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央教育部在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宣佈了高等教育的方針輿任務以後,接著便發佈三個重要決定與規程,其中一個是『關於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決定』,与此同時又印發文法理工農五個學院中二十四個主要系的課程草案及五十四種專修科的課程草案。這一項工作不但是極繁重巨大的工程,而且對於今後建設中國高等教育,也將發生巨大的作用。引起全國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引起需要高級建設人才的機關的注意,都是必然的。中央教育部為什麼在確定高等教育的方針與任務以後,立即做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工作,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學校是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教育場所,除  相似文献   

2.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全國農學院院長會議现在開會了。我代表中央教育部歡迎各位遠道而來的代表,歡迎各位代表把會議開好,爲新中國高等農業教育奠定一個好的基礎。在這次會議上,我們要討論農學院的方針任務、農學院的調整方案,研究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教師的初步調配,確定各系科的招生名額等問題。 兩三年來,我們的國家,在以毛主席爲首的中國共産黨、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國各個方面獲得了輝煌的勝利與成就。我們不但取得了抗美援  相似文献   

3.
一教學目標與計畫 確定大一國文教學的目標與計畫是極基本的工作。我們分成三個步驟: (一)準備階段我們為改革一國文課程做了兩件重要的准備工作:第一是編選一本新的國文課本來替代舊的課本;第二是調查研究中學國文的一般情況。這兩件工作是密切相關的。在編選新的教材時也一定會牽涉到大學國文教學方針任務的原則問題。如新的教材憑什麼標準來選?學習的對象是什麼?教學任務是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先要確定大學國文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先要了解選習大學國文同學的語文學習情況。 關於新課本編選工作的經過,我們起先組織了編選教材小組,擬定選目,互相研究。後來為了編印方便起見,邀請北大中文系合作,最後又得到華北教育部教科書編審委員會的同意,由他們負責編  相似文献   

4.
中央人民政府敎育部最近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高等敎育會議,已經圓滿結束。它根據了人民政協共同綱領和國家建設的需要,討論和確定了新中國高等敎育的方針和任務;通過了關於課程改革的原則以及高等學校的組織規程和領導關係等重要問題。這個會議是適時的。它所通過的决議,也是合乎國家與人民的需要的。它標誌着新中國的高等敎育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將要邁步走上人民敎育的大道,並爲國家建設作良好的服務。 現在我們的高等敎育和新中國建設的需要還是極不適應的。以中國這樣大  相似文献   

5.
根據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中等專業教育的任務在於有計劃地培養中等專業幹部,以保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自本院一九五二年頒佈了整頓和發展中等技術教育的指示以來,中等專業教育在調整、整頓和改革工作中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各類中等專業學校(不包括中等師範學校,下同)逐步轉歸有關業務部門領導,開始按照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需要及專業化的原則來培養幹部,多數學校設置了專業,並開始按照新的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按照新的方法組織教學工作,從而確立了新的中等專業教育制度的基礎。但目前中等專業教育的狀況與國家建設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工作中尚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有些問題且很嚴重。主要表現在:培養幹部工作的計劃性還  相似文献   

6.
阿捷爾拜疆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經常注意共和國各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教研室的工作。中央委員會不止一次地討論關於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治經濟學和哲學的教學情况及改進教學措施的問題。因而高等學校的黨組織對這些問題也就更加注意了。討論情况表明:我們各高等學校的社會科學教研室在改進教學和提高講授和課堂討論的思想理論水平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提高了它們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國高等師範教育會議已在本月十三日閉幕了。這次會議確定了高等師範教育在國家建設與整個教育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並根據中等學校發展的要求和高等師範教育現有的基礎詳細地討論了高等師範教育在今後幾年內的方針、任務、教學改革、發展計劃、領導關係以及亟待解决的許多重大問題。最後明確地確定了「在整頓、鞏固現有高等師範教育的基礎上,根據需要與可能,有計劃、有準備地予以大力發展」的方針。這對各高等師範學校今後工作的開展是有重大意義的。現在擺在各院校面前的問题是如何正確地結合學校情况,貫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全國高等學校工學院院長會議的報告業經政務院批准,該報告中所列方案即將實施。我就其中的幾個問题作一些說明,以供實施中的參考。一工學院爲什麽要調整? 全國高等學校除了少數從老解放區遷移來的及解放後新創辦的以外,都是接受了舊中國的遺產。這類高等學校無論在校院系的分佈、設置及其教學内容、行政機構上,都存在着嚴重的缺點,馬部長在去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已經指出了。這樣不合理的情况,這一年來小有改進,但成效不大。若以經濟建設方面的要求來衡量,要想在今後五六年內培養出十五萬人的高級技術幹  相似文献   

