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有无序蛋白是一类具有柔性结构的蛋白质,许多情况下通过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结构来发挥重要生物功能.本文分别利用基于序列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蛋白质结合位点预测程序对固有无序蛋白有序区和无序区与核酸分子的结合位点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发现,基于结构特征的结合位点预测方法整体上要优于基于序列特征的预测方法,表明无序区尽管缺少稳定空间结构,结构特征依然在固有无序蛋白结合位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为今后固有无序蛋白序列特征及结构特征的提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固有无序蛋白质是一类在生理状态下没有固定三维结构,却可以发挥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对这类蛋白质系统深入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对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认识.固有无序蛋白质预测经过十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发现新固有无序蛋白质的重要工具;而分子动力学模拟则为我们从微观上研究固有无序蛋白构象变化过程、分析固有无序蛋白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揭示这类蛋白质的特征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贵刊1995年第3期“习题辅导”栏目中孙祥建老师撰写的《DNA与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相等吗?》一文,我们认为似有不妥,现商榷如下。 孙老师列举的两道试题是; 1.玉米的一个基因由3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数日最多有( ) A.3000个 B.500个 C.1000个 D.600个 2.某生物的一段DNA由3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该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氨基酸数目最多  相似文献   

4.
1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不同 DNA分子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每个脱氧核苷酸又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根组成。DNA分子双螺旋的骨架是由磷酸残基和脱氧核糖组成,而磷酸带负电荷,使得DNA带负电。DNA在细胞核中是以染色质或者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与DNA结合的组蛋白由于其氨基酸的组成特点,也会带电荷。在细胞核内,DNA与一些组蛋白结合形成脱氧核糖核蛋白即(DNP),同时RNA与一些组织蛋白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即(RNP),这两种复合物都会带有一定的电荷。  相似文献   

5.
固有无序蛋白是一类缺乏稳定结构的特殊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行使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与人类重大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将混沌可视化模型及氨基酸分类应用于蛋白质序列分析中,系统研究固有无序蛋白序列的多聚体特征.结果表明,运用CGR方法可以直观分析固有无序蛋白序列相关信息,也可以定量描述相关序列特征.对固有无序蛋白二聚体氨基酸的具体研究表明,固有无序蛋白对二聚体氨基酸的使用具有明显偏好性,为今后蛋白序列多聚体特征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 在很多试题集、试题精编上常出现这样两道生物试题: 1.玉米的一个基因由3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数目最多有( )。 A 3000个 B.500个 C.1000个 D.600个 2.某生物的一段DNA由3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该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氨基酸数目最多有( )。 第2题4个供选答案与第1题相同,且两题的“标准答案”都是B即500个。这显然是把组成基因的脱氧  相似文献   

7.
<正>1题目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早在1963年由Cheverment等发现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产生Feulgen阳性反应.从而首先证明了其内有DNA的存在.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又知道:线粒体具有独立自主复制和转录的DNA基因.可编码合成rRNA和tRNA进而合成线粒体中的少部分蛋白质.当然,组成线粒体的大部分蛋白质成分仍由核DNA编码.也就是说线粒体的发育增殖是核DNA和线粒体DNA共同控制的,线粒体DNA绝大多数是一种双链环状分子.它的一级结构中基本上没有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多聚核苷酸序列短,其分子内部核苷酸的组成不均一.一般认为,线粒体DNA复制不在细胞周期的S期而是在G_2期,复制不可缺少的DNA聚合酶虽由核基因编码但与真核细胞其他的DNA聚合酶不同,只能在线粒体中  相似文献   

9.
梁武酋 《考试》2004,(3):53-54
二、有关知识的链接1.DNA的结构及结构特点(1)化学结构:每个DNA分子都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生物知识中有多处要应用到数学集合,教师恰当地运用数学集合进行生物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利用相关知识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一、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四者之间的关系某些从属性概念时,引进数学集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在的联系。例如讲述染色体、DNA、基因以及脱氧核苷酸四者之间关系时,不妨按图1所示,将四者定为A、B、C、D四个集合。1因为DNA和蛋白质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所以DNA  相似文献   

