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鲁迅先生以来,杂文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杂文作家,更有无数的杂文爱好者。有人说,杂文是批评的武器,同时也是改革的武器,精神文明建设的武器。杂文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聂绀弩的《韩康的药店》是中国杂文史上的经典名篇,立足于该杂文的历史背景,认为它具有“古为今用”、“影射”这两个显著特点,并以小说故事形式折射出杂文的理趣美,师承和发展了鲁迅先生战斗性杂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杂文小识     
杂文 ,古已有之。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 ,“凡有文章 ,倘若分类 ,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 ,那就只能按作成的年月 ,不管文体 ,各种都夹在一起 ,于是成了‘杂’”。狭义的 ,仍用鲁迅先生的话说 ,叫做“讲小道理 ,或没道理 ,而又不是长篇的 ,才可谓之小品 (杂文 )”。古时各种文章的总称为“杂文”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这和鲁迅先生广义说法  相似文献   

4.
文体简说   杂文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始于鲁迅先生。而对杂文的定义,一般来说,人们都接受这样的描述:杂文是有浓厚的议论色彩、又有叙述内容、以形象说理为主、以文学手法来表述的短小、活泼的文体。杂文的基本特征有:   一、关注现实,感应敏锐   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杂文作者总是密切关注现时的社会生活,对生活中现存的事物、现象和观念做出分析和评价。鲁迅先生所代表的 20世纪前半叶的杂文创作,更多地表现出战斗的姿态。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虽然有所不同,但“维护正义,追求真理”仍应是我们写作…  相似文献   

5.
杂文是能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性政论。“五四”以后,杂文正式作为一种文章体裁,是瞿秋白(笔名何凝)1933年7月为《鲁迅杂感选集》作序时提出来的,鲁迅先生作为现代杂文的奠基人,继承了古代杂文的优良传统,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把杂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现代杂文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杂文风格。 鲁迅杂文的风格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强烈的战斗性。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揭微显隐,针砭要害。《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下面试从四方面来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的战斗性: 一、自相矛盾,耐人寻味的标题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为民族的生存,为人民的解放。艰苦地战斗了一生.这位堪称“民族魂”的伟人.在世虽仅55载.却留给子孙万代无价的文化遗产.在此,仅就鲁迅先生的杂文精神作一点开掘.以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 鲁迅的杂文是一代诗史.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史上最深刻地反  相似文献   

7.
作为著名的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他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文章仅从他的杂文与中国传统小品文关系的角度,阐释了他的杂文是对传统小品文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而传统小品文也给予了鲁迅杂文以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把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一书名中的“且”字读成“而且”的“且”(qiě)是误读,应读作“租界”的“租”(zū)。这是因为写作这批杂文时,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所谓“半租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一九三五年在《且介亭杂文》的《序言》中写道:“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对于这一段文字,一般都理解为鲁迅先生为杂文这种文体下了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对其中“不管文体”四个字,则理解为杂文的写作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文体限制,既可写抒情杂文、叙事杂文,又可以写政论、短评、书信、随笔、序跋、讲演、寓言、传记、日记、悼文、问答、速写等体式的杂文。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江曾培是我国著名的杂文家,他的杂文笔锋犀利、短小精悍、思想敏锐、简洁明快,深得乃师林放先生的神韵。江曾培写杂文已有40多年历史,他写作杂文的经验可概括为4个字:快、准、简、美。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杂文的一面旗帜,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师。杂文大家夏衍在《杂文复兴首先要学鲁迅》(《新观察》1982年第24期)中,说他自己写杂文“先学鲁迅,后来是学绀弩,绀弩的‘鲁迅笔法’几乎可以乱真。”当我们把鲁迅先生的杂文《灯下漫笔》(高中语文第三册)与聂绀弩的《我若为王》(第二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生没有写过相声,但鲁迅 先生匕首投枪式的讽刺与幽默是至 今无人能及的。近日偶翻鲁迅杂文 集,发现有两个时下非常流行的相声 段子其相似的内容,在鲁迅杂文中出 现过。比如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 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集  相似文献   

14.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有意识地写杂文,有计划地使用杂文这个武器,使它发挥最大的效能的,始于鲁迅。鲁迅先生的杂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恢宏巨大的成就,使之成为杂文的象征。鲁迅逝世之后,杂文确乎也消沉了一个时期,有人甚至以为“杂文时代已经过去”。所谓“光明一闪,杂文逝矣!”时至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被摧残殆尽,而首当其冲并倍受蹂躏的则是杂文以及杂文的作者。这样一来,似乎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果真有一个“空前绝后”的“杂文时代”,而后学者只能对杂文进行横的断代的研究,而不能进行纵的发展继承。但,  相似文献   

16.
杂文,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杂文,内涵丰盈.中国历史上除诗词歌赋之类的韵文外,似乎所有文体都可归结在杂文一类.如我们中学课本所选的<师说><马说><送东阳马生序>以及一些野史笔记等等,都可以杂文视之.但是深存于我们头脑中的却是狭义的杂文,尤其是20世纪鲁迅先生树起大旗,以杂文为匕首、投枪向黑暗的社会宣战之后,杂文,在我们的视野里就专指针砭时弊、指斥浊流的一种文体了.  相似文献   

17.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写的关于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这是一篇思想深刻、笔锋犀利的杂文。各种类型的语文课本大都将其作为范文入选。  相似文献   

18.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它以短小、活泼、锋利为其特点,内容广泛,形式不一,一般以论说为主,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刘家骥的《文体浅论》就把杂文归入议论文中。但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中为什么会出现记叙文呢?如高中语文第一册记叙文单元的《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高中语文第三册记叙文单元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选自《南腔北调集》),学生对此疑惑不解。事实上,鲁迅先生的“杂文”与我们现在一般认识中的“杂文”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曾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南腔北调集》)在鲁迅先生眼里,杂文是最富有战斗性或攻击性的文体样式,所以他倡导以杂文讽刺时弊。他指出:现在是多么  相似文献   

20.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當取类型。”——这是鲁迅先生对自己杂文之特色的凝炼概括。“不留面子”,说得尖锐些,便是“刻毒”。虽则多数词典释“刻毒”为“刻薄狠毒”,可鲁迅先生并不以为非,他说:“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以往谈及鲁迅杂文的讽刺性,研究者多举夸张、幽默、反语、对比诸手法。可笔者总觉得鲁迅杂文中有一种更深厚更泼辣的内涵尚未被充分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