。②幽明:阴间、阳问。③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相似文献   

10.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4篇《勾践灭吴》中有几处翻译 ,笔者感到有出入。现列举出来 ,与大家商榷。第一处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这个句子之前的内容是 :“越人饰美女八人 ,纳之太宰喜否 ,曰 :‘于苟赦越国之罪 ,又有美女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喜否谏曰 :‘喜否闻古之伐国者 ,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 ,又何求焉 ?’”夫差听信太宰喜否的进谏 ,最终“与之成而去之”。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教学参考书上这样翻译 :“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 ,让文种离开了。”我认为这样翻译不妥 ,查阅资料《古文鉴赏辞典》 ,上…  相似文献   

11.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12.
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焉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贾人渡河!明@刘基 @思文  相似文献   

13.
猫号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相似文献   

14.
两千五百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 ,在教学艺术上也堪称大师。作为一位教育家 ,他向学生提问 ,或解答学生的疑问时 ,都没有确定性标准答案。在《论语》一书中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标准化考试仍然影响着我国教育的今天 ,读来尤其发人深思 ,它对语文教育甚至整个教育观念的转变都有深刻的启示。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 :“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教学类型,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创举。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孔子教学,先是在摸索前进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知识,随后又逐渐上升为理性知识。因为没有成规可循,所以只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教学。这里的因时、因地制宜,即是随时随地地进行教学;因人制宜,实即因材施教。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关于因地制宜是这样的:孔子师生被匡地群众包围了。孔子身处危境,依然信心百倍,坚持讲学:“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  相似文献   

16.
贾人渡河     
济阴②之贾人,渡河而亡③其舟,栖于浮苴④之上,号⑤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⑥也,能救我,予尔百金⑦。”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⑧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⑨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⑩,曰:“若(11),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12)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13)而退。  相似文献   

17.
不死酒     
汉武帝时,有贡不死之酒者。东方朔窃饮焉。帝怒,欲杀之。朔曰:“臣所饮,不死酒也,杀臣,臣必不死,臣若死,亦不验。”帝笑而赦之。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相似文献   

18.
释"触战"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文云:“勾践……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以诱以利,请间行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不到200个字的篇幅叙述了赵宦官令缨贤举荐栋梁之才蔺相如的故事。文章写道: 赵惠文王十六年,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官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柬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相似文献   

20.
文言阁     
杰克年十矣。一旦,父子信步园中,杰克曰:“吾欲知来年体高几何?”遂背木,求父志之。劳斯持锤,于木上以钉为志。自春及夏。由夏至冬,叶飘零,雪纷飞,木高矣。春回,杰克忽忆之,亟延父诣固中较之,讶曰:“噫!吾何以反短邪?”劳斯莞尔,俄而曰:“毋怪,尔亦高矣,然未及木长之疾也。”杰克顿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