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 复旦大学重兵教授认为: "在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小城镇、中小城市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实施城镇化的重点,这是一切新闻媒体尤其是涉农媒体必须面对的潮流"[1].然而,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传者、受者在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动机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由此造成的涉农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的矛盾日趋加大,特别是主流媒体、强势媒体提供的娱乐信息与农村急需的实用信息形成矛盾和偏差,致使农村每逢果收季节出现"县长卖苹果,看谁会吆喝",报刊、广播电视争相报道的新鲜、尴尬境况.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涉农传媒必须面对的潮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天,没有一种涉农传媒是真正办在农村的,也没有一种传媒完全依靠传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信息能够生存:城镇才是涉农传媒的生命线:面对变化着的生态,涉农传媒应该有深刻的反思:城镇化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涉农传媒:发展的事实提醒人们,必须冷静地面对新的生存环境而设计新的生存方式,去争取和开发新的传播对象和发展资源!  相似文献   

3.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能保证涉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涉农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有利于农村用户高效查找、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本文就整合涉农信息资源的含义入手,分析了涉农信息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建设、重组具有农村地方特色和实用的信息库、整合人力资源,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能保证涉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涉农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有利于农村用户高效查找、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本文就整合涉农信息资源的含义入手,分析了涉农信息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建设、重组具有农村地方特色和实用的信息库、整合人力资源,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读者成为报纸受众一族.随之而来的是诸如"乡村文化"之类的内容成为众多报纸,尤其是农民报以及面向农村发行的科技报等涉农类报纸副刊发展的方向.涉农类报纸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读者的文化生活,但相对于比较匮乏的农村文化设施、文化阵地来说,涉农类报纸副刊的内容设置更应该着眼于对整个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当众多传统媒体在借助改革时机和网络技术抢滩市场发展壮大的时候,涉农报纸却普遍处境尴尬,阵地逐渐萎缩,舆论发声被都市媒体的喧嚣淹没,社会影响力微弱,经济效益不佳,成为媒体家族中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涉农报纸又存在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许多重大理论创新和政策突破,为我国农村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吹响了号角。涉农报纸只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在破解农村发展难题过程中完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农村的信息贫困问题严重,这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民个人和涉农部门的调研显示广大农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获取能力低下;政府对农业信息普及推广工作监管不够,涉农信息缺乏科学有效的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克 《今传媒》2022,30(2):1-4
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化,互联网逐渐成为我国主流媒体涉农传播的主阵地,新技术、新逻辑正推动"三农"信息的传播与转化效率快速提升。本文以涉农传播媒介变迁为切入点,通过寻找我国涉农传播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新时代党对农村治理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行分析,试图为我国主流媒体涉农传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曼玲 《新闻界》2008,(6):57-59
本文从涉农电视媒体和农村电视受众的角度出发,针对“京郊五区农村电视受众媒介参与方式与信息反馈状况”和“涉农电视媒体对农村受众需求和反馈信息的收集状况”两大主题分别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初步探索建立农村电视受众反馈机制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式,以期能够对我国涉农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提供些许参考,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农村信息传播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李成砚 《今传媒》2007,(2):49-50
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媒体由于其受众群体和传播范围明确而具体,因而在农村工作、农业科研、农民生活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涉农媒体全体从业人员必须努力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努力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稳压器"和"减压阀",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方式,对涉农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为奠定以和谐为基调的社会舆论氛围鼓实劲,出实招.  相似文献   

11.
王平  胡洁 《东南传播》2018,(3):61-64
切实关注涉农网络舆情,是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抓手。随着农村社会化改革与城镇化进程,涉农网络舆情问题治理成了政府治理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针对人民网百姓呼声平台及三农舆情的考察,系统分析特色,实证调研百姓呼声2015-2016年江苏三农舆情帖子,归结了涉农网络舆情政府涉农舆情治理的负面效应。基于此,利用网络化治理的理论视角提出涉农网络舆情治理的可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2日,鞍山市千山区档案局召开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项目推进会,贯彻辽宁省档案局"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精神,并对全区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区直涉农部门档案员,各镇及此项工作涉及到的各村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档案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时期以来媒体法制报道整体的兴盛发展,我国电视涉农法制报道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虽然近年来电视媒体对农村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涉法涉诉案件等给予了大量的报道,但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据学界及我们课题组的农村实证调查,农民对涉农法制信息的关注率、理解度或接受程度普遍较低,对电视等媒体涉农法制传播的满意度总体不高。①这必然影响到农村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农民法治意识的提升,也不利于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和涉农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因此,增强电视涉农法制报道的有效性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电视媒体在涉农法制报道方面应有以下提升。  相似文献   

14.
第一,宏阔的观察视野.目前,农村学校出现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几大困局,农村学校呈现整体性萧条.面对这一情势,教育界反映强烈,态度悲观,疑惑、焦虑,成为一种普遍情绪.人们往往把农村学校的迅速萎缩与农村撤点并校布局调整解读为一种因果关系,把农村学校衰落的"罪责"落到城镇化头上.本书作者则是把农村教育的种种变局置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观察和考量,认为,农村之所以撤点并校,是因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量减少;农村学校学生的减少与城镇学校学生的增加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种此消彼长格局的形成,完全是城镇化推动的结果.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土地城镇化—劳动力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三个阶段. "民工流"之后必然出现"学生流",学生进城,让"留守儿童"与在城镇务工的父母团聚,消除"半城镇化"给儿童教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既顺乎民意,合乎人性,也为"人的城镇化"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说到底,是城镇化的提速,深刻地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城乡社会结构及人口分布格局.正如城市的迅速繁荣与农村的日渐衰落同时发生一样,农村学校的萎缩与城市学校的火爆同样属于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校随人走,学生进城,学校也进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可喜,不是可忧;是好事,不是坏事.因为,乡下孩子进城读书,分享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比乡下学校更满意的教育,毕竟是许多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期盼.目前的变化恰恰为这一愿望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广大农村社区居民对文档数据的查阅需求,青岛市崂山区档案局积极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制作了涉农信息专题数据上载到青岛市档案信息网,对广大居民提供利用。崂山区档案局工作人员选出26个涉农关键词,从  相似文献   

16.
王平 《报刊之友》2012,(10):15-16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增多,农民的法制信息需求与权益维护需要等也日渐迫切。因而,加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法制信息需求与满足研究显得极有必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与影响,作为农村法制信息传播主渠道的大众传媒在涉农法制信息传播方面尚存在诸多缺失与不足,城市化进程中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功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王平 《今传媒》2012,(10):15-16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增多,农民的法制信息需求与权益维护需要等也日渐迫切。因而,加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法制信息需求与满足研究显得极有必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与影响,作为农村法制信息传播主渠道的大众传媒在涉农法制信息传播方面尚存在诸多缺失与不足,城市化进程中媒体涉农法制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功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趋扩大,对媒体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尤其在信息不够畅通的农村,这种需求和依赖显得尤为迫切。在这个过程中,涉农媒介除了履行基本的传播功能外.还应该在新闻传播中承担起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新农村的信息服务,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适用的信息服务,已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泓涛 《视听界》2007,(1):93-93
农村信息贫乏、涉农报道片面、公共信息不对称等仍是当前对农报道存在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