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与法国汉学家沙畹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对应,海上也有一条音乐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音乐成为跨越国界、超越语言传播交流文化的媒介。这条路贯穿起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广阔地域上的音乐文化元素,体现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和精神,音乐和音乐文化不可或缺,要做好"一带一路"音乐的教育、传播与创新,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融合,让音乐融入"一带一路"主题,不断提高海上"丝绸之路"音乐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周秦,唐代中期以后开始兴盛,逐渐超越陆上丝绸之路。洛阳虽处于中原腹地,但水运畅通,从东汉开始,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方商人和使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洛阳,隋代大运河开通以后,洛阳与海外的交通更加便利。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与发展,对人民生活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一词 ,19世纪末由德国著名地理学家里希霍芬首先提出 ,如今早已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普通读者所熟悉。“丝绸之路”原指的是东起中国的中原腹地 ,西至地中海之滨 ,横跨欧亚大陆 ,绵延七千余公里的一条陆上商贸大道 ,后来有的学者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 ,本文只谈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前的公元前 5世纪就已形成 ① 。在古代“丝绸之路”沿途各地 ,有着众多的国家和民族 ,他们在这条商贸大道上 ,从事过各种商业贸易活动 ,发展了本国和本民族的经济。经济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福建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应抓住机遇,发挥海洋渔业、闽籍侨商丰富的人脉资源、国际商业网络的优势,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全力构建一条面向东南亚国家、以经贸和文化为内容的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争取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凸显福建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在近期召开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首倡并力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新丝路"国家战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相互交叉,宛如矫健的双翅,成为"中华腾飞于世界"的推动力量。若把"新丝路"看成是中华腾飞的双翅,那么其展翅翱翔的力量引擎来自于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驱动事件是主题投资的导火索,涨停板是主力进攻的冲锋号,踏准节奏是投资者长期盈利的根本所在。主线一:丝绸之路。遥远的丝绸之路驼铃声给本周低迷的市场送来了福音,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概念股演绎和谐的交响曲。陆地丝绸之路将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生产的陶瓷器,除满足本国的需要,还大量输出国外。在陶瓷外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条由东至西的贸易通道。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在其著作《陶瓷之路——东西文明接触点的探索》中,将连接东西方的海上航路.称为陶瓷之路。陶瓷之路成为继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后,又一中外交通史上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8.
邢利海 《考试周刊》2009,(1):217-218
明朝期间,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西交流间的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上交流的频繁与开阔,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依然有着犹存的魅力。明与帖木儿帝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是15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9.
宋伟丽 《广东教育》2011,(10):10-10
[经典回放]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中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纽成。  相似文献   

10.
自汉代起,中国开辟了以合浦、徐闻为主要起点的对外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客观上促进了以合浦为中心的钦州湾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民族的融合。钦州自秦汉以来的开发和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化,对钦州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是七年级历史教材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大家平常所说的丝绸之路一般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9,(5):27-31
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成为热点,从而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客家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历史悠久,在对外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献。文章分析了客家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概况,论述了客家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的搜集范围、搜集原则和搜集方法,以及有序化收藏、编制出版新的文献和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整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下,泉州被联合国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港,是连接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节点。现代经济发展提出要发展综合物流,综合物流时代要求港口的功能要实现由单一简单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泉州港要发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作用,必须实现港口多元化功能,提高其增值服务水平,为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的建设贡献多元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福建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伟大贡献,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宏伟壮阔的文学景观莫过于唐人记录的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形成的系列文学景观。"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与文化通道,经历了汉朝的繁盛之后,到了唐朝再次被完全贯通,而且更加宽阔,繁盛也达到了顶峰。事实证明,历经两千余年,"丝绸之路"已不仅是一条融通东西方的商业和贸易之路,也是重要的文学景观。中唐诗人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描绘了当年运输丝绸的动人景象,是文学景观的典型呈现。  相似文献   

16.
泉州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伊斯兰教在泉州的传播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直接结果,印度教在泉州传播的历史命运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衰过程相始终,摩尼教和基督教在泉州的传播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环境产物。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进一步加强了泉州国际大港的地位。当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趋于衰落,泉州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也就陷于低谷或走向衰落。但多元的宗教精神及信仰的某些形式依然长期影响着泉州社会,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成为泉州人乃至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7.
古代钦州湾地区的对外交往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汉代起,以合浦、徐闻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钦州湾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出海通道。钦州湾地区古代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以朝贡贸易为主到以市舶贸易为主的两个发展阶段,贸易中心经历了从合浦到钦州再到北海的一再变易,民间贸易一直长盛不衰。其中钦州港及其港外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和必经通道。  相似文献   

18.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国丝绸已流入古罗马,引发了古罗马对丝绸需要的矛盾,使其急待寻求和开辟丝绸贸易途径,虽然开通了南北两条陆上贸易之路,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元前开辟了一条通向中国海岸的远洋航道,使古罗马有了海上的丝绸贸易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学科技》2013,(5):2-5
对中国来说,陶瓷具有非凡的意义。早在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随着文明的发展。陶瓷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几乎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陶瓷工艺古老而精湛,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又将焕发怎样的新光彩呢?  相似文献   

20.
文化观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海洋文化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决策的主要思想理念,秉承的是和平、友好、与世界各国和睦相处的海洋文化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广东的海洋文化元素多、因素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