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电力线演示实验的改进用头发屑放在蓖麻油里显示电力线形象的方法,有时因头发屑太干,极化作用差,演示效果不理想。笔者对此实验加以改进,把头发屑改用碎稻壳。将不经任何处理的碎稻壳撒在盛有蓖麻油的培养皿中,稻壳要适量,用细棒搅习。用小金属球及铜片(或铝片)作电极,以感应起电机作电源,用导线分别连接起电机的放电球与电极上。摇动起电机,稻壳就会按电场方向排列起来,可得到明显的电力线形象。实验效果极佳。二、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学生实验的改进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每个实验小组都需一根半米多长的电阻丝。…  相似文献   

2.
一、跳球实验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如用丝绸摩擦后的有机玻璃棒能吸引纸屑。为了使学生能看到更加生动的静电吸引现象,我们设计了跳球实验。 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削制直径约20毫米的圆球(将乒乓球磨薄也可),外面粘石墨粉。将球放在两块金属板间(金属板固定在透明有机玻璃盒中)相距约45毫米,如图1.将两板分别接到韦氏感应起电机的两极上。摇动起电机,便可看到圆球在两极板间上下跳动,同时还可听到撞击极板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电在布底或其他材料的面上裁植短纤维,或在布底上裁植花纹叫做静电值绒.静电植绒的原理如下:图1中A、B为两平行平板电极,令下部电极B接地,并任它上面放置微小物体1,而在上部电极A上加高电压.若微小物体是电介质,则在电场中被极化,在接近上部电极的一端出现负电荷,远离上部电极的一端出现正电荷,如同一个偶极子,它在电场中受到力矩作用后直立起来如图1中2那样,这时,由于下端电荷与下极板接触  相似文献   

4.
(1)用小刀从硬泡沫块上削下一小块薄片,加工成圆形(直径Φ4mm左右)。在一个饮料瓶盖中,先装半盖子水,把泡沫小圆片放入盖中心。这时会看到小圆片先从中间慢慢向盖子边缘移动,快要到达边缘时,小圆片加速运动到边缘,并尽力要往盖壁上爬,最后,小圆片一部分在水里,一部分在水和盖壁的交界处的盖子上(露出液面)。如果用牙签把小圆片“推”到瓶盖中间的水里,它仍然要往盖壁处加速运动,且尽力往盖壁上爬,不管你怎样“推”,都将无济于事。如图1a所示。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没有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的演示实验。下面介绍一种器材易求,装置简单,效果较好的实验方法。一、实验器材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_1、A_2是J2309平行板电容器,B_1、B_2是铁架台,C是J2310感应起电器;D是在A_1板上钻出的小孔,φ6-8mm;m是外表涂碳的小粒子,P是刻钢板蜡纸的铁笔,M是小粒子串;L_1、L_2是导线。二、实验方法和原理1.演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运动选直径5mm以上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即包装衬垫用的泡沫塑料成型前的粒子)浸在碳素墨水中,取出凉干。A_1、A_2板距可达200mm左右,用…  相似文献   

6.
一、取一胶棒,在中间钻一个小孔(不要钻透),然后用毛皮摩擦(胶棒便带上了负电荷),再支在磁针轴上,并使其自由转动。摇动起电机,用验电球接触一放电杆,使之带电。然后将验电球移近胶棒的一侧,若胶棒向验电球方向转动,则表明该放电杆带的是正电荷;若胶棒向远离验电球方向转动,则表明该放电杆带的是负电荷。  相似文献   

7.
将一块半径为20厘米的半圆形三合板垂直地固定在一个长40厘米的长方体木盒的一个侧面上(与半圆板垂直的面,定为A面)。半圆板上的直径标有刻度,在A面竖立一块高8厘米,宽1厘米的薄片,能来回活动,在半圆板底部有一块能来回活动的量角器;在半圆板边上装一个40瓦能绕半周活动的灯泡,接上电线,并装好开关。这样一个“太阳和影子、太阳高度综合演示仪”就做成了,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用开口空心金属球做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的实验中,有时会发现当验电球与空心金属球的内表面接触后,把验电球移出与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或板)接触时,验电器下面箔片也张开,这一现象解释如下:绝缘体是否绝缘良好,一方面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跟它所承受电压(或场强)的大小有关,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很多绝缘体都会变成导体.如果验电球的硬橡胶柄上沾着污垢或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做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库仑磁力扭秤,是在原有静电库仑扭秤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库仑扭秤是在一细金属丝下面悬挂一秤杆(玻璃棒),在其一端有一金属球A,另一端有一平衡球.在距小球A一定距离处放有一同样大小的金属小球B.当小球A、B带同性电荷时,则它们间有斥力,秤杆会因  相似文献   

10.
过去做电荷在导体表面上的分布实验时,是将铝箔用浆糊或胶水粘贴在尖形导体上。即使是用起电机来做此实验,效果也不好,常常失败。其主要原因是。直接将铝箔贴在尖形导体上,由于粘贴处存在应力,则张合很不灵活,可动性差。粘贴处隔有浆糊之类导电很差的物质,尖形导体上的电荷较难到达铝箔上。对这个实验可做如下改进(见附图):将大头钉截去小圆头,再用尖嘴钳将它弯成小鱼钩形(a).然后将它焊在尖形导体(b)的不同位置。再将成对的小铝箔条(c)一端刺孔,挂到鱼钩形大头针上即成。演示时,用有机牙刷柄在毛皮上擦几下,再将带了电的牙刷柄接触尖形导体…  相似文献   