9.
為使高等教育密切聯繫實際,有計劃地培養各類高級建設人才,以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必須與中央人民政府各有關業務部門密切配合,有步驟地對全國高等學校實行統一與集中的領導。因此,特修改一九五零年八月二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佈的「關於高等學校領導關係的決定」,對高等學校的領導關係作如下的決定: 一、中央高等教育部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與學制,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全國高等教育的各項決定與指示,對全國高等學校(軍事學校除外,以下同)實施統一的領導。凡中央高等教育部所頒佈的有關全國高等教育的建設計畫(包括高等學校的設立或停辦、院系及專業設置、招生任務、基本建設任務)、財務計畫、財務  相似文献   

10.
根據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中關於「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材」的要求,全國高等學校在這個時期內要擔負起培養數十萬高級建設人材的艱巨任務。要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全國高等學校必須進行許多艱巨繁雜的工作,其中最關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高等學校現有師資和大力培養新師資。爲了便於大家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特分爲四個方面來談。一全國高等學校現有師資的基本情況和存在著的問題 一九五二年度,全國高等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此例爲一(二教師)比七·一五(學生)。一九五三年度由於多留助教,教師和學生的比例將達到一比七。假如說高等學校教師和學生通常的比例爲一比十左右的話,似乎目前高等學校師資在數量上問題還不大。但是,如果進一步加以分析,就會發現下述一系列的問題。第一、高等學校目前能夠開課的教師比現有教師總數要少得多,造成這種現象有三個原因:(一)在現有教師中助教占的比重大。根據不完全的統計,一九五二年度,助教占教師總數百分之四二·二五,一九五三年度,在三二、一  相似文献   

11.
教育動態     
全國中學敎育會議確定今後方針任務 中央人民政府敎育部于本年一月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間在北京召開中等敎育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解決關於當前中學敎育的任務和工作方針等問題。參加會議的有各大區、省、市代表以及部分學校校長等二百三十餘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郭沫若曾于大會開幕時到會講話。大會根據郭副總理的指示和中央人民政府敎育部副部長林礪儒「關於全國中學敎育的基本情況與今後方針任務的報告」,進行了討論。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敎育委員會副主任習仲勳和秘書長錢俊瑞曾到會對中學  相似文献   

12.
教育動態     
國 內 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行政會議 確定今後高等工業教育方针今年七月間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行政會議,確定了今後高等工業教育工作的具體方針和作法,通過了「關於穩步進行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的决議。在會議期間,朱德副主席、習仲動副主任都到會作了重要指示。國家計劃委員會賈拓夫副主任作了「關於國家經濟建設計劃」的報告。會議開幕時,馬叙倫部長作了「關於全國高等敎育基本情况和今後的方針與工作」的報告,會昭掄副部長作了「關於穩步貫徹教學改革問題」的報告。會議首先肯定了三年來高等學校師生員工積極努力,各方面的工作都前進了一大步。同時也明確了,三年來高等  相似文献   

13.
同志們: 正值我們的國家進入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新時期,我們來召開全國高等師範教育會議,商討培養中等學校師資的大事,這對國家建設是有重大意義的。爲了適應國家工業化的需要,爲了密切配合國家建設計劃,我們全部教育事業必須有一番新的安排。爲此,中央教育部在今年六月曾召開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今天又召開了高等師範教育會議,以後還將舉行中學教育會議和師範教育會議。這一次會議把關於培養中等學校師資的若干重要而迫切的問題,提出來討論,並力求得到適當的解決,以期保證全部普通教育能按計劃發展。我今天先就全國高等師範教育的基本情況和今後方針、任務提出以下的報告。  相似文献   

14.
第一條 爲加強領導並積極扶植與改造私立高等學校,以適應國家建設需要,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私立高等學校(大學、專門學院及專科學校)方針、任務、學制、課程、教學及行政耝織,均須遵照『高等學校暫行規程』及『專科學校暫行規程』辦理。第三條 私立高等學校經大行政區教育部或文教部(以下簡稱大行政區教育部) 審查,其辦理成績優量而經費確實困難者,得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以下簡稱中央教育部)批准酌予補助。第四條 私立高等學校的行政權、財政權及財産所有權均應由中國人掌握。第五條 全國私立高等學校,無論過去已經立案與否,均須重新申請立案。申請時,由校董會詳開左列各事項,報經大行政區教育部審查後,轉報中央教育部核准立案: (一)學校名稱及共所在地; (二)學校沿革; (三)校董會章程; (四)校董姓名、年齡、籍貫、學歷、經歷及住址;  相似文献   

