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县级广播台(站)怎样走出低谷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县级广播工作者渴望解决的新课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县级广播台(站)经历了40年的历程,已经成为党政“离不得”、部门“少不得”、群众“舍不得”的现代化的宣传工具。群众说得好,小喇叭是“政府的嘴”、“干部的腿”。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广播事业,特别是有线电视(台)站的兴起,县级广播台(站)受到了严竣的挑战,被置予“夹缝里求生存”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1 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既然是喉舌,就应该生长在机体上,而不是“贴近”在机体上。广播宣传的“贴近论” (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少说明了我们还是把广播作为摆在人民群众之外的部分,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还没有自觉把广播工作和人民群众连成一体。我们县级广播台站虽然生活在基层,但绝不可以为空间距离近,县级广播台站的宣传报道就“贴近”于群众、生活和实际,关键在于是否尽可能让群众来说话,让生活来说话,让实际来说话。  相似文献   

3.
一些地方称有线广播剌叭为“政府的嘴、干部的腿、专业户的红娘、脱贫致富的甜水”。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步步提高,电视猛烈地冲击着广播,尤其是蓬勃兴起的县级有线电视,更以“图像清晰、声音优美、声像并茂”的优势进入千家万户,使县级广播台(站)受到了严峻挑战。笔者曾于1992年9月到湘鄂赣三省毗邻县的广播台(站)作了一些调查,县级广播台(站)的不少方面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4.
海安广播电台为了适应大改革大开放的需要,打破县级广播宣传的封闭性、局限性,积极探索增强县台广播宣传功能的新路子,取得可喜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协作网县级广播台(站)的活动往往局限在一个县内,如今这已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海安县台根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广  相似文献   

5.
培养较高素质的新闻人才,是搞好广播宣传乃至整个广播工作的重要条件,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县级广播台站新闻工作对新闻干部素质的要求县级广播台站的新闻工作,具有新闻工作的一般特点,又有许多个性特点,一是转  相似文献   

6.
县级广播电台(站)是我国最基层的新闻单位,地方特色是它的一大优势。县级广播台(站)离新闻事实的发生地近,离听众近,这就决定了它的节目设置与组合等与上级电台有不同的特色,这就是地方特色.实践证明,坚持地方特色是办好县级广播台(站)的重要原则。但是,如何理解县级广播台(站)应有的地方特色,认识上是不尽相同的。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问题。第一、“立足本县”就是要取本县所需,而不是拘限于本县。结合本地实际,准确生动地宣传党和国  相似文献   

7.
朱惠民 《新闻窗》2005,(6):30-31
县(市)广播电台的农村广播科技宣传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措施。要搞好这方面的宣传报道,就必须让广大农民把广播里介绍的农副业科学技术知识听懂,只有听懂了才能记得住,记住了才能用得上。因此,县(市)广播电台的领导及科技编辑,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不断探讨和深化科技宣传的通俗化问题,力求化“诉于目”的文字为“利于耳”的声音,化“单一平淡”的播音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声音,化“转瞬即逝”、“过耳不留”的声音为“转瞬不逝”、“过耳能留”的声音,真正让农民听懂、记真,用好农副业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两千多个县级广播台站,活跃着近万名播音员,他们肩负着广播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任务,为我国农村宣传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有些县级广播台站对播音工作不够重视,有些台站虽比较重视但不知如何对播音员加强培养,以致县级台站播音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广播是以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新风貌等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正确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农村发展,是时代对农村广播节目新的要求。而随着广播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广播技术飞速发展,过去在对农宣传中承担“普及”工作的乡村广播站(室)的纷纷隐退、挑大梁的县级广播台(站)“并转”,促使地市级城市电台在对农宣传上,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广播是以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新风貌等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正确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农村发展,是时代对农村广播节目新的要求。而随着广播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广播技术飞速发展,过去在对农宣传中承担“普及”工作的乡村广播站(室)的纷纷隐退、挑大梁的县级广播台(站)“并转”,促使地市级城市电台在对农宣传上,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实行“四级办广播,混合覆盖”的方针,县级广播台站处在最基层。而我国又是农业国,农民占县级区域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和农村经济(包括乡镇企业),是县级经济的主体和支柱。因此,县级广播台站势必要姓“农”。再拿事业基础和受众对象来说,近年来,随着电视的发展、录音机的普及、报刊种类的增多及娱乐活动的多元化等原因,城镇居民对广播、特别是有线广播失去了往昔的热情。以海宁市为例,海宁市目前共有有线广播喇叭11万只,其中五大城镇仅有喇叭2千  相似文献   

