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测》1986年第1期刊登了“可变指数平滑法”一文。该文指出指数平滑法的主要缺点是:在常用的指数平滑法中,平滑化系数α—经判别确定,在一定的预测过程中,α就是固定的常数,不能随意改变,这样,它不能适应地反映实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幅度,从而使预  相似文献   

2.
指数平滑法是分析经济时间序列的最常用方法,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S_t是第t+1期的预测值、α为平滑系数(或加权系数) 在应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何确定平滑系数α是提高预测精度的关键。在预测中,一方面我们希望提高α值,借以增加近期数据的权数;另一方面又希望减少α值以平滑随机误差,显然这两项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所  相似文献   

3.
对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法平滑系数的一种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任庚  刘仲英 《预测》1993,12(5):66-67
1 引言众所周知,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预测法(以下简称WT法)是把具有线性趋势、季节因素和规则变动因素,用指数平滑法结合起来这样一种综合性的预测方法,而且WT法还可以根据不断得到的新数据,对原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不断提高模型的自适应能力,以提高预测精度。由于以上的优越特性,因此,进行短期预测时,WT法对预测人员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是,使用WT法时,首先必须合理地确定三个平滑系数的值。以往用户使用试凑法进行反复试验,逐步降低MSE(均方差)的值来求得平滑系数值。但由于这种方法试验的区间大(α、β、γ∈(0,1)(?),试凑出来的系数值难以保证三维函数MSE(α,β,γ)的值达到最小,因此也将难以保证预测精度得到提高;另外,人工进行试凑平滑系数值,整个求解过程的效率也太  相似文献   

4.
平滑系数的选取是影响指数平滑法预测精度的瓶颈因素,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依靠经验选取,缺乏科学性.本文通过对指数平滑系数与权系数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对平滑系数优化的新方法,并将该优化方法在ERP项目具体实施中的生产经营目标预测时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指数平滑常数的特性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立 《预测》1985,(Z1)
指数平滑法是短期经济预测中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没有季节效应的时间序列预测,效果尤佳。在应用指数平滑法预测时,平滑常数α的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预测效果的好坏,本文就平滑常数α的特性和选取原则进行有关的讨论,并介绍几种较为常用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光久 《预测》1993,12(6):53-54
二次指数平滑公式由于具有时间序列数据厚近薄远的调节性、修匀平滑性、递推性、自适应性等优点,在传统时间序列预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特殊的作用.但是,和移动平均方法一样,对于呈现增长变动趋势的经济变量,指数平滑方法也会产生滞后偏差.自然,在线性增长模型中,也不例外。本文拟对二次指数平滑在线性模型预测中的滞后效应与预测误差分析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 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中,指数  相似文献   

