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核幔边界(即液态金属质外地核与固态富硅质地慢的交界面),呈现出了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和密度的最大变化。到底是什么决定着这一边界附近的地慢性质,这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和现今地球的动力机制是十分关键的。当前,关于下地慢性质和引起彼速空;司三维变化的原因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核慢边界上方几百公里的地方随着地形的物质变化,波速有一个明显的断错;第二种观点认为与径向上波速梯度及下地慢大范围的物质不均匀性有关。前一种观点暗示一个化学的或相的边界存在,而后一种观点则显示在温度及成分上有径向和侧向的强烈…  相似文献   

2.
针对动力电池组中细长形集流装置电流分布不均匀性和对角连接均流特性问题。以32650-6. 5Ah圆柱电池组成的20并1串电池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模拟与试验两种方法,定量研究了1~3C工况下、电池内阻在0. 001~0. 04ohm范围内的电池组电流部均匀性。结果表明:电池内阻越小,细长形集流装置电流不均匀性越明显;电池组充放电倍率越大,不均匀性越明显;对角连接方式消除了细长形集流装置电流分布不均匀性对电池组电流不均匀性的影响;对角连接还克服因单集流装置的电压分布不均匀性造成的BMS电压采集偏差;较邻角连接方式,对角连接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动力电池组性能。  相似文献   

3.
输液泵挤压重力输液器进行高精度输液过程中,输液器壁厚不均匀性等误差降低了输液精度,在诸如急救、麻醉、化疗类等药物输液中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该文研究了输液器壁厚不均匀性等误差对输液精度的影响。首先,分析引起输液精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多变量、数据非线性变化等因素,建立了输液器壁厚不均匀性等误差因素对输液精度影响的双对数模型。其次,采用二次元影像仪SMV2010对7种样本输液器进行壁厚偏差参数测量;基于气压装置、输液泵、梅特勒分析天平等精密仪器构建了输液精度试验验证系统,并对7种样本输液器分别进行时间为24 h、流速为1 mL/h的时间-输液精度数据测量。最后,采用试验测试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有效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接受检验概率为0.99,具有正确性、有效性,为标定输液器壁厚不均匀性引起的输液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势能函数得出哑铃同步卫星的稳定平衡位置.并通过力学分析说明,由地球引力场的不均匀性所产生的力矩,能够促使同步卫星实现自动姿态稳定.  相似文献   

5.
地球内核为一巨大晶体美国的一位地球物理学家说,地球的内核并不是一个均匀致密的固体金属球,它的性质随着在核内的位置与方向不同而变化。这个证据既来自地震波通过地核的时间,也来自地球的自然振动频率。10年前,地球物理家发现地震时穿过地核的地震波沿着与地球自...  相似文献   

6.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随纬度变化、赤道圈最小、两极最小。变化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变化的,本文讨论引起这一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1风和风能 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当太阳照射地球的这一面时,另一面因向宇宙空间不停的热辐射而冷却;或由于照射角度的不同;或由于地面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等因素,导致太阳的热辐射不均匀,造成地球表面周围大气层中温度和压力的差别,引起空气流动而形成风.例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8.
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天。在我们的感觉中,地球的自转速度似乎是均匀而稳定的,因为从来没有感觉到时间的变化。但是,根据目前国际天文学会公布的数据,地球越转越慢了,从长时间来看,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由于多环境因素的动态耦合作用,单层球面网壳的温度变化具有强时变性和显著的非均匀特征。然而,传统的设计观念将结构的温度变化等效为气温的均匀升降,这可能导致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和理论推导,本文旨在分析单层球面网壳温度的时变规律和分布模式,研究非均匀热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该类结构提供非均匀热荷载的设计方法。创新点:1.根据真实热边界条件,模拟单层球面网壳的长期温度变化并剖析其时变规律和分布模式;2.基于理论推导、数值和实验验证,提出单层球面网壳非均匀热荷载的设计方法;3.对比结构均匀与非均匀热效应,分析影响热效应的施工因素。方法:1.通过仿真计算,运用真实热边界条件模拟单层球面网壳的长期温度变化,分析温度场的时变规律与分布模式;2.通过理论推导,构建单层球面网壳非均匀热荷载的设计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3.通过应用热荷载设计方法,研究结构的热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论:1.单层球面网壳温度场具有强时变性和非均匀性特征,不均匀程度取决于热边界条件,分布模式取决于太阳与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2.运用理论推导完成温度场的简化计算,实现非均匀热荷载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假若沿地球一直径开凿一隧道,且将地球当作密度均匀的球体,现在地球上丢下一小球,则小球到达隧道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我们知道,当小球位于地球内部距地心为x(x相似文献   

11.
一、地球的基本情况例1(地球半径)古希腊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竖直方向成7.5°角射下熏而在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阳光恰好沿竖直方向射下,如图1所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解析7.5°转换成弧度为π24,根据圆心角与半径的关系,可以判断出R=24lπ.例2(地球质量)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试据此估算地球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R=6.37×103km,g=9.8m/s2,G=6.67×10-11N·m2/kg2.)解…  相似文献   

12.
(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整个地球都发生了变化。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到地球的破坏情况。) 乙:同学们,面对地球妈妈的哭诉,我们应该怎么办?(齐:争做环——保——小——卫——士。) 甲:为了让天空明净,河水清澈,还地球妈妈美丽容颜,请同学们为环境保护献计献策。(学生自由发言:小学应增设环境教育课;给政府写一封信,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建议;从实际出发,不随地叶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相似文献   

13.
<只有一个地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保护地球,势在必行"的思想感情渗透在五项叙事说明之中(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小;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不能够居住在别的星球上;呼吁人类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全文由题目贯穿,它虽是科普说明文,但耐读性强.  相似文献   

14.
<正>一、重力概念的引入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上或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在研究重力的大小时,往往需要把研究对象的重力集中在重心处,等效为一个质点。基于等效思想,地球的重心等效为地球的球心,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物体的重心除与物体形状有  相似文献   

15.
选用1964~1990年内金沙江上游和下游14个雨量站资料进行降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地区分布相当不均匀,年内主要集中分配在汛期6~9月,年际变化不大;选用金沙江干支流上4个控制站年径流系列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深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枯周期明显,年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也没有完全了解这颗绿色星球。比如,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位于地球内部的物质都在进行一些什么反应?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现在,来自地球内部的中微子为人们张开了一双探测地球内部的眼睛。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用高中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知识去定量化分析高一地理课中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从中我们不仅能感悟到数学的博大精深 ,也能精确认识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 ,太阳光线在任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 ,由于黄赤交角为 2 3°2 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周期移动 ,从而导致地球各地昼夜长短有规律的周期变化 .在冬至和夏至时 ,南北极圈内还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 .如下图所示 ,设A点纬度为 φ ,此时A点的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所成夹角 ,即A点的太阳高度角为H ,优弧BCD代表昼长 ,劣弧DA…  相似文献   

18.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 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  相似文献   

19.
张永兴 《物理教师》2004,25(6):53-54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相似文献   

20.
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不具有生成性的语文课就不具有生命性,而课堂中的生成缘于开放。一、开放的目标变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所在,其课程目标必然具有开放性。这要求语文教学既要达到教材双基教学目标,又要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还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确定的基础性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提高性目标是:初步培养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环保意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