12.
宣传改革、改革宣传。作为党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宣传工具的广播,为了充分发挥其宣传效能,在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也必须进行改革。县级广播台(站)的节目,究竟应当如何办好?改革节目要朝哪些目标努力?根据各兄弟台站的经验和本人在日常编播实践中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字: 一是“新”。除了要求报道速度,注意新闻时效,“以快取胜”外,还要求报道内容要新,富  相似文献   

13.
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各新闻媒体在大量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同时,频频发表社论、短评、编后话等言论文章,鲜明地表述了自己对各种经济生活、社会现象的评介、意见和希望。然而,就在这块高扬旗帜的园地里,却存在着一个几乎悄无声息的角落——这,就是位居新闻媒体“小老弟”的县级广播台站。县级广播台站的言论宣传怎么啦?一、现状——令人堪优笔者在县电台工作多年,对本单位及兄弟台站的情况略知一二。实事求是地说,言论稿件的撰写与编排在县级广播台站的宣传工作中确是一个弱项。且不说题材重大、立论高远的“本台评论”,也不谈提…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广播是我国社会主义广播的一大特色。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对农村广播节目从一诞生起就确立了它的重要地位。作为县级广播台站,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农村广播。然而最近几年,随着调频广播的兴起,部分县级广播台站的节目设置出现了向城市倾斜的倾向,对农村广播节目有所忽视与削弱。这有两个方面情况,一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分流和城镇区域的扩大,部分县级台站、主要是部分县级市的广播电台,及时开办了经济类、生活类、文化娱乐类的“非衣”节目,在丰富县级广播下目内容、扩…  相似文献   

15.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众多媒体的强大冲击,广播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处于最基层的县级广播台(站)如何生存,这是摆在广播电视部门的一个新课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县级广播台(站)被群众誉为党的政策宣传员、科技知识讲解员、文化娱乐的演奏员。但是多媒体时代不是传播的市场,而是受众需求的市场,县级广播台(站)依靠说教式,填鸭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已难以赢得听众。 在多媒体日益竞争和人员素质、技术设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县级广播台(站)就必须认真研究并遵循农村广播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农村…  相似文献   

16.
1985年初春,在国内首先发起建立的县级广播台站协作网络——长江三角洲广播新闻协作区诞生了。它被日本广播新闻界朋友誉为“中国农村有线广播的一个创举”。六年过去了,这颗协作之种早  相似文献   

17.
人们把评论称为报纸的旗帜。同样道理,评论也是广播电台的旗帜。近几年,评论在广播界的重要地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有人认为,没有评论的电台不是一个完整的电台,并把能否经常播出有社会影响的好评论,作为衡量一个电台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全国广播界真正开始重视广播评论,不过十来年的时间,而县级广播台(站)开始搞自己的评论时间就更短了。虽然时间不长,但县级广播台(站)的评论水平却取得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近年,农村广播网中调频广播发展较快,由于调频广播主要担负着由县级广播台(站)向乡镇广播站传输信号的任务,这样县至乡调频广播传输和乡镇以下有线广播传输共同组成了农村广播的综合传输网络。我省制订了从  相似文献   

19.
《农村广播节目》是中央、省广播电台设置的重要节目,更是县级广播台站的重头戏,是各级广播台站开办最早的节目之一。可以说《农村广播节目》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宣传网络,为农村改革点火助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呐喊、导向,为稳定农村,振兴农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和突出贡献。因而,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受到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喜爱,他们把《农村广播节目》称之为“元老”节目、“功臣”节目、“知心”节目。但是,近年来,我省特别是县级广播台站,《农村广播节目》这个“功臣”节目,似乎被人们冷落,有些行政管辖不少县市的市级广播电台,在农村人口、地域大大超过城市的情况下,而电台为农民、农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1993,(5)
乡镇广播站是面对什么人说话?有同志说:“是农民”。这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又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县级台、站的听众,不也是农民吗?难道乡镇广播站的听众与县级广播台、站的听众一模一样,一点点差别也没有?最近听了彭丽媛唱的“我的父老乡亲”,受到了一点启发,感到乡镇广播岂不就是面对父老乡亲广播吗?我感到这种说法可以使得乡镇广播站与自己的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