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种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能否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师生间分享的效果,决定教育的成败。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更是告诉教师:教育就是服务。所以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师必须面临且必须解决好  相似文献   

2.
教师如何发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教育实施的根本保证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观 ,理解、信任、尊重学生 ,加强与学生交往 ,注重形象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计敏 《教育现代化》2005,(3):115-115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要突破的重要课题。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师道尊严”式师生关系的根本变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以为.我国目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统一教育思想.明确平等师生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现实意义.旗帜鲜明地要求确立平等师生关系的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理解、尊重、热爱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教育教学进入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验中,最关键的就在于每个教师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进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回顾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我深切地感觉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是民主而友爱的关系,其次是平等而无私的关系,再次是和谐而融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实践,呼唤一种与之相适合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谐融洽、感情浓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创新教育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人格、掌握爱生艺术。  相似文献   

7.
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理念与策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建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又是决定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主要方面,须在创建新的师生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即:确立现代教育观念,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改革教育方式和工作方法,多与学生做教育性的交往,以人格塑造人格。  相似文献   

8.
由于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和教育情境的错综复杂,教育过程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及时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从而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创造一种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实践也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主张建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是学生情感的"裁判长",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体验、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甚至学生的隐私性的情感,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情感无负担地、毫无保留地充分地释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席小强 《陕西教育》2004,(11):36-36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当代很多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提出了新型的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乎每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认识到必须把学生提升到主体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与民主教育思想相一致,因此,民主教育在沉寂半个世纪之后,又重新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新型师生关系,是指着力构建人格上平等、交互活动中民主、相处氛围上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交往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它虽然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紧密配合,但首要条件是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职业素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才能创造宽松的创新教育环境,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才能为学生营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作为师生关系主导方面的教师,应为创建新型师生人际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学校教育中有着绝对的权威与不可动摇的地位。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既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和自我完善的学习者,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我—你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合作伙伴,是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建立和谐、平等、融洽和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平等和民主,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由教学的主角变为学习的导演与引导者,学生则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地位平等,关系民主。文章围绕化学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师必须面临且必须解决好的课题。而新型师生关系的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就是师者与学生要创设平等、民主、宽容、接纳、安全、愉悦的教育环境,从而让学生以安全稳定的心理状态对待每一节课,在快乐中度过在校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观念下,教育方式是强制式、权威式、惩罚式的,老师的尊严不容侵犯,而学生的尊严常常被人忽视,甚至受到侵犯,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在现代社会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尊重、关爱、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建立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达到真诚的心灵沟通,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那么,如何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平等意义上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是一种平等、民主、双向信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环境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应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健康、快乐、和谐、主动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