7.
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抛物线预测法和灰色预测方法建立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市场需求系统的单项预测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各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采用标准差进行权重分配,建立了未来市场需求量的组合预测模型,并探讨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走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徐大江 《预测》1997,16(6):43-45,66
本文在渐近形式指数平滑下,进一步证明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法具有线性最优性。在有限形式指数平滑下,进一步分析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法的预测偏差。由此说明,在大样本条件下,三次指数平滑法具有渐近最优性,并给出小样本条件下,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法预测偏关的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9.
张智光  蔡志坚 《预测》1993,12(6):59-62
本文在文献[1]对季节性预测方法评述和所提出的改进设想的基础上,就Winters趋势性与季节性指数平滑预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预报季节性指数的改进方案,从而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方法。并且本文的应用实例也表明,这种新的预测方法比传统Winters方法和其他季节性预测方法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而且并不增加多少工作量。 1 引言 Winters趋势性与季节性指数平滑预测方法是P.R.Winters于6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较高级的平滑预测方法,它适合于非线性较弱的趋势性变动和季节性波动兼而有之的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根据文献[1]的分析,在季节性波动时间序列预测的各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许正良  张颖丽 《预测》1992,11(3):68-70
1 问题的提出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如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适应过滤法、趋势曲线外延法等,由于模型简单,需要的资料少,计算容易,在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短期预测中广为使用。在与某机械制造厂销售计划部门共同研究产品销售预测过程中,我们根据该厂1982年以来的产品销售统计数据,分别用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自适应过滤法对未来年度的产品销售量做了预测研究。有关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1.
在航空维修管理中有较多预测问题,对航空装备的技术状态、装备完好性、故障数量、备件消耗等做出科学预测,对于提高航空维修工作预见性、对策针对性和科学性,进而提高航空装备战备完好性和战时利用率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飞机完好率是检验航空兵部队装备作战能力的重要参数,本文提出了利用移动平均预测法、单指数平滑预测法和双指数平滑预测法对飞机完好率进行预测,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改进指数平滑算法的气温预测问题。首先引入时间序列模型概念,对常用气温预测模型进行简要分析,另外对一阶指数平滑算法进行相关推导,同时提出了自适应指数平滑算法;其次,结合广西容县近30年月均气温实测数据,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传统指数平滑算法预测模型以及改进后的基于自适应指数平滑算法的预测模型,对2016年气温数据进行预测并分析模型优势;最后,将改进模型用于预测2017年和2018年中未知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值,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修正。通过对不同预测模型的比较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指数平滑算法的气温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与比较了单指数平滑、双指数平滑、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法、季节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法这四种畜产品价格预测方法。由于指数平滑法遵循“重近轻远”,在短期预测上能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使时间序列所包含的历史规律性能显著地体现出来。季节ARIMA有时得不到较优的预测模型,这时可以用非季节ARIMA模型来代替,弥补季节ARIMA的不足之处。综合生猪业的发展,用基本的原理和预测模型来逐步分析模拟猪肉的价格,通过大量的努力找到最优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季节模型预测的定基比率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荫洲 《预测》1990,9(5):46-50
一在经济预测中,常常遇到对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动规律的经济变量进行预测的问题,即季节变动预测。在季节变动预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把经济变量的季节波动时间序列进行分解,测定其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和不定变动I等组成因素,并利用乘法模型X=T·S·C·I,计算表征该变量季节变动一般规律的指标——季节指数SI,用以进行预测。依据乘法模型进行季节变动预测,其关键在于计算季节指数。计算季节指数通常是依据三年以上分季(月)的季节波动时间序列,按同期平均法求各该季(月)水平的平均值(?)k,然后除以各季(月)水平的总平均值(?),即可得到季节指数: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两步预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买焕章 《预测》1989,(5):46-50
前言在预测中,对时变性强,变动幅度较大的时间序列,不易找到合适的预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两步预测法,通过对两个实例预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基本想法首先根据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将其适当地分成若干个子序列(使每个子序列的时变性和变动幅度都小于原序列)。然后,将每个子序列看作一个状态,利用马尔柯夫状态预测法,  相似文献   

16.
成海毅  王鹏  杨晓段 《科教文汇》2012,(16):102-103
本文提出采用模糊指数平滑预测技术对产品需求进行预测,应用模糊线性规划建模求解生产组织计划柔性地适用产品市场需求变化。此方法客观地反映了产品需求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和生产组织计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积分回归法     
马承霈  金炳陶 《预测》1991,10(6):30-34,60
灰色预测中的GM(l,N)模型,其系数估计也是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做的。其缺点是只能事后看其估计误差,而不能事先给出误差范围。积分回归法不仅拟合精度高于灰色预测,还能进行区间预测,即能事先给出估计的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18.
周顺骥 《情报探索》2012,(11):58-59
应用指数平滑法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法,对福建省组织机构代码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校验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在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中有关预测(或预报)问题常常采用经验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比较重要和广泛应用的是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法(EWMA),或称为指数平滑法。这种方法在概念上简单明晰,使用时比较简便,在计算预测值时不需要保存大量的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Moore指数基础上建立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并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能有效捕捉产业结构变动特征.通过协整关系计量检验,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两两之间都存在同向变动的协整关系:但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消耗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