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二是教师是能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管理客体,而不是一种牛产要素、资源或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这样简单的管理客体;三是注重教师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教师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要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学校教师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学校教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所以,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应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在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成长、发展,做到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走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  相似文献   

3.
依靠教师管理学校是古今中外一条最基本的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尊重、信任、关怀、激励教师,以教师为本,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学校工作要为教师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依靠教师管理学校是古今中外一条最基本的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尊重、信任、关怀、激励教师,以教师为本,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学校工作要为教师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推进教育民主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推进教育民主的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主要做法是:一、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我校把充分尊重、信任教师,″以人为本″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重点强化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尊重信任教师,让教师感受到″主人″的优越性。我们认为,学校领导班子应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是教师的公仆;只有学校领导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把教师看成是朋友,才会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自觉维护学校利益。我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中以″情″为…  相似文献   

6.
一、人本管理的含义社会的急剧转型,各种思潮观念的纷至沓来,信息化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势下,学校管理更应倡导富有人文色彩的“人本管理”,使之焕发新的活力。近些年来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正风靡整个管理界,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在行政管理中,人们都纷纷提倡管理要以人为本。顾名思义,人本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要求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思想是管理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同时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学校人本管理的特征和内容“学校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它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职工作为办学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7.
刘锋 《教育革新》2006,(1):12-13
一、以人为本的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激发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调动人的刨造性。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要求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因此学校教育管理应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标,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教师管理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是指在高校管理和各项工作中把教师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以尊重、关心、发展教师为宗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人本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的第一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任何管理模式的建构,都以对人的解读为前提和基础。由于对人的不同解读,才造成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差异。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谋求的人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管理。 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还是管理的“产品”。学校管理的特点要求并决定,学校人本管理不仅要尊重人、激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要塑造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小学位于奥运村西侧。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生620人,其中有88%为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目标是“营造和谐氛围,凝聚创新队伍,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促师生全面发展”。学校实施“科学规范+人文化”管理,把关心、尊重、信任、培养、激励、发展作为“人文化”管理的内容。学校把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教学、学校管理和办学质量满意程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1.
当今,人本管理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开始渗透到学校的管理细节中,其实质就是对管理对象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较高层次的管理。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所以,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应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在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成长、发展,做到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走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之路,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性得到完善发展,使学校工作获得最大化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重要资源,正确认识并尊重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说,学校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促进人的成长,关注入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尊重、关心每个人的发展和需求,校长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此,学校要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坚持创新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德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14.
试论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立早 《青年教师》2006,(10):39-41
尊重人格、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合理利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如何让管理更加“人性化”,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学校管理亦不例外。学校管理包括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本文侧重探讨如何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王声萍  曾敏 《湖北教育》2002,(12):29-29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育人,因而各项工作都应具有教育性,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我校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导下,正确认识和确立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管理中的人文因素,尊重人,信任人,努力创设教师成功的环境,鼓励教师成就事业,从而促进了全体教师不断进步和提高,学校各项工作一步步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学校领导提出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朱水江 《考试周刊》2009,(21):175-176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的服务对象是人,是有着极其丰富思想的人,作为学校管理者,理应特别关注人的自由、情感、存在和价值,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理解、互相沟通与信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工作主要是通过对人的内在积极因素的调动和激发等方式.使全体师生在思想道德标准和认识水平等方面呈现最佳状态.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人工作和学习,从而形成敬业、进取的团队精神。因此,  相似文献   

17.
因为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学校管理的目标应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当然,这里的“人”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生。只有通过打造科学惭人迦的管理文化,让教师有人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和专业,发展意识,才能引领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时刻铭记,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包括物的管理和人的管理.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对象。因此.学校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充分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作用、需求及情感。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四川教育》2010,(7):F0002-F0002
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了正确的办学质量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关爱,发展学生为本,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作为教师职业规范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主要体现在充分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20.
人性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人性化是指学校领导者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广大师生,激发广大师生的能动性、积极性,最大能力的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学校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就要坚持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和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