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乡村治理具有互动关系:一方面,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对加强乡村治理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新时期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融合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因子,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品质;进一步营造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交往空间,创建安定和谐的乡村社区;进一步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生态美,维护好绿水青山人居环境;进一步开发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以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民间丧祭礼俗对传统的继承和革新为例,窥视当时广大乡村和内陆地区丧祭礼俗的沿革演变。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典型时期,中国传统丧祭礼俗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不均衡的。对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民间丧祭礼俗进行探研,不仅有利于对张家口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广大乡村和内陆地区传统丧祭礼俗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社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西安市周至县社火为考察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当地社火民俗的文化生态变迁及其发展困境,揭示其传承和发展前景,为保护和传承社火民俗文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98):107-108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浦城县县城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查找文献资料找出篮球运动对社会、学校、学生的影响,进而得出影响浦城县各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和意见建议,从而帮助篮球运动在浦城县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及地区独特的文化标识和集体记忆,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具有满足乡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认同、助力乡村振兴等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宝贵资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民俗文化传播也面临农民传播意识薄弱,认同感缺失等诸多问题。因此,从乡村振兴视角考察民俗文化传播问题,既可为民俗文化传播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也可有效促进乡村建设与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医生作为特殊的医疗服务团体,为农村地区的医疗健康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学术界对乡村医生这一群体的研究以其生存与发展的泛化性为主,但笔者以为更应关注乡村医生的行医传统在当代显示出的张力。基于此,本文拟采用田野调查法,对山西省交城县的两位乡村医生进行跟踪式调查,并通过分析他们的人生阅历和行医经历,洞察民间行医传统所具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传统村落"白鹭村为例,首先叙述了客家传统村落保护的格局与困局;继而,从确保对客家传统村落文化元素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处理好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人"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好建设美丽乡村与客家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保护与利用并进等四个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利用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美贞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Z1):104-108
依据旅游地资源属性和活动属性对昆明地区现有乡村旅游地进行分析,昆明地区的乡村旅游分为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康体型乡村旅游地、农家乐型旅游地.旅游地类型空间分布以离城区由近到远为农家乐型-康体型、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三个带,显示了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客源依托于城市居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惠州市4所中学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影响惠州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为搞好惠州市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改革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社火是中国乡村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集民间信仰、体育、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在人们的平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社火的研究,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俗、构建和谐乡村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蔡奕亮 《考试周刊》2011,(38):148-14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潮州市区和乡村地区的初中生体育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其结果显示:潮州市两区域初中生整体上对体育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刻,而对体育成绩的重视程度,市区初中生明显高于乡村地区的初中生。在闲暇体育活动方面,潮州市两区域的初中生整体上对闲暇时间从事体育活动没有太大的兴趣。在定期进行体育活动方面,潮州市两区域的初中男生均对篮球运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而市区的女生在游泳、羽毛球等项目的选择上明显高于乡村地区的女生,乡村地区的女生则在跳绳、毽球等项目的选择上明显高于市区的女生。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贺岁广告选择在春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前后投放广告,为契合目标受众的心理以达到商业目的,广告的传播内容必然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借助民俗文化的语言、人物形象、色彩和仪式活动来传递品牌的诉求。民俗文化对贺岁广告的发展有促进意义,不仅仅因为民俗文化和广告文化同属于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丰富了贺岁广告的创意创作,也为国际品牌的本土化提供了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民俗文化生长于乡村,繁荣于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以寻根溯源、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与城镇化进程加快,民俗文化面临传承不足、创新不足、投入不足等现实困境。解决民俗文化传承中面临的问题,要从优化乡村传承民俗文化的主体、创新民俗文化传承模式、拓宽民俗文化投融资渠道等三个方面入手,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5·12大地震后对羌族地区恢复发展乡村旅游的分析,指出了羌族地区恢复发展乡村旅游能有力地推进羌族灾区的恢复与重建。在民族文化逐渐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乡村旅游可以对羌族传统文化起到抢救、恢复、保护和传承作用。因此羌族地区乡村应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探索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开发模式,处理好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汪青梅  陈斌 《安顺学院学报》2013,15(2):16-18,28
书写乡村生活及农民命运,反映现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文章考察贵州青年作家肖江虹的几部乡村民俗文化题材小说,将之放到乡村社会变迁的大视角下给予统一的理解,并指出乡村民俗文化的消解,会抽空乡村社会的精神内核,使其成为不仅是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空壳村",更是丧失公共生活和精神文化寄托与传统道德传承的荒芜之地。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朝阳市乡镇篮球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揭示朝阳市乡镇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各乡镇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个别较小乡镇,由于实际经济条件严重地制约了朝阳市乡镇篮球运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朝阳市乡镇篮球运动具有一定水平,且群众基础广泛,后备人才充足,每年都有好的篮球人才输送到全国各高校;对此,提出了一些发展良策,希望对推动朝阳市乡镇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在对河北邢台地区的民俗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地区民俗文化建设的经验,并从加强民俗文化研究、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重点培养年轻型民俗文化人才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韦李 《广西教育》2011,(18):110-112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阐述广西农村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推动农村篮球运动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在其他地区的实施和农村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日益明显,这在民族杂居地区尤为突出。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的瑶族服饰文化、岁时节日民俗文化、婚姻习俗文化等发生变迁,皆因内源性动力、外源性动力和文化变迁的推动力所致。要做好民族杂居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应从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持"乡村记忆"、实施文化扶贫政策、加强互联网数字化保护模式,以及将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瑶族传统舞蹈在其诞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均与瑶族社会的生产民俗、节日民俗和信仰民俗等有着互相依存、互相促动的密切关系 ,瑶族传统舞蹈是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瑶族传统舞蹈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形式上均有原始性、粗犷性和基层性等民俗文化的特点。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必须从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