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经济一体化程度和发展速度都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与国外主要城市圈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将对环渤海经济圈和国内外经济圈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距进行比较,并对导致这些差距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降低经济圈内城市间的交易成本,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如何蝗升大城市经济圈内核心城市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是大城市经济圈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我国以香港、上海、北京为代表的三大城市经济具有不同的特点、优势,也存在各自的发展障碍,三大城市经济圈应该尽量扬长避短,不断降低圈内城市间的交易成本,提升整个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3.
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建立之后,在地跨蒙西、晋北、陕北、宁北的这一大片地域,为煤、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资源极为富集的地区,完全有条件建立一个北方能源经济圈。建立这样一个经济圈.既有其资源条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工业基础、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依据,又有在本经济圈充分发挥其产业网络化和经贸一体化的独特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这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相关省区经济大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中部地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三大城市圈发展过程为背景资料,通过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从人口、资源、产业集聚角度研究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分析合肥空间结构与形态变化的原因,以及经济圈发育阶段性特征、合肥经济圈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解析产业集群与城市圈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甘肃如何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促进城市圈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一方面对发展和丰富都市圈经济理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兰白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进行构想和设计,使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兰白都市经济圈发展的内生力量,在生产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共生中推动兰白都市经济圈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背景材料:目前比较公认的首都经济圈,也被媒体称为“京三角”。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内环京津的河北省7个城市: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极。纵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三角,首都经济圈各城市发展由于长期缺乏联合,极化效应相对较弱,存在包括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港口等在内的无序竞争,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与同样处于沿海开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逐渐拉大。据此回答1~2题。1.从全国来看,首都经济圈是三大都市圈之一,但和长江三角  相似文献   

7.
研究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发挥职能以促进铜仁城市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分析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面临的现状入手,探讨了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地方政府的作用。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难以理清和政府协调难以发挥最佳效应。因此,理清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效应是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必然选择。就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具体策略来看,应以"两带两圈"发展战略为指导,进行区域合作,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人和知识两大要素的视角,从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对高校经济圈的结构加以理论诠释。基于高校经济圈结构的优化组合程度,对高校经济圈的功能效应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明晰高校经济圈的内涵体系、基本特征及其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甘孜州南部经济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中心,以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建设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以水电、矿产、生物、特色农业资源为辅助,以亚丁机场通达为枢纽,以公路运输为保障,整合优势资源,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向西(西藏)、向南(云南)依托辐射,配合协同东部(甘孜州东部地区康、泸、丹、九四县经济圈构建"环贡嘎山两小时经济圈"),带动辐射北部(甘孜州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依托“大”字型高速公路主干网这一交通网络,形成以太原为中心,以三小时车程为半径,涵盖省内重要经济区域的“三小时经济圈”,为实现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可能。文章从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角度,论述了构建“三小时经济圈”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构建“三小时经济圈”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湛茂阳临港经济圈位于北部湾-泛珠三角经济圈,海洋资源丰富,临港条件优越。本文探讨了广东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环境下湛茂阳临港经济圈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2.
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三角地区南有杭州、宁波,西有苏州、无锡、南京等,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但是在上海北面,迄今尚缺经济中心城市作为接受上海辐射、支持其发展的支撑点。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端,与上海隔江相望,能否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这对南通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1877年芜湖开埠后,在贸易、交通、金融等方面与上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其成长为近代沿江重要口岸的主要动力。芜湖与上海自近代以来就存在的经济关系,反映了二者经济交往的渊源,为今天芜湖融入长三角提供了合理的历史依据,上海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应该发挥更大的幅射带头作用,这样,长三角的空间范围方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今天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的长三角扩容或泛长三角经济关联,提供了有益的案例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区域旅游的合作步伐逐渐加快,泛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泛长三角旅游圈逐渐形成。通过回顾泛长三角旅游圈的发展历程,从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市场共拓、旅游交通畅通、旅游教育协作和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泛长三角旅游圈一体化发展尚需进一步完善的诸多问题,为泛长三角旅游圈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联系的定量分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从学术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长三角各等级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且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呈辐射状圈层结构。长三角一、二级中心城市对其他低等级中心城市具有绝对的经济辐射力,但是经济辐射带"重叠区"与经济辐射带"塌陷区"并存,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均具有较大的经济辐射半径,经济辐射带与其他城市均有重叠,而苏北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部分中心城市,其经济辐射半径甚至不能覆盖其行政区范围,出现大范围的经济辐射带"塌陷区"。  相似文献   

16.
汉冶萍公司的兴衰史就是一部以工业为核心的近代长江经济带的初步形成史,汉冶萍公司的总部上海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汉冶萍公司的中心武汉、大冶为长江经济带的龙身,以汉冶萍厂矿西迁为基础创建的重庆工业基地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尾,长江经济带初步形成的基础是长江工业带的形成。以汉冶萍公司为中心的大冶重工业基地的创建在长江经济带的初步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大冶是长江沿江城市重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促进了长江工业带的形成,是中国近代历届政府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是国家建设长江工业带的核心,对全国重工业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新中国长江工业带的恢复与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省会经济圈的课题调研通过深入合肥、六安、巢湖等地企业,以考察的实证材料为基础,从“华星化工”两头在外的经营发展模式的经验中,得出了重要启示:省会合肥在“省会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服务上具有集聚优势,能够提供现代服务经济的,整合和辐射人才的,捕捉、开发市场信息的,催生总部经济和同时享用相关经济区有益辐射的门户作用。而这种门户作用的体现,正是省会合肥已具备、并能够发挥集聚优势作用的最好诠释。只要充分利用、发挥好这种门户效应,将能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为经济圈中的企业服务,为省会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服务。而这种服务,是可向全省延伸和辐射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不同收入群体的变化,最终要落实到区域结构和空间结构.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战略的确立和政策的选择,借鉴国外尤其是美日经验,可见区域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区域经济理论表明,建设城市经济圈,进而形成区域增长极是我国加快区域经验发展的着力点和客观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城市跨越发展的意义、内涵和原则,并结合镇江市的发展实际,分析了其跨越发展的前景和制约因素,提出其跨越发展的目标及战略措施,以赶超苏南其他城市、融入上海经济圈,实现在长江经济带中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相似文献   

20.
运用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及其匹配理论是研究城市或区域规划的热点。以粤西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广东省的范围内分析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与外部的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及其匹配状态。结果显示,粤西三市不是规范的经济区域,而是作为支撑珠三角区域的经济腹地存在,城市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以该结论为基础提出了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