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在农村或城市,总是全家人一起动手干家务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现在的父母宠爱孩子,常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事,但是,从教育和医学的观点来说,劳动的孩子更聪明、更有耐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的原因是担心累着或伤害了孩子;年龄稍大些,父母又希望他能够多点时间读书掌握更多知识,或爱好一些琴棋书画以培养兴趣和能力,一般多由父母亲包办了所有的家务。久而久之,子女们便失去了起码的工作能力,并很  相似文献   

2.
大休回来后,刚走进办公室,看到满桌的作业本,我是既喜又忧。喜的是我又可以从中体味学生复杂的成长经历,聆听学生大休日子中的苦与乐;忧的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批改这些“作业”。这里所说的“作业”,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作业,而是我针对寄宿生特点而设立的“亲情作业”。这份“作业”是我担任班主任时设立的,目的是利用大休两天时间增进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亲情,让父母理解孩子。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两周大休回家时,我要求他们主动为父母至少做一件实事,可以是帮父母洗衣做饭、整理家务、洗脚梳头,也可以是与父母谈心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方NO.1发方人:王先生职业:公务员女儿:晨乐6岁教孩子做家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替父母减少一些工作量,主要是通过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动手能力,这些是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六一”节前夕,我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主题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亲情作业。即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帮父母做点家务,帮父母捶一次背,并用日记的形式向老师汇报。  相似文献   

5.
叫孩子做些家务活儿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让他们完成繁重而麻烦的工作,为了减轻自己的家务负担,父母须知,闪光的碟子,整洁的房子——孩子干活的实际成果并不比在干活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责任性、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重要。让孩子参与家务的实际活动,应帮助孩子懂得人们必须互相合  相似文献   

6.
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在学生中开展“孝心教育”活动,通过尊重家长,理解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实现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要求。孝心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尊重家长,听从教诲,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难处,尤其是多理解、体谅下岗和困难家庭父母的遭遇、困境,帮助父母做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兴趣1 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做家务时使用的每件东西都适合他的身高和能力的话,那培养他做家务的兴趣就相对容易一些。父母要考虑挂衣服钩子的高低,洗脸、刷牙的地方的高低,衣服是否容易穿脱……孩子需要小毛巾、小扫帚、小拖把,需要碗、餐巾放在他们够得着的地方。2 适当的表扬最初,孩子可能没有掌握做家务的技巧,往往会弄得一团糟。父母此时不要责怪他们,要先肯定孩子愿意做家务是在帮助爸爸妈妈,然后再教给他做家务的技巧,让他有信心继续去做。3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最喜…  相似文献   

8.
有偿家务这一形式在许多国家已应用多年,但在我国,尤其在低龄儿童中应用还不多.作者通过亲身尝试,体验到这一方式对儿童家务自理能力和消费自制能力的培养效果.有偿家务使孩子与父母处于一个民主、友好的家庭氛围中,对儿童的自控能力、统筹能力都是一种培养.参与有偿家务给孩子的生活增加了新鲜色彩,提供了新的体验机会,更有利于儿童日常生活哲学的启蒙.  相似文献   

9.
去年3月份,省会石家庄市的中小学生都接到了一项特殊的“凉庭作业”——每天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捶一次背、说一句问候语,给父母洗一次脚,过节为父母制作一张贺卡。为父母做一次家务,可以是帮父母挤牙膏、扫地、洗碗、叠被等。  相似文献   

10.
正每到寒暑假放假之时,班主任都要给学生提要求、留作业。比如订学习计划,按时作息,认真完成作业;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参加社区服务等等。这些作业都不错,但过于笼统,不易落实,也不便检查。有的作业很具体,比如帮家长做一次饭、洗一次脚,参加一次社区义务劳动等等,这些作业很具体、好操作,但大多留于应付差事走过场,效果不理想。那么,班主任假期作业应该怎么留呢?回忆我的教育经历,我给学生留过  相似文献   

11.
请你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在所选项上画“√”)。此问卷仅作调查统计之用。性别:男女年级:七八九1.你平时是否做家务?A.每天都做B.偶尔做一些C.放假的时候做D.父母让做才做E.从来不做2.你通常做哪些家务?(可多选)A.扫地B.擦地C.收拾屋子D.洗碗E.做饭F.洗衣服G.倒垃圾H.其他I.所有家务都做3.你为什么做家务?A.父母要求B.觉得应该帮父母分担C.老师布置的“作业”D.向别人炫耀E.锻炼自己的能力F.其他请将此问卷填好后尽快寄回《同学少年》编辑部(复制有效),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E-mail:txsn@sina.com(请将主题…  相似文献   

12.
你做过家务吗?你享受做家务的乐趣吗?本期发现作文栏目的小作者们,在家务劳动中享受到了动手和创造的快乐。三位小作者主动动手,参与劳动,喂猪、揉面、炒菜,独立完成,减轻父母的负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他们在劳动实  相似文献   

13.
采访地点:郑州市河南家教指导中心采访方式及对象:在亲子座谈会上随机采访6个孩子和6位家长采访时间:2006年3月2日(记者:“亲情作业”是近两三年兴起的一种家教方式,目的是改变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漠视家长辛劳的现状。寒假里,不少中小学校甚至大学都给学生们布置了“亲情作业”,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做一次家务等等。对此,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见仁见智。今天,就请大家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孩子们说孩子A(初三学生):在我们家,我老爸特反对这“种亲情作业”,他说…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的:1.锻炼学生独立买菜与做菜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父母操劳家务的辛苦。3.激发学生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而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首先来自早期参与家庭生活的经验。所以,如何在家庭中引导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引起很多教师、家长的关注。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明明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总是丢三落四。家庭作业常常只做一半或者不做。原来,明明的父母开了家小卖店,店前卖货,店后留六七平方米居住。遇到前面店里有人叫“买东西”,明明就放下手中的作业跑出来帮忙。他做做停停,本子东放放西放放,结果经常自己既不知道作业本放哪里了,也不清楚作业做到哪里了。老师向明明爸爸反映这种情况,明明爸爸说“:这孩子,…  相似文献   

16.
嘉兴读者艾悦问:现在的孩子一点儿也不愿做家务,我儿子东西用到哪里丢到哪里,叫他收拾一下,喊破喉咙都不听。我该怎样教育他才好?主持大多数父母懂得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责任感以及对父母辛苦的理解,但凡事没有生来就会的,孩子总要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做事技能。孩子对家务活的初次参与,大多是出于好奇或好玩,而您正确、恰当的引导,或许能让孩子从此爱上劳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业的评价被提到了重要的议程。单一、枯燥、模式化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应付了事,影响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而活动作业的巧妙设计既体现了教者的教学技能,又能检验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个性的培养,同时又能促使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目的 1.利用假期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掌握一两项生活技能。 2.分担家务,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理解,劳逸结合,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9.
妈妈辛苦了     
这个星期天,老师留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让小朋友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于是,平时的“大懒虫”小绿从早晨起就嚷嚷着要帮妈妈干活,到了做午饭的时间,妈妈终于答直让小绿帮忙下厨。  相似文献   

20.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往的作业都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重数量、轻质量,某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很少出现变式题及探索性、开放性的题目;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留作业就是让学生做题,很少布置举例、动手操作的作业;重课下、轻课上,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这种"三重""三轻"的倾向久而久之使学生难免感到厌烦,做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新课程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总之,要让学生快乐地作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尝试着实施多元化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