11.
陈元正 《生物学教学》2003,28(11):17-18
1 创设情境 ,展开联想 ,牢记DNA分子的组成物质的知识1.1 勤动手 ,理解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用直观手段展示脱氧核苷酸的模型 ,观察到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物质组成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的碱基。拆开模型成图 1- 1,注意三种物质组成的排列顺序 ,让学生自行组装成图 1- 2。从图 1- 2中得到其数量比例关系是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核糖 :含氮的碱基 =1:1:1:1。这样教学 ,学生的兴趣高 ,印象深 ,记得牢。1.2 相似联想 ,认记四种碱基和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教学中尽量多形成联…  相似文献   

12.
<正>1 DNA复制时是否有水产生在学习细胞器时,一些教辅材料中有这样的表述: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核,其中细胞核在DNA分子复制时产生了水。但是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笔者认为"DNA分子复制时产生水"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DNA分子在复制时,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前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一羟基与  相似文献   

13.
一、解释DNA的多样性例:由24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可因其碱基对的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最多可达()。A.4120种B.2404种C.4240种D.604种解析: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不同排列顺序。有n对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就有n个不同位置,每个位置的概率分别是C41(A、T、G、C),因此种类为n个C41的乘积等于4n。本题n为120,故选A。二、解释蛋白质的多样性例:有5种氨基酸,假设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最多能合成几种不同结构的三肽?假设每种氨基酸不限,又最多能合成几种不同结构的三肽?解析:决定多肽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4.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是生物科学中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当科学家深入到分子水平认识生命时,特别是60年代以来,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对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确定,以及对多种DNA、RNA中核苷酸顺序的确定,发现蛋白质中氨基酸替换和DNA、RNA中核苷酸替换,有许多是属于既非有利也非有害的中性突变.自然选择对它们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也不是那么可信了.下面就来谈谈这方面的若干事实.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11年第6期"关于中心法则的几道错题的探讨"一文阐述了4种与中心法则有关的错误认识,即反密码子和tRNA种类有61种、翻译时催化脱水缩合的酶是核糖体上的蛋白质成分、HIV侵染时进入人体细胞的是单一的RNA及DNA复制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并根据相关教材给出了正确的解答,对错误的传播起到了抑制作用。对此,笔者再补充两点。  相似文献   

16.
<正>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由碳、氢、氧、氮和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所构成的DNA序列,储存着生物界无穷无尽的遗传信息。对DNA结构和功能的每一次全新认知,都是生命科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成果。DNA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  相似文献   

17.
根据心理学研究,高中阶段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它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下面结合高中生物教学谈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法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 基因——世界的物质性。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由最基本的脱氧核苷酸组成,它是实在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并非虚无的、神秘的东西,使学生懂得正是这种物质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事物的普遍联系。在细胞核中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MRNA由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  相似文献   

18.
DNA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这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的DNA如何编制遗传密码、如何决定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欲知晓这些问题,这就涉及遗传密码的破译。  相似文献   

19.
1 概念将双链的DNA在中性盐溶液中加热 ,DNA分子中共价键不受影响 ,而互补的碱基对间氢键则被打开 ,从而使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开成为单链 ,这叫DNA的变性。例如 ,把DNA投放在含有 0 .18mol·L-1枸橼酸钠的溶液中 ,以 10 0℃加热 10min ,可以完全分开成为单链。加热使溶液中DNA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农药联苯菊酯与人类肿瘤相关基因(p53 DNA和C-myc 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出现紫外减色、荧光猝灭等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可能主要是以嵌插模式与两种DNA结合作用.通过荧光实验得到联苯菊酯与两种DNA的结合位点数均小于1,紫外变温实验得出DNA熔点温度略有升高等结果则进一步证实联苯菊酯是部分嵌插入DNA的沟区,影响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