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拙劣的谎言     
西逊奉命运送一批钻石坐火车到B城去,可是在列车上遭到一伙歹徒的打劫,价值几十万美元的钻石被洗劫一空。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罗圣塔尔博士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结论:能够成材的孩子和不能成材的孩子在智商上相差无几,关键是谁对自己有信心——这就是罗圣塔尔定律。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这个定律,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它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罢了。  相似文献   

3.
听,谁在伐木     
<正>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伐木的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公家伐木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伐的是落叶松、樟子松这些上等木材,它们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后,可以造房屋,建桥梁。私人砍伐的,被允许的只有风干了的树木——我们俗称"杖杆"的已无生长迹象的树木,以及那些不能成材的杂树,譬如水冬瓜、柞木、枫桦树、水曲  相似文献   

4.
制度的力量     
这是历史上一个制度建设的著名例证。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地运送犯人的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一些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谋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使船上条件十分恶劣。一旦船只离了岸,船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戴高乐将军,就是在家求学自行成材的一个典范。二战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在法国诸如巴黎、里昂、马赛这样的大城市里,那些不愿意去学校的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便进行着这种与众不同的求学方式。在家里,一般是由妈妈来担任孩子的老师,很多家长一直要等到子女到了上高中的年龄,才送他们正式上学。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初、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上压力小,有时间、有条件去上网。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把职业校学生更好的教育成材,我做为曾经的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认为堵不及疏,引导是关键,就此想与大家进行更多的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7.
教师被人们尊称为“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在四化建设的今天意义更是重要。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就要投入到祖国四化中去。一颗树快要成材的时候,更要精心爱护,要对党、对学生负责。爱学生、引导学生成为有革命理想,有科学知识,有高尚道德的劳动者,是我们教师的光荣职责。 一、深入到学生中去,建立真挚的师生  相似文献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一生曲折坎坷,而成材的道路更可谓荆棘满达。每一次的成功都霞经历天数的失败和挫折。孰不渴望成功.孰不乞盼成材,但上帝很早以前就将一个等式教给了世人:一份耕耘等于一份收获。成材的道路好似徒步穿越沙漠一般,充满艰辛、乏味。因此,我认为要成材,须先成人。一个人只要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便像是黑夜中在大海上孤寂飘泊着的小舟有了远处灯塔的指航一般,人生便不再迷茫,人生便有了执着。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大”。童年的世界最多彩,因为可以无所顾忌地去用自己的双眸观系周围的一…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对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抓住学生不同的“亮点”,发挥积极作用,以进行最好的教育。任何个体都存在对立的2个方面——优、劣。作为一名以全面发展眼光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并注意合理运用不同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偏差”生的教育问题上,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最终的教育目的都是一个——让所有能够成材的学生成材;让所有可能成材的学生可以成材。  相似文献   

10.
郑培爱 《大学生》2014,(3):142-143
我高中毕业那会儿,正处于“文革”期间,国家号召高中毕业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红旗猎猎、人声鼎沸的离别喧嚣中,我和几十个年轻人一同被一辆敞篷大卡车运送到了几十公里之外的山沟沟里。  相似文献   

11.
伐木小调     
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那时的树木茂密、高大得遮天蔽日,如果你独自走进森林,又有山风吹过,林海发出阵阵轰鸣,那种肃杀、神秘的气息就会令你心生寒意。那时林中的动物也很多,一年之中谁家不会套上一两只兔子和狍子呢?伐木的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公家伐木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伐的是落叶松、樟子松这些上等木材,它们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后,可以造房屋,建桥梁。私人砍伐的,被允许的只有风干了的树木———我们俗称"杖杆"的已无生长迹象的树木,以及那些不能成材的杂树,譬如水冬瓜、柞木、枫桦树、水曲柳,等等。  相似文献   