11.
感应起电机巳普及全国中小学,可在静电教学中用来获得大量电荷和高电压,能做很多静电演示实验,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增加任何电源和附件,只要顺时针方向摇动起电机就能在演示实验中达到其应有效应。但感应起电机并不是经常要用的仪器,一年中只用几次,由于长期存放在橱内,起电机玻璃圆盘上的铝粉箔片上的少量电荷因存放时间长而消失,当教学急需用时常常起不了电。据说明书介绍:“可用胶棒或玻棒摩擦后让圆盘带电?然后摇动起电机即可起电。”这样要花很多时间去摩擦胶棒或玻棒,让玻璃圆盘带足一定的电荷后才能  相似文献   

12.
静电高压发生装置(范得格拉夫起电机)是一种能产生高电压的起电机,见下图.在教学中使用这种起电机来演示各种静电现象,例如静电感应,气体的导电性、电力线、静电除尘等实验,效果明显,并由于防潮性能较好,深受欢迎.但在使用中,由于尘埃和潮湿等原因,可能发生起电效果下降的问题.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和修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教材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常用的方法都是在烧杯中放入热水,烧杯口部盖一块薄铜片,然后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铜片上不同的位置上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和少量红磷,通过比较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现象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电和我们的生活》一课的教学中 ,有学生质疑 :电池里头为什么会有电 ?发电机为何可以发电 ?为了回答疑问并且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我给他们补充了几则实验 :实验一 (丹尼尔电池 (伏打电池 ) ) :取一只烧杯 ,用硬纸板做一个与烧杯直径等宽和烧杯等高的框子。在框子上贴一层玻璃纸 ,再将它卡在杯子里。在玻璃纸框一侧倒入稀硫酸锌溶液 ( 15% ) ,插入锌片 ;另一边倒入稀硫酸铜溶液 ( 15% ) ,插入铜片 ,然后用导线将铜片、锌片及电珠串联起来 ,电珠便发光了 (如图 1)。图 1让学生观察实验并向他们解释 :一般的干电池和蓄电池都是通过化学反…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自贡高压电器厂生产的蒸馏水器使用的发热器件是一种专用电热管,损坏后若用普通电热管替代安装很困难,购买相同的电热管又很不容易。为使电热管烧坏的蒸馏水器能修好使用,我用普通电热管及附加元件,巧妙地进行维修,恢复了仪器的使用功能,现将办法介绍如下:用化学实验用的铜片,剪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并用打孔器打孔(用孔径最小的一只打孔器),四孔分布均匀大小相同。然后用锉刀锉平蒸馏水器上安装电热管的孔的周缘(部分孔可能周缘不平,贴上铜片可能产生漏水),用打好孔的铜片在蒸馏水器安装电热管处内外各贴一片,保持内片、锅壁、外片三孔…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电场教学中,通常用电力线来形象描述。近几年介绍演示电力线谱的方法甚多,我们综合各地介绍的方法,经过研究改进,制作了一套三件的电力线谱演示器。它用感应起电机(或高压静电发生器)供给电荷,可演示点电荷的电力线;同种或异种电荷的电力线;匀强电场中的电力线。  相似文献   

17.
讲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一节无演示实验时,发现不少学生对该定律难以想象和理解。为此,我们采用医用一次性输液管(即打吊针用的)制作一个简易的玻-马定律演示器,于课前演示该实验,学生一看即明白,具体做法如下。1.往医用输液管中滴灌水银(左右两管中水银柱长共约60厘米),将B管上下移动些许,让学生观看水银柱变化及最后液面相平情形。2.上提B管,使A管水银面上升到粗管腔C底部(如图1)。3.用手指或胶帽封住粗管腔C上部的二个引出塑胶管口,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于C中。4.再将B管上提,可见C中被封闭空气的体积缩小,这时B管水银面比A管中高。继续升…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它的偶极子的正电重心和负电重心不重合,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水分子会发生取向和变形,使原有的极性更加增大.这样,当我们把带电体靠近水流边缘时,水流的方向就会发生偏移.这种现象对于非极性分子却作用甚微.一般做水分子的极性实验时,都采用把摩擦带电的玻璃棒或塑料棒接近水流,观察水流方问所发生的变化.若将物理仪器中的感应起电机应用于这个化学实验,效果却比用塑料棒更佳.  相似文献   

19.
电磁指南针     
三、制作方法 1.制作电磁针 (1)电磁针的上下轴是相互绝缘的,要分别制作。截取大头针的尖端6毫米做下轴,截取大头针的尖端10毫米做上轴(若选用同样粗的铜丝,导电性更好)。剪5×10毫米~2的两片铜片,中间钻小孔,将上下轴分别插入孔中,垂直焊牢。 (2)将矽钢片包上一层透明胶带纸,再将上轴铜片和下轴铜片用万能胶粘在矽钢片两面的中间,使上下轴在一条线上,待干。  相似文献   

20.
用本改进新法做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实验 ,既能使该实验在全封闭态下进行 ,无毒气外逸 ,又能随意地调控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使之简便、快捷、效果明显。1 浓硝酸与铜反应(1)在一插有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小头底面上切开一个小口 ,然后将长约 2 5cm、宽约 1cm的铜片插进小口内 ,使铜片紧插在橡胶塞上。再在玻璃导管上连接一段约 2 0cm长的乳胶管。图 1(2 )在一小试管 (与步骤 (1)的橡胶塞匹配 )中加入浓硝酸 ,加至距试管口约 2cm处 (硝酸的用量还可少一点 ,以利控制反应的进行 ) ,然后将乳胶管放入另一只稍大些的试管底。将步骤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