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更是审美教学的宝贵财富。以小说教学为基础,对初中语文课程实行审美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小说可以让学生间接地了解社会,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意识。审美教学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尝试分析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有效开展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实施途径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样式,具有其他文体所没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趣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让人担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方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此探讨了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对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小说具有特殊的文体特征,它已经成为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针对引导高中生对小说环境要素进行审美解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环境要素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小说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推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正迎来一波全面而积极的改革。而针对高中语文帮助学生获取汉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学科特质,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就来谈谈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未来学生综合素养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人教版实例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笔者在小说教学中的教学体验和心得为依据,立足于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从教育美学的角度,从两方面论述要比较成功的进行小说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具有的教学能力:深刻认知和审美小说的鉴赏能力;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智慧。旨在以此抛砖引玉,引出更多关于小说教学的宏篇大论,丰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优秀小说,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这些小说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更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目前的小说教学中,审美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优化小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小说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成因探析1.教育的说教色彩冲淡了小说的美语文作为德育的主渠道,被赋予了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解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还要实施审美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呈现形象美,让学生感悟情感美,并且要实施整体建构的审美教学和拓展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现其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苏教版必修二中的小说《边城(节选)》具有比较明显的美学特征,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典型范本。本文通过美学、审美教育、文学解读的相关理论知识,分别从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审美赏析。  相似文献   

11.
本从思想启蒙和喜剧精神两个思维视角,透视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美学风貌。指出,思想启蒙彻底扭转了中国小说从不登“大雅之堂”的传统观念,使小说走上一条“为人生”的现代化路子;同时喜剧意识又使现代作家获得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精神,为现代小说的虚构叙述,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使小说本具有强烈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12.
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必须遵循审美的基本法则。而当今小说创作却日趋背离审美规律,陷入审美困惑之中。本主要剖析当今小说创作中审美出现的失衡与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13.
胡适以特别的方式大力推崇寿生的小说可谓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桩耐人寻味的个案,寻析这个中缘由,既可窺胡适关于小说的美学理念,亦可见寿生小说的特征。从艺术内容看,寿生的小说表现了一种乡土经验,与胡适文艺平民化的美学观念相契合;从艺术精神看,寿生的小说以一种真实得近乎奇特的手法表现社会和人生的悲剧,令人震惊,具有反传统"大团圆"的小说模式的功能,实践了胡适所提倡的新文学应具备西方悲剧精神的美学主张;从艺术形式看,寿生的小说用了一种活泼、生动、自由的乡土方言作为语言媒介工具,体现了胡适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维吾尔小说界曾经出现过一批年轻作家,他们的小说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在创作手法和审美追求中体现出“新、奇、异”,作品实现了方法的多边探索,他们的小说被人们称为“探索小说”。他们是否可以称为一个流派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家背景分析,对他们创作方法和审美追求的共性进行考察后认为,按维吾尔文学发展史和作者审美追求来看,他们可以称为—个流派。  相似文献   

15.
文学之于语言教学的作用及地位不言而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人们常常将优秀的汉语作品作为引读对象进行推介,而忽略了英文小说汉译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文章以英汉小说翻译为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英汉翻译小说的运用及审美经验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历程中,世情小说的出现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世情小说在小说人物的选取、整体结构及小说的语言上,明显流露出不同于史传文学的新的平民化、世俗化的审美意识;但另一方面,在这种新变中,世情小说又表现出与史传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创作动机、创作原则、传奇性等诸多方面承袭了源自史传文学的传统的审美意识。可以这样说,世情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7.
世界复魅:当代生态小说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复魅的基点上,中国当代生态小说以独特的美学追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文章从生态小说对自然神话观念、形象、禁忌等的表现,对富于生态意蕴的生命意象的塑造以及小说中断裂的时间形态三个方面揭示作家通过世界的复魅以使自然价值合理化、神圣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散文化小说的教学是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难点,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正视学生的阅读现状,在教学中渗透"整体"意识,创新文体观念,注重审美性的培养,如此才能适应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壮族当代小说的丰硕成果,在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审美创造、审美感受等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所特有的内涵和特点。在当代文学教学中把壮族当代小说放到“民族审美”的多棱镜下进行观照,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探究,以期揭示其内在规律,彰显其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独特的艺术光彩,显示出作家的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个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个别和一般的交融,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这无疑为文学课程教学带来多样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神魔幻象小说是从题材和造象两方面界定的,题材多为神魔鬼怪方外之物,而幻象乃是指其构象的非现实的奇幻性。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明清神魔幻象小说是我国小说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奇幻、荒诞、诡谲,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秘莫测、色彩迷离的奇幻世界,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审美效果,它与中华民族深层的审美心理结构遇合,且培育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神魔幻象批评揭示了神魔幻象小说的审美核心,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古代小说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