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坚 《早期教育》2010,(1):30-30,I0001,I0002,F0003
节气的划分 在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面的叫节历.后面的叫中气,节气和中气盘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已将节历和中气部称为节气。  相似文献   

2.
节气的划分 在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面的叫节历,后面的叫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已将节历和中气都称为节气.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众多民俗节日当中,有一组奇特的数字组合。就是一个节气的月、日数字相同,《易经》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下面这些节气的月日,则为两阳相重,于是在中国的节俗当中,竟有了一组奇特的“双阳”之节。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文》2007,(4):56-56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节的联想     
梁衡 《新读写》2009,(7):111-111
中国人习惯,不出正月都算过年,叫过大年。“年”是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就特别给它一个月的地盘。于是我就想到年和节有什么不同,比如正月里就还有元宵节,还有更小的立春、雨水等被称为“节气”的节。  相似文献   

6.
寻白露     
活动背景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南京是一座非常神奇的城市,仲秋已至,气温有时仍在30℃以上,这让人们很少能明显感受到白露节气的特征。因此,当我们和孩子谈论“白露”节气时,不禁少了几分底气。但是,好在经过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不同节气的洗礼,孩子们对“白露”节气的名称产生了好奇,于是,我们顺着他们的好奇心,开启了“寻白露”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节气词是时间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上古时期是二十四节气逐渐形成时期,节气词有一个产生和发展、完善的过程.最早的节气词见于<尚书·尧典>,春秋战国时期是节气词逐渐发展、丰富的时期,到了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终确定下来,与现代通用的二十四节气名完全相同了.  相似文献   

8.
四时八节——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气。  相似文献   

9.
<正>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相似文献   

10.
宋代清明节是融合"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于一体的一个多重主题、多种意义的节日。正由于此,宋代清明节的节日风俗也丰富多彩,包含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风俗活动。宋词当中有很多作品描绘出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并且在这些异彩纷呈的节日风俗中蕴含着古代人类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12,(2):32-32
立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首个节气。由于它是春天的开始,中国民间将立春作为节日,称为立春节,以多种传统习俗迎接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尚礼 《考试》2012,(12):59-59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中,“节”字原是“竹”头,本意指竹约,即一支竹上若干联结上下竹干的突起,后引申为节气和节日。“节”,是竹在生长过程中的若干起点和终点。古人用竹之节的节字造出节日一词,可见在他们心中,节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具备总结过往、孕育明天的特殊意义。英文中,“节日”  相似文献   

15.
正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的3月5、6或7日。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命名为"惊蛰",是因为古人认为,到了这个时候,春雷始鸣,惊动了蛰伏一冬的虫儿,它们就都跑出来啦。其实是因为这个节气过后,天气变暖,即使没有听到雷声,虫儿也要出来活动。惊蛰节气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要忙着春耕了。  相似文献   

16.
王皓璇  王之光 《培训与研究》2007,24(5):133-134,F000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重要内容,许多传统节庆都与之相关。在权威词典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节气”和“清明(节)”的翻译策略和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曦月 《辅导员》2016,(5):31-32
辅导点拨冬至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作者描写了生病的奶奶冬至节给全家包饺子这件事,刻画了一个不一样的冬至节,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关爱,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亲情。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俗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吃水饺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流传下来的。  相似文献   

18.
仲春、暮春交际有一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空气洁净又清明,这便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清明。清明最初是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节气,那怎么变成节日的呢?这就要说到寒食节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气氛非常活跃的英语课。这节课的语言点为“Are there any…on the farm?”。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白露的由来白露节气时值每年公历9月7~9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今年的白露为9月8日。白露节气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也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俗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此时,天气逐渐转凉,白天天气晴朗,阳光尚热,但清晨和夜晚则寒意渐生。白露都有哪些讲究?祭祀禹王祭祀禹王文化是我国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禹王就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