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某公司引进美国西屋电气公司600MW汽轮发电机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国内率先消化、吸收,同时开展了大量的国产化和科研工作,并按国家要求与西屋电气公司对引进型产品进行联合优化设计,提高了发电机效率、最大出力和励磁顶值电压倍数,满足了电力部门对励磁及各种参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某公司对600MW汽轮发电机不断优化和改进,且将其发展成为多容量和功率因数规格、系列化的第三代成熟产品.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富国之源。我国的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企业应结合本国国情和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积累知识、技术和人员经验,为使我国企业从技术引进过渡到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彬  王文  耿庆章  邓建新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333-334,336
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再创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重要手段,然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型出发,分析了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并结合模型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通过制造和运行实践,国内对发电机定子线圈端部固定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汽轮同中定子线圈绝缘和端部垫块产生磨损,破坏主绝缘,对发电机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定子线圈端部固定所需的关键配套材料之一端箍,结合美国西屋公司“300MW”,“600MW”汽轮发电机且技术消化成国产化的精神提出研制高强度定子端箍,以提高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对不同空间尺度下本土技术吸收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考察吸收能力对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本土技术吸收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其中三大地带间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占主导地位;在吸收能力的3个维度中,技术利用能力对全国、三大地带间和东部地区内部本土技术吸收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技术消化能力对中部地区差异的影响最大,而技术获取和技术消化能力对西部地区的差异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辉 《中国科技信息》2009,(13):278-279
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源于国内技术突破,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源采,自主创新不是鼓励从头做起,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也是自主创新的组成部分.发展民生科技,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依托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国内动车组生产及配套企业全面完成了技术引进和吸收,搭建了生产和技术平台,我国高速动车组短期内实现了国产化设计和批量生产,使中国铁路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站在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带动了包括四方股份、长客股份、唐车公司、BST公司在内的整个铁路装备制造业及配套能力的提升,推动了中国高速动车组市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相对缓慢,而且对工程项目的前期阶段造价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因此,为使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引入新的先进技术,在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揣摩的基础上,将其充分地应用到我国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之上.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的电气自动化水平与整体性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提升,很多设备采用引进、吸收、消化、自主创新的模式来与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并最终实现自主研发,总体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本文就是从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论述出发,就船舶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发展前景与趋势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需要全面提高公路路面检测技术。目前我国的公路路面检测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因此,需要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适当的结合国内公路建设的特点,进行相关技术的创新。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多年专业经验对于工公路路面检测技术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顾翠云。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设计师,几十年来,她从一位南方姑娘成长为国内起重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先后主持研制我国首台核电站环形起重机、我国首台四主梁、六轨道450吨铸造起重机、三峡1200吨桥式起重机。从事新产品设计的30多年里,顾翠云为太重开发了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为我国水电站大型桥式起重机的开发、冶金行业大型起重机的国产化,为核电站环行起重机的国产化以及全面提升我国起重机技术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通信技术科研创新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下自力更生,以及改革开放后实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几个发展阶段以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进步和史无前例的发展。阐述了我国通信技术科研创新的发展阶段与经验,其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其他行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共生理论,对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进行概念界定。首先从静态视角对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中具备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模式要素特征予以阐释;之后建构共生聚集度与共生兼容度评价模型,运用相关数据从动态视角对我国30个省区技术转移共生能量生成和吸收消化水平作实证测度,并根据结果对不同省区跨区域技术转移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分析与评价,最终给出相应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化工装备主要依靠进口,严重制约了国内大型化工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大型化工装备需求急剧增长,大型化工装备国产化已成为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ABS树脂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BS树脂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呈上升趋势,但是生产技术和装备大部分依赖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了解我NABS树脂生产现状,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技术的开发,将成为我国ABS树脂行业努力的方向,也是本文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6.
马庆  宋胜军  李振银 《内江科技》2014,35(10):54-54
国内小规模CO2气源工业化、提高采收率压注工艺的代表已由国内石油公司在其作业区注CO2提高采收率矿场应用中形成。该技术加快了注CO2提高采收率的国产化进程和实际应用,对国内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尤其是在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五次阶段分明的技术引进高峰期。这些引进的技术为我国开创工业领域、巩固国防、推进产业升级和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技术创新也正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文章对新中国技术引进的五个重要阶段进行了成效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新时期提高我国技术引进效率、服务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技术吸收与应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这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吸收能力低下有着密切关联.通过江西样本区的调查我们发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获取能力、技术消化能力、技术利用能力普遍低下,致使其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纸学会与山东安丘汶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汶瑞公司”)为推进制浆造纸设备国产化 ,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 ,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加快我国造纸业结构调整 ,推进造纸工业装备技术进步 ,提高造纸行业总体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来 ,汶瑞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制浆造纸设备 ,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某些产品的质量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 ,满足了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和环保需要 ,提高了我国造纸工业装备水平。一、学会组织专家参与新产品研制与开发“九五”期间 ,国内造纸行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同时国家对造纸行业…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特定的培养顺序还是有效的R&D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有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首先应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然后创新。研究表明,这样一条路在我国已经很难走通,特定的R&D活动才是影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讨论了这一发现对我国企业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战略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