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是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  相似文献   

2.
还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就是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宗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四个还给".  相似文献   

3.
正生本教育理念是新时代新型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等的培养。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育,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教学前提"。其中"抛秧启示"是"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学生主体自主发展教育"是我校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育人模式,它是针对以往的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精神和创造潜能,造成学生既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又缺乏鲜明个性特点的弊端而提出的.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与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也充分说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培养"明理、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素质全面的学生为办学目标,大力开展小学生主体自主发展教育,努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以此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新的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学主旨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把思考权交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还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过程.先做后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及实践;先会后学——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7.
主题教育课中,教师的角色正在从主题班会上的"旁观者",从思想政治课上的"传授者"、"独奏者"转变到了"协作者"、"伴奏者"和"参与者".教育过程也由单向控制向双向或多向交流转变,多向交流以教师带动下的学生的"说"为主要方式."说"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这个过程就是充分调动和展示"说"的魅力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要改变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目标缺失、辅导员队伍人才匮乏、工作效率低下等现状,就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过程观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内容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弘 《现代语文》2013,(7):59-60
新教材体现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就是"以人为本",即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用好新教材,必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发生转变,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笔者以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因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并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过程。只有培  相似文献   

10.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育之于学生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为满足学生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活力。"教育之于学生"说明了教育过程的方向性问题,即获得的主体是学生,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现在的教育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生活需要,即无论从终身意义上还是从需要层次说解析,教育过程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所提倡的发展动态性学生评价和传统的学生评价相比,评价功能由侧重甄选转向侧重发展,改传统教育"筛"的功能为现代教育"泵"的功能,变"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多元;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素质;评价方式、方法从单纯的"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样化;评价过程从静态评价结果转向动态评价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钱忠久 《文教资料》2008,(21):89-90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育人过程.就教育的目标而言,教育就是期待学生成长;就教育的过程而言,教育就是教师全面"塑造"的过程、"完善"和"修补"过程;就教育的环境而言,教育就是给学生发展"提供"和"创造"内外部公平和谐氛围的过程:就教师的责职而言,教育就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偏重于对学生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个体其他方面的智能的评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提供了教育评价的新策略,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尝试运用"评价过程生命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功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与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将"促进公平"作为工作方针之一,可见教育公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般来说,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方面。黄浦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教育质量一直处于高水平的优质均衡状态。近年来,黄浦区着力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行动研究,不断推进教育过程公平,并以"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为抓手,以"关注差异,以学定教"为核心理念,坚持倾听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与"利益",从教  相似文献   

15.
潘翠兰  黄泽  李有权 《高教论坛》2012,(1):21-22,50
构建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建立一个以辅导员为核心,学生骨干为主导、寝室学生为辅助的网络化的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形成"教育—测评—管理"相结合的联动机制,还需要在构建过程中做到"四入"和"五个到位"。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宏春 《教育探索》2011,(1):158-159
借鉴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一、新型职教理念呼唤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材观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日常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场所的名称也反映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的地方称为"教室"、学生学习所用的课本称为"教材"。  相似文献   

18.
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实现它,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的保证.人的主体地位获得的过程,是通过外化的"教"转变为内化的"学"的不断自我规范、自主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更新教育观念,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师生角色正在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向"双主体"转变。课堂教学也在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学生操练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来,教师投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的双边教学活动"转变。为此,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激励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以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为核心,促进学生人格主动发展的教育模式。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家园。在实践探索中,我把"激励教育"和"班级建设"结合起来,以激励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激发群体动力入手,在班级建设中,通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集体活动的体验、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