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掌握利用图书资料、文献信息、网上信息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十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教育在不断完善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培养大学生增强文献意识,掌握检索文献技能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获取情报信息的能力。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出现使高等教育又增添了新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源于三校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文献意识和利用文献能力相对弱些。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2.
制药工程专业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制药专业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从图书馆、光盘、数据库、互联网文献等信息源中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获取所需专业信息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程,也是制药专业学生开展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及相关信息教育的重要课程。本文调研文献综述了中医药院校中的工科制药工程专业对于文献信息的检索更是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及现状。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课题:搜索工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信息技术初中第三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自标:掌握搜索工具的使用和论坛的使用;巩固下载网页、图片、文字信息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掌握新学习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2.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3.渗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如何通过网络进行主题分组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四、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电脑,特别是本校属首批课改实验学校,学生从初一就开始接受课  相似文献   

4.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为了更好地做到这点,首先谈谈信息技术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文献检索课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雪 《教育探索》2004,(3):74-74
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全面地抓住有用信息,剔除信息垃圾乃是现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以下称“文检课”)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要。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对“文检课”的重视程度开设“文检课”的目的除了要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对知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文检课”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当代知识信息的增值作用,掌握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方法,有利…  相似文献   

6.
《理论力学》教学应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江礼斌(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是工科院校中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理论力学本身的知识、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工具,而且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解...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与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息时代对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的要求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信…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研究生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生,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具备了相当的业务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上研究生与大学生应有区别。工科院校研究生学习有关物理类课程时,教法上就不必像大学生讲课时那样细,数学推理那样详,一般情况更无需讲解题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内容上的衔接和充实。因一般工科的多数专业只学过工科普通物理,从运动形态来说,基础知识面是有了,可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有些内容的讲授是简化、非严格的,而这些内容常常后继课就未再遇到、或并未深入讨论,诸如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法蒋慧琴李文华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不光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工具课,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培养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质。因此,努力提高这门课的数学质量至关重要。由于这门课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杨小城 《考试周刊》2010,(38):160-161
金工实习在工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课程,是工科院校非机械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科非机械类大学生在金工实习期间,在钣金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了解、掌握钣金加工方法、工艺过程和提高动手制作一些产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财经类院校的二外日语课作为一门综合技能课,其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相关财经专业所需的信息,或在就业后具有较强的日语继续学习能力.因此,应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日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数学课作为高职工科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工具课,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曹喜军 《教师》2019,(16):89-90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探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在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各项能力的培养与强化,根本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文章分析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利用“门口网”作为测评工具在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物质、能量被认为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利用和研究越来越深入、广泛。而信息的获取能力对大学生来说又是一项必备的基本技能。提高大学生的这项技能和信息素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再学习的工具,不仅可以防止自身知识的老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加强学生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重新形成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习的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是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还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在此意义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势必成为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中华民族振兴和腾飞的世纪。新世纪要求我们的大学生要具有热爱祖国、甘于奉献、乐于创新、团结协作、自立创业等基本素质。 未来世界千变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必须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作为工具,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法,以备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如果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无法有效地获得信息。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懂得信息对时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通过卡通语录一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文字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画面进行想象,利用文字工具能够给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