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点符号小巧玲珑,但作用很大。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们有时就是"语言",就是"表情",就是"情感",就是"动作",恰当的运用它还能使语言幽默起来。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某些个人看不上的言行,可能用语言嘲弄之,也可能用体语表达。用体语嘲笑通常发生在双方没有矛盾、关系一般的时候。其中之一就是耻笑。耻笑者在发出这种嘲弄信号时往往用手捂住嘴,故意掩饰笑的动作,同时又故意将笑的动作显示给对方。这个信号的意思是说: “你真可笑,但又不值得我笑!”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啰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白",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要用尽可能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上讲,暗示,就是凭借语言、表情、眼神、手势、体态动作等方式,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使对方不假思索地接受某种心理影响.暗示,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每一个人都能向别人施行暗示,同样也都能接受来自他人的暗示,这就是人的可暗示性.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及至,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当我们大步迈  相似文献   

6.
动作语言是体态语言中重要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定的身体动作表达并传递某种信息,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空间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它具有直观性、互感性、释义性和情趣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四十分钟一堂课满满当当充斥着有声语言,学生容易陷  相似文献   

7.
正陶行知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中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我认为用节能低碳的方法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就是"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节能低碳的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简笔画、肢体动作、顺口溜、谜语等形式,通过简洁有效的语言、动作等辅助完成教学。用这种方法创设的课堂,是贴近学生心理需求的、愉悦的、自然的、和谐的课堂。运用简笔画使教学"情随境生"一定的情境是激发情感的催化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简笔画,能使教学"情随境生"。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有时光靠语言并不能让对方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有时还必须用手势、眼神和对方交流,才能达到我们交流的目的。因对非语言的研究很有必要。本篇文章将从体态、表情、动作等几个方面对体态语言进行介绍,并将结合中日文化去理解中国和日本的非语言文化,以更好的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理解异国文化。  相似文献   

9.
所谓强调就是调动语言中的各种表意手段,使句子中的某一部分比正常情况下显得更重要,达意更清楚。它是说话人用以表达自己特有感受,给对方造成强烈印象的一种手段,在无论何种语言中都有较为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人类通过声音、语言、表情、动作来表达情感,进行交流,动物也一样。动物有着丰富有趣的表达方式:鲸鱼用唱歌来交谈;狗遇到强敌时,眼睛低垂不敢正视,耳朵向外倒;猫捕捉猎物时因心里紧张尾巴末端会微微颤动;长颈鹿会通过并排着一起走来比身高,从而推测对方的实力……让我们一起来通过下面这些特别的动物"语言",探秘奇趣的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人们生活在一起,常常需要沟通。良好的沟通就需要聆听对方,聆听就是尊重对方,耐心地倾听对方,了解对方心中的感受。聆听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它可以捕捉孩子的感受,增进孩子与教师间的情感,帮助孩子成为自信、自立的人。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教师的劳动工具,是教师思维、学识、道德、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但它又是诉之于听觉的无形工具.课堂要它构建,情境用它渲染,智慧用它启迪,因此,教师的语言、情绪直击课堂,直面学生,教师的精神状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工作的激情:激情的语言,激情的动作,激情的眼神.  相似文献   

13.
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情境运用恰当的词、句向对方作出应答,解决矛盾。如不会用语言向同伴发出邀请,而是拉起同伴的手就走,在被人拒绝或受到对方欺侮时,通常采取哭、报告老师或者用动作反击的方法,不会运用语言说理。 目前,幼儿园交往语言的教育从内容、范围到做法都显得贫乏,远不能满足幼儿交往的需  相似文献   

14.
原来的作文 今天,老师让我们表演词语,就是把一个词用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最有趣的词就是“百万富翁”了,演的人有我、尹泓哲、保德江、戴瑞瞳……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词!  相似文献   

15.
人体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它凭借眼神、举止等人体动作将信息输送给对方,在间接、含蓄中实行沟通和调控.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若能恰到好处地辅之以相应的表情、姿态、手势等人体无声语言,往往能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加强有  相似文献   

16.
林宽 《考试周刊》2014,(67):19-20
人类社会的相互沟通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加密切,人们在交往密切的同时,各种语言之间也加强了联系,这就需要把本民族的语言翻译成对方的语言,以便于沟通,翻译工作由此产生。为了使翻译的文字最大限度地切合原意,翻译研究工作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在不断争论的同时,逐渐形成大家公认的翻译原则,即"真"、"简"、"全",也就是翻译者要利用最简洁的语言,全面、真实地再现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相似文献   

17.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幼儿活动中,教师的手势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果说语言是红花,那么手势语就是绿叶.手势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用手或胳膊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最普遍、最典型的体态语.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即歌唱艺术。它的艺术魅力就是用歌唱的语言表现人性美,抒发人性美的直接艺术。所谓直接艺术就是不借助外界任何的乐器发声,不借助外界任何物质发声,而是通过人体这件最完美的乐器表现出来(试想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得过人体的完美)。既然那最为美妙的声音就是人体这件最完美的乐器中发出来,那么声乐就是最能直接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艺术,也是最有艺术魅力的艺术。本文仅就声乐的声腔美和形体动作美谈谈声乐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导入诗词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文学,既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惊讶,也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感慨;既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也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怅惘。这就是诗词,它用最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最有味的画面,却又隐含了最丰厚的意蕴。如果在作文中,能够引用它,将使你的文章妙笔生花,意蕴丰富。  相似文献   

20.
齐春芹 《甘肃教育》2014,(16):93-93
正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就是用言语来表达的语言;无声语言就是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语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学生追求上进,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为什么好多老师反映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毫无兴趣、毫无激情,甚至"谈语文而色变"?我认为这跟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注意力常为兴趣所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师授课没有意思,学生势必苦于听讲,注意力分散。上课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