15.
最近舉行的全國高等師範教育會議,總結了四年以來的工作經驗,討論了當前高等師範教育的一些基本問题,並根據過渡時期國家總路綫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依據高等師範學校現有的基礎和五年內中等學校發展初步擬出的指標,經過全面地、實事求是地反覆考慮,最後確定了今後高等師範教育的方針、任務及實施辦法,為今後幾年高等師範教育擬製了一個工作綱領。這對今後國家建設和教育建設,將會發生重大的影響。高等師範教育今後的任務是非常沉重和艱巨的。四年來,高等師範教育經過迅速恢復,有了很大的發展,學生數目己比舊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一年(一九四六年)增加一倍以上,供應了幾年來中等學校發展所需要的一部分教師,同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政務院第四十三次政務會議通過 全國高等學校以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統一領導為原則。為使高等教育更有效地為國家建設服務,並簡化行政手續,以利學校工作的進行,特對高等學校的領導關繫作如下的决定: (一)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以下簡稱中央教育部)對全國高等學校(軍事學校除外,以下同)均负有領導的責任,各大行政區人民政府或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或文教部(以下簡稱大行政區教育部)均有根據中央統一的方針政策,領導本區高等學校的責任。 1.凡中央教育部所頒佈的關於全國高等教育的方針、政策舆制度,高等學校法規,關於教育原则方面的指示,以及對於高等學校的設置變更或停辦,大學校長、專門學院院長及專科學校校長的任免,教師學生的待遇,經費開支的標準等决定,全國高等學校均應  相似文献   

17.
自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佈「關於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狀況的決定」以棱,會引起全國各地對學校保健工作的注意,有很多學校根據決定的內容,先後建立了學校保健組織,精簡了課程,增加了文娛體育活動,改善了環境衛生和伙食管理,使學生健康情況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從整個的學校保健工作來看,開展的還不平衛,校醫室的工作多偏重醫療,忽視預防,有些地區對此項工作也不夠重視。依據第三屆全國衛生行政會議的精神,學校保健工作應以開展學校範圍內的愛國衛生運動為重點,並就現有的學校保健組織進行適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动态     
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 製訂今年文教工作計劃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在一月十三日到二十四日召開了各大行政區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會譏,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和製訂一九五三年的全國文教工作計劃,並討論了大行政區和省(市)文教行政機搆的任務和編制問題。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習仲勵在會議開始時指出:過去三年,全國文化教育事業,進行了恢復、改革和調整工作,獲得了顯著成績,為有計劃的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作了準備。但文教事業的發展還缺乏計劃性,人力、物  相似文献   

19.
舊中国教育的殖民地化的烙印之一便是:高等學校里許多非外国語文系科,也採用英文教材,並用英語教學。新中国誕生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的“关於实施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决定”中,已明确地规定了:“今後各學校各系科的教材除外國語文系科外,應逐步做到一律用本國語文。”在這一决定已頒佈一年零四个月以後的今天,还有天津大學薛居特同學來信所说的情况(见本刊本期讀者来信栏——編者),這是值得我們严重注意的!這不只是天津大學電機系不執行政務院决定的問題,這也是人民思想和人民敵人思想在展开严重鬥爭的問題,同时也表示天津大學的政治教育還很不足,半殖民地崇拜外語授課的買辦思想,在津大的一部分师生中還残存得相當濃厚。  相似文献   

20.
教育动态     
中国人学大创創辦函授教育 為大量培养提高国家財經、企業在職幹部的政治思想與業務理論水平以迎接祖国大規模經濟建設,人民大學根据蘇聯教育經驗,决定先在京、津、太原三大城市创辦函授教育。目前暫设統計、工业會計、經濟計劃、财政、銀行、合作社、工廠管理、國內貿易、對外貿易等九個專修班計十七個專業班(太原只設工業管理、統計兩個專修班八個專業班)。現已錄取學員二千三百三十二名,定於二月七日正始开课。該校在校長領導下設有函授部,並在京、津、太原分別設立函授輔導站。修業期限规定為一年半,分三個學期,每學期二十週,每週學習時間規定三小時。教育計劃確定政治課(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史)佔百分之三十九,業務課佔百分之六十一。每學期課程原则上不超過四門。函授教材由該校指定或編寫,學習方法按照進度以自學為主。學校印發教學提綱、學習方法指示及習題,函授輔導站在一定時期組織輔導與講授(佔全部時間百分之十至二十),測驗及考試,檢查學員完成學習計劃的情况。函授專修班所招收的對象是思想進步身體健康,具備自修能力,參加革命工作三年以上之在職幹部,具有二年以上的業務經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