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美国的一名研究哺乳动物的博士生于2004年参加了一次赴南极洲的科学考察活动,在野外调查中,他在南极半岛海岸的海底无意间发现了一具恐龙骨骼化石。这只恐龙发球兽脚是肉食性恐龙,类似凶残的暴龙,似是比暴龙的个头要小,大约高1.8-2.4米。在这只恐龙生活的时代,南极洲气候还很温暖。恐龙曾在南极洲散步  相似文献   

2.
谁敢吃恐龙?     
早期哺乳动物给人的印象是渺小如鼠类,偷生在恐龙的阴影之下,竭力避免被这些可怕的巨型蜥蜴撕碎吃光。但现在看来,被捕食者有时也会成为捕食者。新近发现的化石显示,在一个哺乳动物体内还有一个恐龙幼体——这是历史上还存在这种捕食关系的第一个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
3年前,科学家在一次对内蒙古二连盆地进行的科学考察中,发现一种巨大的兽脚类恐龙化石,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最终确定这是一具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并把它命名为二连巨盗龙(Gigantoraptor erlianensi)。这一发现,引起世人关注,并被《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有趣的名字亚洲第一恐龙应该非谁莫属?早些时候,人们还一直拿不准。直到1957年,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农民在古楼山山腰上开山修路时,无意发现了一具至今还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相对最完整恐龙化石,人们才找到了答案。由于这具化石被深埋在距今1.4亿年左右的紫红色岩石里,所以它那包括19个  相似文献   

5.
绝大部分恐龙的化石都只是恐龙的骨骼,但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恐龙身体上的其他部分也会保存下来,让人们对恐龙有更多的了解。最近,南非科学家在中国辽宁的一具恐龙化石身上,发现了石化了的皮肤。以前,科学家也曾找到过恐龙皮肤的化石,但那些都是皮肤的表层,这次的发现不仅包括了表层皮肤,还包括了真皮组织。于是人们终于对恐龙皮肤的厚度有了了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22,(Z1):94-95
<正>说起白垩纪北美洲的恐龙,大家很容易想到三角龙,因为它的脑袋上长着3根大角,还有宽大的头盾。到目前为止,古生物学家和化石猎人已经发现了大量的三角龙化石,“大约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具。通过对这具古老的恐龙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从蛛丝马迹中掀开了史前世界的一角。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在云南禄丰,科学家发现了一具云南龙的化石,它是生活在三叠纪到早侏罗世的早期大中型恐龙。但科学家发现这头云南龙的化石有点不一般——除了化石表面有一些常见的浅沟、槽等结构外,还存在着大量凸起的特殊网状结构!奇怪的"网线"这些"网线"粗细不一,粗的能有2厘米宽,而细的只有几毫米宽,吸附在恐龙骨骼化石的多处地方。其中,髂骨、坐骨、椎骨的密度最大,除此以外,耻骨、肋骨上也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谁"啃"了恐龙的骨头?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人和家畜等动物体内都有寄生虫,那么远古的恐龙体内是否也有呢?2000年,科学家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了一具保存完整的鸭嘴龙化石,它大约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科学家仔细分析了这只恐龙化石肠子里的物质,在其中识别出了200多条洞穴痕迹,这些洞穴非常像小型寄生虫制造  相似文献   

9.
科苑 《金秋科苑》2013,(11):46-46
在恐龙于2亿年前统治地球之时,一小撮夜行性的、与嗣鼯类似的原始哺乳动物却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一条生存策略,并最终走向了“大”脑的进化之路。两具与哺乳动物类似的远古爬行动物头骨化石表明,对于更为敏锐嗅觉的自然选择在早期哺乳动物中最早刺激了更大的脑的进化。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哲西指出:“哺乳动物并不是因为思考而得到了大的脑……得到它是因为一个更加紧迫和更基本的需要——我们的嗅觉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6,(10):14-14
2006年8月26日宁夏恐龙考古专家宣布。经过专家鉴定。一年多前宁夏灵武发现的一具恐龙化石属于梁龙类分支叉背龙化石。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在河南省汝阳、栾川一带,地质工作者新发现了两个大型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并发现至少1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恐龙。据介绍,在汝阳县三屯乡-刘店乡一带,共发现恐龙化石点30余处。经对其中5处化石残存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得到了两个新属种恐龙:汝阳黄河世龙和洛阳中原龙,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初步研究表明,该地区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在栾川县的秋扒-潭头一带,地质工作者也发现有恐龙化石出露点20余处。在对栾川秋扒乡1号化石点发掘后,发现了小型驰龙类、窃蛋龙类、伤齿龙类等恐龙化石,还有巨型蜥蜴类和珍贵的早期哺乳类动物化石,以及至少4种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化石。经权威部门鉴定,目前可以确认,栾川一带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是我国晚白垩世晚期又一重要的、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10,(5):2-2
近期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0,(5):26-26
目前,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6月,一副新种恐龙化石在法国巴黎进行拍卖。这副恐龙化石2013年出土于美国怀俄明州,站立高度2.6m,长9m,完整程度达70%,历史可追溯至1.55亿至1.48亿年前,拍卖行工作人员估价达930.8万至1396.2万元人民币。一副恐龙化石贵得令人咋舌并不稀奇,因为在过去一年里发现的一些恐龙化石因其独特、稀有,称得上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5.
<正>是小行星撞击、气候突然变化或火山爆发灭杀了恐龙吗?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单一的说法都无法完整破解——不同恐恐为何会尸骨扎堆?2006年8月,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盐池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遗迹。在该遗迹的核心区域约80平方米的清理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原先被埋在一座七八米高的土丘之下。据初步判断,这里约有10只恐龙化石,体型大的有10多米长,小的只有1米多。令人奇怪的是,在这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17.
科学前沿     
《科学中国人》2012,(11):14-17
Nature最新内容精选新发现:中国早白垩纪长羽毛的大型暴龙类恐龙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18.
恐龙会不会游泳?这是古生物学界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近日,中外古生物学者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昭觉县发现中国首例确凿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化石,为恐龙会游泳提供了证据。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亚洲尚无记录。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者邢立达介绍,这批恐龙足迹化石是在当地采矿时被意外发现的。"在对这一区域的考察中,我突然发现一道极其奇怪的足迹,每个足迹都由三道长长的、平行的爪痕组成,沿着岩壁一路往上。这是典型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邢立达说。  相似文献   

19.
如果恐龙还活着,那么恐龙"育婴房"里的生活情景,我们就很容易亲眼目睹了.但现在人们要想做到这些,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不过考古学家有另外的办法,来帮我们弥补这个缺憾,那就是借助恐龙的化石,来反推恐龙母婴的生活片段. 成群结队去产卵 这个机会来自于加拿大考古学家在南非的一次惊人的考古发现.在南非金门高地国家公园中的早侏罗纪沉积岩层中,考古学家意外发现了1.9亿年前的巨椎龙的巢穴化石,而在这之前发现的恐龙巢穴化石是1亿年前的,而且化石的总体数量也没有像这次这么多.  相似文献   

20.
冉浩  邢立达 《知识窗》2014,(7):40-41
在遥远的早侏罗纪,云南禄丰古老的大地上,一头巨大的恐龙轰然倒下……它后来变成了化石,1.95亿年后被我们挖了出来。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化石有点特别,化石表面有奇怪的网状结构遗迹,这是过去从未发现的,到底是谁动了恐龙的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