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中因秦汉史研究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到会,由日本著名汉学家、关西大学教授大庭修博士等七位日本学者组成的日本秦汉史学者访华团亦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听取了国外秦汉史研究动态和国内外木简研究现状的专题报告。在学术讨论中,代表们比较集中地讨论了秦汉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如:秦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先秦与秦汉文化的差异,秦文化的特殊性,儒家学说以及其它诸子学说对秦汉文化的  相似文献   

2.
全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化的道路与特点"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16日至21日在郑州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历史研究》杂志社和郑州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来自全国26个单位的4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0余篇,集中讨论了英、法、德、俄、美、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化的道路及其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教育经济学研究会于1987年10月15日至17日在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代表共30余人。会议共提交学术论文20余篇。会议着重讨论了安徽省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0年7月1日,中国茅盾研究学会向会员发出“关于召开第五届学术讨论会的通知”.通知说,1991年是茅盾诞辰95周年和逝世10周年,又是学会创建八周年和本届理事会任届期满换届的时间.学会决定,1991年10月在南京举行“茅盾研究国际性学术讨论会”,由中国茅盾研究学会与南京大学联合举办;会议除邀请国内(含港台)学者外,还邀请部分国外茅盾研究学者.会议内容包括:(一)举行茅盾诞生95周年、逝世10周年纪念大会,(二)举行以“茅盾与中外文化思潮”为中心论题的学术讨论会,探讨:(1)茅盾对中外  相似文献   

5.
在举国同庆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石油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O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来自日本、俄罗斯、新西兰、英国、韩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经验;关于民族抗战;关于日本侵华战争与罪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天津中共党史研究会于1983年12月20日举行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天津市八十余名会员,提交了二十多篇论文。会上对胡绳同志在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毛泽东思想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其他同志的讲话和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与会同志深受启发。有六位同志在会上发了言,赵保华简谈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王绪周论述了在毛泽东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9月2日至9月6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及港、台的秦汉史研究争家、学者和日本、法国代表共150余人出度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近百篇,涉及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秦汉文化进行了讨论。关于秦文化,过去人们的评价普遍偏低。随着秦代考古发掘,一批批秦代文化遗址不断出现,这次会上,学者们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秦文化在当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文化,并富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学者把秦文化归纳为三个主义,即拿来主义、功利主义、集权主义。有的学者则指出,要区别秦统一前和统一后的文化,统一前的文化是由秦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23日-24日,第四届中国地域文化与语言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汉阳大学举行.会议由韩国BK21中国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组、中国语言文化研究所主办,汉阳大学中文系、人文学研究所协办.来自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的30余名学者及汉阳大学中文系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0余篇.会议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高潮迭起.学者们围绕议题,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极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社联、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省党史征集委员会、省党史学会等七个单位联合召开的纪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15日至18日在南昌市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北京、江西等七省市的一百余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80余篇。会议围绕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拓宽了研究的范围,深化了问题的认识。现仅就这次讨论会提出的有新见解的部分问题综述如下:一、南昌起义打出国民党的旗帜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日甲午战争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20日至25日在山东威海举行。大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和山东省历史学会共同发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工作者八十多人参加了大会,并向大会提交专著七册,有关论文四十余篇。大会比较集中地讨论了帝后党争、甲午战争与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和孙中山诞辰125周年,全国首届中国国民党史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0余省、自治区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国民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聚会,相互切磋,共同探讨,这在大陆来说还是第一次,此次会议堪称是史学领域的一次盛会。会议共收到各地代表提交的论文60余篇。上海市府对台办副主任张志群作了  相似文献   

12.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概述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史学会、石油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70余名学者分别来自英国、...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1月13日至18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等单位在江苏省镇江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抗日根据地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交流和讨论关于抗日根据地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198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准备工作。通过报告和讨论,与会代表提高了对研究抗日根据地问题和全面研究中国抗日战争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1 2月 1 4- 1 6日 ,“中古时期社会与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此次讨论会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与会者约 6 0余人 ,除主办单位外 ,还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严耀中教授主持 ,京沪两地研究中古史的学者济济一堂 ,围绕着“中古时期的礼法”、“中古时期的文化”、“中古时期的政治结构”、“中古时期的中外交流与民族问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 5位学者就各自正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等八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的一百四十余名专家、学者、中青年思想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继八三年成都《山海经》讨论会、八四年武汉《易经》讨论会之后又一次讨论“三经”的盛会.会议重点讨论了老子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山东烟台举行,七十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吴介民会长及学会其他负责同志主持,山东省委宣传部及烟台市委的有关领导也应邀出席了会议。本届学术讨论会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学艺术”的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学术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河北省社科联等发起组织的景廷宾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10月22至23日在河北省广宗县景廷宾的故乡召开。来自全国9省(市)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资料约40篇。这是首次景廷宾起义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围绕景廷宾起义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有老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有新问题的开拓和史料的挖掘,大大拓宽了景廷宾起义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就如下几个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0日至23日,"杨万里与南宋文化暨纪念杨万里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井岗山大学召开。会议就杨万里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影响、学术著述、历史地位,以及如何打造杨万里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由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武汉大学、西北大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20日至23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杨明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与会学者一百余人,提交论文110余篇.会议围绕回顾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三十年及纪念杨明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展开.本次大会学术讨论集中于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60周年校庆活动之一,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于2012年7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等地区的代表近40人出席了学术讨论会.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探究近代以来的中国边疆社会,尤其是北部边疆地区在转型过程中的历史性反响,边疆与内地互动历程,从而引起学界对边疆的重新思考. 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毕奥南研究员主持.毕奥南研究员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教授致开幕词——"历史上的中国与中国边疆".致词后,讨论会进入主题发言与评议阶段.与会学者进行了精彩发言,每位评议人针对发言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提交的论文和讨论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