12.
科技之光     
新加坡用垃圾建度假胜地新加坡以干净闻名于世,那么它的垃圾哪儿去了呢?他们的做法是把垃圾运送到海里堆成一座岛屿,并把它开发成环境优美的“度假胜地”。这座名为“实马高”  相似文献   

13.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两棵树本来一模一样,一个人希望小树早日成材,便把其中的一棵按养花之道,盲目地将其移植到花盆中,便乐滋滋地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再去看时,花盆里的小树依然如故,而另一棵却长得枝繁叶茂……看罢,我感慨良多。画中人希望小树早日成材的愿望是好的,可没有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反而事倍功半。我禁不住想到了一些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心切时,便咒骂他们,甚至体罚他们;而另一些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态度却常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又怕飞了,对他们的一切慎之又慎。不久前,我看了一则报道,一个离婚后的爸爸竟因儿…  相似文献   

14.
在时下的教育实践中,“极致景致”已经成为—种不断蔓延的育人现象。有的家庭为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不仅要让其登上城乡小舞台练练胆,更会挖空心思地让其“爬”上省级甚至中央电视台去一展风采,仿佛只有这样的“极致”孩子才会成材;有的学校为了突出“特色教育”,专门设置特色课堂,“极致”到不论学生有无此类兴趣统统都要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5.
柳树说:即使把我倒着插,我也能成材。也许你并不相信,正着插也许能够成材,而倒着插,恐怕连成活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成材? 事实上,柳树所说真实,并不虚假。不论是正着插,还是倒着插,它都能成活;不论是在水边,还是在岸边,它都能生长;也不论是在肥沃的土地上,还是在贫瘠的沙地上,它都能成材。难怪它会如此豪爽,这样自豪;也难怪人们会由衷敬佩,深情赞  相似文献   

16.
张扬成功了,也成材了。纵观她的成功之路和成材历史,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平常——平常的家长、平常的环境、平常的家教,以及与她所有成长、成材的有关的人和事,都没超出平常之列。这似乎不太合理,但仔细思量,又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其平常,父母才没把她当成什么天才、神童之类的人物“去精雕细刻”;才使她拥有一个幸福、欢乐、五彩斑斓的童年——她可以和小伙伴儿跳皮筋,可以在田野里捉蜻蜓,可以在水库边上疯跑,可以翻看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书,有兴趣还可以和日记本说几句悄悄话……多么自由、快乐的生活啊!在她的记忆里,从来没有父母的呵斥…  相似文献   

17.
宗尧 《家教指南》2003,(9):10-10
读了本期“成功家教”栏目编发的石家三姐妹成人成材的事迹,有人会问:在教导孩子成人成材这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中,究竟是内因重要还是外因重要呢?唯物主义者的回答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以石家三姐妹为例,如果她们生活在物质条件较好的知识分子家庭,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正确引导,她们考上的可能不止是当时录取的学校,说不定是国内的名牌、重点,甚至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反之,如果她们生活在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家庭,但其自身条件平平,不具备成材的天赋,那么,其家长即使再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借火     
正火是物质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这物质,在我们川东北农村,是木柴。做饭,煮猪食,家家都烧木柴。冬天,一家人围在火塘边烤火,也烧木柴。哪家要烧瓦制砖,还是烧木柴。山里树多,除了石头上没长树,其他地方,密密麻麻,成片成林,到处是树。那些歪歪扭扭、难以成材的树,得砍。树上的枝丫多,得伐去一些;林间的杂树多,也得伐去一些。把这些砍伐的树木和枝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成材之路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家成长过程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地域、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等特征.认为:数学家成材的客观因素既有深厚的文化传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又有周围有知识和有眼光的人的影响,教师无疑是影响数学家成材的关键性人物.数学家成材的关键条件还在于自身的主动性上,体现在青少年时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广泛的爱好,敢于智力活动的冒险,渴望独立自由的创新以及极强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等方面.这些影响数学家成材的主客观因素,启示着数学教育理应走向高效率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20.
润物无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从细微之处做起,把渴望他们成材的愿望落实到一点一滴的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